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资源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9-10连蔚

河南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连蔚

摘 要:水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从当前现状来看,我国在水资源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提高水资源评价工作质量,就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针对水资源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19-0085-03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remise for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lso a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we must strengthen the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in the future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Keywords: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problems;countermeasure

水资源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水有着根本的不同。地球表面大部分都被水覆盖,因此又被称为“水球”“蓝色星球”,但这只能说明地球上的水体储量较大,而非水资源丰富。水资源实际上指的是对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能够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那部分水体。水资源的特征比较复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水资源种类多种多样,且始终处在不断运动的状态,不同类别的水体在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影响下可相互转化。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然受到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经济与科技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第三,水资源的用途较为广泛,根据用途的不同,对水资源的水量、水质等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这就使得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化配置也对水资源评价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水资源评价问题与对策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 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美国早在1965年就已经对其水资源状况进行了首次评价,之后又在1978年进行了第二次评价。紧随美国之后,西欧一些国家和日本也开始结合自身的国情开展水资源评价工作。初期的水资源评价工作主要关注的是水资源统计方法,对某一地区水资源总量的计算一般只考虑地表水量,而没有将河川径流量纳入其中。我国则将地下水资源纳入水资源总量的评价中,并以此为基本原则,在1986年与2002年分别进行了2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在这之后,流域水量平衡法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并被诸多国家采用。这一评价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概念明确、计算方便快捷,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缺陷,如对蒸发量、降水量有着极大的依赖性,而且不适用于干旱地区的水资源评价。随着水资源评价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联合国开始提出基于GIS的水均衡模型,这就为各个国家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为世界范围内水文资料的对比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与国外水资源评价工作相比,我国水资源评价工作起步较晚,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地下水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即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水文勘察工作的重中之重。焦得生等学者[1]从水质、水资源总储量、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工作开展成果,并明确指出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当前存在的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人均水资源匮乏、部分地区水资源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谢新民等学者[2]通过分析华北地区地下水补给、排放规律以及“四水”转化原理,提出了二元耦合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两个单独的模型可分别进行独立运算,这就有效提高了运算结果的精确度与运算过程的高效性。

2 我国水资源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水利部门于1999年出台的《水资源评价导则》以及相关行业法规,对我国水资源评价的价值取向以及有益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编制了详细而具体的评价规范。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理念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就使得《水资源评价导则》的适用性大幅下降,尤其在评价内容、技术和理念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和当前的水资源评价工作严重脱节。具体来说,当前我国水资源评价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典型问题。

2.1 水平衡、水循环观方面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水资源评价导则》对水资源价值以及水资源数量评价内涵的界定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水资源价值观,而且容易使人们对水循环规律产生误解。水平衡与水循环规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水资源评价工作开展的理论依据。径流、降水和蒸发是水循环的3种主要形式。从水循环过程中几类主要载体的循环时间来看,全球大气水更新所需花费的时间大约为8d,河流径流则为16d,土壤水为一年以内,湖泊为17a,地下水为1 400a,海洋则需要2 650a。上述几大载体都是水循環过程中的主要调节者[3]。其中,一些调节载体的容量非常大,但每年的年循环库容却比较小,如地下水为1/1 400,海洋为1/2 650。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载体一旦遭到污染,由于更新周期较长,其完全恢复的概率非常小,几乎接近于0。江淮平原与华北平原地区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而导致的地面下沉,以及东海、渤海地区的赤潮,可以说都和忽视水循环规律有着密切关系。

2.2 水资源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

2.2.1 不注重生态用水效益。由于部分人的水资源价值观存在不足,在开展水资源价值核算工作时,往往只注重不同方式用水所带来的综合效益,而完全忽略了生态用水所带来的效益[4]。虽然我国对水资源生态效益的核算还不是很成熟,与经济核算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如不具备完善的数据统计资料等,但随着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核算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这方面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2.2.2 未充分彰显出水资源的价值。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通常只注重社会经济价值,忽视生态经济价值,这样的价值观难免会对资源的利用产生一定负面效应,如内陆河流下游干涸、湖泊污染等。自然生态体系所耗费的水资源绝大多数都是本地区降水形成径流之前的自然蒸发量,如干旱地区荒漠化的预防治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都是依靠这部分水资源。在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慢慢被价值化的背景下,本身不包含在“水资源总量”之内的这部分水体已经超过地下水和地表水总量的一倍多,显然,这部分水资源是不能完全忽略不计的[5]。

