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失落与复兴
2019-09-10张义晓
张义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正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既包括家族宗祠、民风乡俗及乡土手艺等有形文化,还包括乡贤家训、地缘乡情和家族记忆等无形文化。乡土文化记录着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渗透着中国传统耕读文明的文化认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属。但在中国快速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乡土文化受到城市文化、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随着中国对城镇化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提档升级,乡土文化所蕴含的巨大价值需要重新认识与挖掘。
一、城镇化浪潮中乡土文化的边缘化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主流话语一直强调城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内心生出一种模糊的感受,即城市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代表先进的、文明的,而乡村则演进得太慢,始终没有脱离乡土中国的底色,提及乡村会自觉联想到封建、落后、愚昧或是“土”的,乡村及其有关的一切在现代化建设中总是处于需要被改造或被淘汰的处境。回顾过往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由于对乡土文化的片面理解,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质缺乏深刻的认识,乡土文化不断丧失着话语表达与自信,曾一度面临被损毁、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传统村落患上了文化“失忆症”。
(一)乡土文化中的有形文化的保护面临巨大考验
一是乡土文化地标损毁严重。地方特色建筑是蕴含着当地人生活特色与审美特点的文化地标。部分地区的官员或者基于政绩考量,或者是出于认识不足,一味效仿华西村模式,照搬义乌经验,在发展规划中,不顾本地的自然风貌、文化传统以及历史特色,在经济开发和村落改造中,非但没有对传统村落中许多极具历史价值、甚至文物价值的地方特色建筑,诸如特色民居、宗族祠堂等及时进行评估,采取保护措施,而是破坏或甚至直接拆除,并重新规划建成样式统一的公寓楼、小洋房。除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地标能够得到相对有效的保护外,大量的乡村文化地标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中损失殆尽。二是民俗节庆日渐式微。以地方戏曲、舞龙舞狮、高跷秧歌为代表的民俗活动是乡土生活的生动表达,凝聚着最深刻的鄉土文化。但由于互联网的兴起普及、城市流行文化的影响,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空心村”的出现,民俗活动的舞台和受众逐步缩小,各种的短视频APP、直播平台吸引着乡镇青少年,许多年轻人已然听不懂地方戏。三是乡土手艺束之高阁。乡土手艺既凝结着当地人的生活智慧,又饱含着手艺人执着的“工匠精神”。但随着工业化的高歌猛进和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乡土手艺日渐没落,甚至许多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诸如编草鞋、锔瓷、织鱼网等手艺,由于市场空间狭小、学艺太苦等原因,许多年轻人不愿入行,使得许多乡土手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二)乡土文化中的无形文化作用正在逐步丧失
传统村落中以家族血缘为内核,并与地缘情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家乡观念。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加之市场经济趋利性不断侵蚀着重义轻利的传统乡村道德观念,乡村的人际关系出现功利化倾向,乡村社会秩序的失范现象不断增多,原本足以维系农村社会秩序的乡风文明处于瓦解的边缘。一是家风不足,家庭观念淡漠导致许多有悖家庭伦理的现象出现。如农村多子女老人的养老问题,大量农村老人处于独居状态,生活质量偏低,文化生活匮乏,患病不就医的现象普遍,“父母在堂,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于大量农村留守老人是一种奢望。二是乡风不纯,村民公德意识淡化,在涉及到诸如农田灌溉、村落安全此类的公益性事项时,村民搭集体便车,侵占集体和国家的财产或资源,只为满足个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民风不正,思想文化生活空心化。许多农村攀比盛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彩礼致贫见诸报端。迷信思想抬头,宗教在农村蔓延。农村的黄赌毒败坏生活风气。公序良俗被各种观念交织侵蚀的面目模糊,风气不淳,邻里难宁。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借助乡土文化中无形文化的力量,重整人们的观念,规范人们的行为。乡村家风、乡风、民风亟待重建。
二、新时代乡土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坚定文化自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复兴乡土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乡村文化振兴又是乡村振兴战略五个具体路径之一。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满足村民的现实发展要求,而乡土文化正是实践中可以保护和挖掘的重要资源。以民宿客栈、乡愁经济等为代表乡土文化价值利用,是乡土文化价值最大化的有效尝试,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旺开辟出发展的新方向,切实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导意义。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关照村民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忽视了精神世界这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人、人的生活、人的思想、人的感受,也就无法理解社会的存在和运行。”