新时代下的中学班级管理对策研究
2019-09-10马鹏飞
马鹏飞
摘 要:班级是学生参加的第一个群体组织,又是学校最基本的单元,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因此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之间相处融洽的班级。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新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综合国力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要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首先要重视教育,然而班级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整体完成的情况,一个好的班主任要做到能让学生全面发展、纠正不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班级的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日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人才。
一、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职业怠慢,目前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基本都是学校教务处安排的,部分教师接受班主任工作是出于职称或其他需求,被动接受的心理,造成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对学生缺乏爱心。日常工作中只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来维持班级秩序,没有长远的规划,对于班级矛盾问题处理随意。
2.教师的教育理论落后,虽然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知识更新快,教育环境,学生的变化,一部分教师应付于各种繁杂的事务,疏于理论学习,要求班主任的理论知识根上时代的步伐,不停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指导班级管理。
3.一部分教师出现行为失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一部分教师也受到拜金主义等不好的思想影响,收受学生家长礼物等不好的行为。
4.班主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教育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原则背道而驰,其主要原因是中考的升学压力造成的。
5.很多班主任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缺乏长远规划,且很多事情喜欢亲力亲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权较小,学生要对班主任绝对地服从,从而造成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与班主任之前缺乏有效的沟通。
6.很多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认为管理是学校的事情,忙于各种事务,缺乏对学生的管教,在日常得管理中都以说教命令式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较强烈,表现的很叛逆,这就给班主任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二、优化班级管理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我们看到,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反映到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体现出各个层面之间及其内部的复杂关系,与社会、政府、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而这些主体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异常错综复杂的关系,作为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研究,理清引发班级管理过程中矛盾与问题的各种因素的实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状况,梳理出制约优化班级管理的关键原因,对症下药,采用切实可行有效的办法,不断增进和提高自身班级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整体推动我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升级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1.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责任心建设,班主任的责任心上来 了才能用心去管理学生,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成绩影响特别大。教师自身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优化班级管理,班主任就必需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首先要讲好自己学教授的课程,不断学习专业课程,提升理论基础,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要当好班主任,首先要讲好课,如果讲课水平差,在学生面前的威信就会降低。班主任还要利用空闲时间对教育学、心理学及现代管理科学的学习与研究,逐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其次就是要加强与其他科任教师的沟通工作,班主任不能随时盯着自己班的学生,从其他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的表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要多了解学生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于学生谈心,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2.在以往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班主任都是事必躬亲,每天从早忙到晚,还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久而久之还拖垮了自己的身体,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用学生来管理学生,因为学生才是最了解学生的人,让部分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还能使班级管理更加和谐。因此我们应该放权,让学生来辅助我们进行管理,学生们都能及时了解班上发生的事情,当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采用自己人管理自己人,学生的接受程度要高一些。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是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协商制定,使学生拥有班级管理,学生自己制定出来的制度,在心理接受上要强很多,在班规的惩罚力度上不要过重,中学生年纪较小,生理和心理發展都还处于青春期,犯错误很正常,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健康成长,获得知识,要多为学生着想,惩罚上使他们意识到所犯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即可。在班干部的选择上要注意公平,班干部应该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班干部要分工明确,职责到人,能配合老师完成日常的纪律维护和班级工作。选举出来的班干部如果在后期工作中不能胜任的,要及时组织重新选举出能胜任的学生。还可以采用值日班长进行轮岗制,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活动中来,充分锻炼每个学生的管理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通使用,学生们查阅资料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也方便了,但是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小时,漫画,电视剧等,大量的时间浪费于这些对学习没有帮助的事情上,有的还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走上违法的道路,因此,要重视对学生使用手机的引导。家长也要配合监督使用,包括限制使用时间和使用流量使用量等。
三、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这一生的教育基础和起点。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学生的行为和习惯都有他们父母的影子,因此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学生的成长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和,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培养学生有很多方面光靠老师和学校是不行的。在品行,道德方面的培养需要家长和学校的通力配合,时刻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当孩子面看电视剧,打麻将等娱乐活动,平常让孩子不要看电视剧,自己却看,在叛逆心理特别强的年纪,往往起到是不好的作用,自己都在看。还有电视机播放的声音也特别干扰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我们在要求孩子的时候首先看看自己的言行。家长晚上和周末时间也应该读书,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除了看与工作相关的,还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名著,交流读书心得,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在交流还能与孩子沟通其他问题,还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减少了手机的使用,少接收了负面能量,增加了知识的储备,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朱小蔓说过,一个教师对教育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把这种理解带进自己的教育实践。班主任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班级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对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增进与家长的沟通,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新型人才,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白铭欣.实用班主任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王立华.自主型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构建[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