2.3 水资源综合评价方面的问题

所谓水资源综合评价,指的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空间布局规律及其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所作出的评价。通过水资源综合评价,可使相关人员掌握区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发展状况,及时发现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调整和优化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政策。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水资源综合评价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3.1 缺乏对雨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价。随着水资源紧缺局面进一步加剧,雨水资源的利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节水形式,尤其在农业发展方面,利用雨水资源进行灌溉已经成为我国农业节水的主要发展方向。但从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城市年降水量中除了蒸发的水量以外,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城市排污系统而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6]。现阶段,日本、德国等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已经将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点值得我们学习。根据我国《水资源评价导则》中的相关规定,雨水资源既不属于水资源总量中的一部分,也不属于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更不属于地下可开采水量。显然,这样的评价条例不利于城市生态建设和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很容易导致城市绿化用水出现大量浪费、供不应求的现象。

2.3.2 缺乏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需要考虑其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同时还需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河流干涸、土地荒漠化加剧等[7]。若仅仅只考虑水资源能否跟上社会经济发展节奏,而完全忽视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必然会对我国荒漠化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方针的落实产生极大阻碍,评价结果也必然具有明显的片面性。水资源综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当前,我国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中还缺乏对节水状况的评价以及对环境协调程度的考虑,这明显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需求相悖。

2.4 水资源评价对象上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范围也进一步拓展,这就对水资源需求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的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必须建立在对水资源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现阶段,我国在开展水资源评价工作时通常只是对某个单一的湖泊或者河流进行评价,而没有认识到整体性、系统性测量和分析的重要性,只关注对大江大河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小湖泊和小河流的评价,导致水资源评价很难实现科学化、全面化和系统化,评价形式也较为单一。

3 水资源评价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价值观

我国现行的有关水资源评价的规范条例指出:只有能够被人类社会所利用的水资源才是有价值的水资源。显然,这一规定是非常狭隘的,正因为如此,才导致我国水资源评价工作成效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8]。笔者认为,应将所有参与地球水循环,而且可能被人类直接或者间接利用的水资源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这样才能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水资源价值观,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 将评价对象延伸到水资源通量

当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其评价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从当前现状来看,我国对水资源的评价通常局限于对某一类水体的相关数据的测量采集,而没有站在整体层面上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测量评价。在评价对象上往往也只限于地表径流量,且只是将一定区域内的产水量作为水资源评价的对象,完全忽视了对处于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土壤含水量的评价,这一评价模式显然无法全面反映当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最终得出的评价结果也必然存在不合理性。鉴于此,我们必须在今后的水资源评价工作中彻底改变这种过于片面的评价模式,站在整体性、系统性层面对水资源通量进行全方位评价,必须将土壤含水量也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一般来说,水资源通量的评价可以划分为对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和无效的水资源评价,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含水量、可再生性和可利用性等方面[9]。

3.3 注重评价方法的动态变化性

各种人类活动的进行将对下垫面产生直接影响,并使其逐渐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给我国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问题,使水资源评价工作遇到重重困难[10]。现阶段,国内外对水资源的评价通常只考虑某一历史时期的下垫面,忽视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垫面出现的变化,导致水资源评价缺乏科学性。这一问题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我国在水资源评价工作上并不具备动态性评价视野,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比较落后,缺乏对当今时代的适应性。因此,必须在今后的水资源评价工作中树立起动态评价的意识,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和创新评价方法,不能只对某一特定时期的水资源情况进行评价,而应兼顾对水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的评价,这样才能使评价结果最具真实性和可靠性。

4 结语

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开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在水资源评价工作中还存在不注重生态用水效益、缺乏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以及评价对象过于单一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树立起正确的水资源价值观,进一步拓展评价对象,并注重评价方法的动态变化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水资源评价工作质量,从而使我国在立足于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焦得生,杨景斌,贺伟程,等.中国水资源评价概述[J].水文,1986(5):3-12.

[2]谢新民,郭洪宇,唐克旺,等.华北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的二元耦合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2(12):95-100.

[3]陈莉.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224-225.

[4]梁缘毅,吕爱锋.中国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J].资源科学,2019(4):775-789.

[5]李俊亭,闻雯.我国水资源价值评价现状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2):12-15.

[6]左梦婷,薛倩玉,殷亚男,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5-9.

[7]夏遠平,江波,洪江,等.我国水资源研究现状及评价方法进展[J].南方农机,2018(17):11,27.

[8]毛玉姣.变化环境下地表水资源评价问题综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6):1680.

[9]程玉竹.浅析水资源评价及存在问题[J].城市地理,2015(6):158.

[10]全建英.关于地下水资源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J].山西建筑,2014(34):266-267.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