基于地缘与血亲关系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其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回答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种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二)复兴乡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文化自信彰显着中国特色,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更好地诠释乡土文化。一方面乡土文化所包含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敬老睦邻的传统美德,仁爱民本的人文精华是属于中国人的重要文化血脉,是滋养中华文明持续繁荣的沃土,是文化自信的根脉。另一方面乡土文化是一方民众在生存发展中知识经验的累积,有其内在完整的逻辑体系,以及众多艺术化的表现形式。经历时代冲刷,以及现代文明洗礼后,仍然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的乡土文化,通过理论学术层面的梳理研究,实践运用层面的改良创新,将会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带给中国人更强烈的文化自信。
三、复兴乡土文化的现实路径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各地对于农业农村的建设发展做了诸多尝试及规划,但着力点主要在经济领域,在政策及实践层面大多针对农业现代化集中发力,对乡土文化的认识、保护、挖掘及利用还有待加强。
(一)加强乡土文化认同
对乡土文化认同是复兴乡土文化的思想前提。加强乡土文化认同,一是创新乡土文化教育方式,除了进学校进课堂、传统宣讲、主题演出等,还可利用互联网,通过受众广泛的短视频等形式,在广大农村地区引导传播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与精神风尚,使乡土文化重新满足人们的文化归属需要,重塑乡村精神风貌。二是丰富乡土文化内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重建优良家风、乡风和民风为主旨,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塑造贴近农民现代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培养更稳定的文化心理,形成更持久的文化性格。三是扩大乡土文化的话语权,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加强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使乡土文化可以走出乡村,进入大众视野,将乡土情怀上升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二)培育乡土文化主体
乡土文化建设主体是乡土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基。乡土文化以代际传承为主,大量空心村的乡土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复兴乡土文化的当务之急,是着力培养乡土文化主体。一是均衡农村教育资源,让好老师在乡村留得住,使孩子们有希望,可以重现昔日乡村的生命力。二是改善乡村物质文化环境,让更多社会贤达,如广受好评的退休干部、德高望重的艺术工作者、反哺桑梓的企業家等返乡居住或发展,为乡村文化教育事业服务,使乡贤文化可以重新落地生根。三是培养乡土文化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民间的乡土文化人才,通过有计划地培训,提升其知识水平和技艺水准,另一方面要抓好专门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的地方院团、高校的乡土文化教育,培养能扎根地方文化、乡村文化搞创作的高水平人才。
(三)保护乡土文化资源
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是复兴乡土文化的基础。保护乡土文化资源,一是将修订村志作为文化工程。村志对于传承保留乡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史书、方志是在宏观层面记录历史,而族谱、家书则以微观视角记录着历史发展细节。二是修建乡土文化博物馆,将乡村物质文化遗产、村志、名人碑刻、器物等收录到博物馆,也可以乡贤、村官、农民工等群体为主题做专题展馆,将乡土文化以实物传承的方式展现出来。三是传承乡土文化技艺,当务之急是在政策层面给与支持,让许多濒临失传的技艺找到接续发展的人才力量,其次是推动乡土文化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和接触民间手工艺,为技艺传承造就更多可能。
(四)发扬乡土文化优势
运用好乡土文化是改善乡村产业形态的关键。目前已有许多乡村运用“民俗+”思维、“田园+”思维,开辟出乡村发展的新方式。依托特色民俗,结合古村落文化,打造特色小镇,依托地方风貌,结合农业产业,打造现代农庄。这些以乡土文化为内核不断涌现出的创新型农业新业态,既加快实现了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了乡村发展面貌,同时还推动了乡村与城市的互动,实现城乡发展相互支撑,使现代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交融互补。但在发展中要注意的是,科学有序是开发利用乡土文化的前提,避免出现为扩大规模而过度开发,或为了迎合市场审美而偏离乡土文化特色。
四、结语
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是摆在中国转型发展关口的一道无法躲过的命题,我国传统文明发祥于农村,乡村不应该成为荒芜的、空心的、留守的、记忆中的,作为中华文化根脉的乡土文化不能断,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守好乡土文化这片厚土,保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利用,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提供了既有经济价值又有文化意义的探索方向,并且对于改变当前落后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有着重要作用。复兴乡土文化,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突破口,解码未来美丽乡村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朱启臻,等.留住美丽乡村—乡村存在的价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6-2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2017.
[3]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