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2019-09-10李云飞
李云飞
近年来,互联网得到了蓬勃发展,逐渐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作用重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急需进行改进和创新。互联网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开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技术等方面支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通过互联网创新语文教学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学中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日益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讲解课本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小学生各种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不断丰富创新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互联网中存在海量的信息和资源,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搜索相关素材加入课堂教学中,在教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相关内容,还可以从互联网中搜集徐悲鸿的相关故事,如徐悲鸿的个人经历、徐悲鸿画马的故事、徐悲鸿的主要作品等,然后通过互联网让小学生欣赏徐悲鸿的著名画作,从视觉和心灵上给小学生带来震撼和感染,然后结合课文让学生体会徐悲鸿的爱国之心和奋斗精神,由此影响小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因此,通过互联网可以让小学生接触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知识,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二、通过互联网创新教学课程授课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年龄,喜欢新鲜事物,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小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互联网的应用为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和资源支持,可以使課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构建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能一味的采用说教的方式教学,要提高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引入图片、视频、音乐等构建教学情境,使小学生直观的感受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课文《九寨沟》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九寨沟的视频和图片并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美丽的影片或图片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可以直观的理解课文的描写内容。另一方面,积极尝试依托互联网的教学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微课讲解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三、通过互联网创新课堂沟通方式
要改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师除了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重视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创新教学体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语文教学双方的沟通方式更加方便快捷: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各种网络通讯软件和平台为双方交流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行为状况,提升家校共育的质量;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监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效率。在
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当前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很多都不是书面形式,而是阅读、交流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教师很难评判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而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例如,阅读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某个阅读软件进行,其中可以记录学生的阅读进度,朗读或背诵任务可以将完成视频发送到作业平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加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四、通过互联网创新知识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小学生通常都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一来导致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弱,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培养的重点。互联网在语文课堂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改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到互联网搜索资料,培养小学生查询和鉴别语文资源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预习和复习,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这些途径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天安门广场》一文时,课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独立查询天安门的相关信息,包括文字介绍、图片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课后可以让小学生在网上搜索北京其他名胜古迹的信息,如故宫、圆明园、天坛等,然后整理成相应的报告或总结,以此锻炼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及思考能力,改变小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总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迫在眉睫,教育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从语文教学的内容、方式、沟通等各个角度入手,探索改革语文教学系统的有效形式,丰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知识获取方式,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