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存在问题与建议

2019-09-10石海燕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动物疫病养殖场防控

摘要:该文根据山西省岚县动物疫病防控实际,分析养殖场动物疫病的源头控制措施、阻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措施以及易感动物保护措施。为实现对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养殖场应从源头入手,改善养殖环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阻断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消灭传播源媒介,实行“全进全出”;对易感动物进行有效保护。

关键词: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25

0 引言

目前我国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动物流动性不断加强,给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造成较大压力。动物疫病发生与养殖理念、养殖技术、养殖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为确保对疫病控制和饲养环境安全,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动物死亡率,要按照动物疫病的流行规律,从阻断疫病流行的主要环节人手,才能有效防控疫病流行,提升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1 动物疫病源头控制

在岚县的一部分地方,因为养殖场的经营管理者文化程度较低,没有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式,仍然沿用过去的经验。经营者未能按照有关规定免疫接种,动物一旦患病,使用人用药物治疗,长此以往,会造成病毒变异,疫情不易防控。而一些具备规模性的养殖场,未能建设完善的设施,养殖技术不高,没有进行有效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通风情况不佳。养殖场普遍存在卫生环境不合格的现象,经营者未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动物粪便没有及时清理,消毒措施缺失。在防疫工作方面,经营者未能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疫病防控计划,采取的措施通常无法有效抵御疫病侵袭。部分养殖场虽然投入了较高成本,但采取的防疫措施未能产生良好效果。因此,为实现对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养殖场应从源头人手,将防范疫病传入作为首要工作来抓[1]。

1.1 养殖场建设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养殖场应根据防疫条件要求进行分区,对生活区和生产区加以严格区分。养殖场的不同区域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才能起到避免疫病蔓延的作用。生产区域应按人、畜、料单一流动的规范进行布局,才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建筑物的栋和栋之间距离应设置科学,道路也应分开铺设。经营者还应在生产区的入口处设置消毒设施。

1.2 做好外调动物安全防疫

在调入动物前,经营者应先向本地区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申请,在审批通过后才能调入动物。在调入过程中,应向动物输出地的防疫机构了解当地动物疫情,而且还要对调入动物的疫病进行检测,确认合格之后才能调人。经营者应加强安全控制,防止外来致病因素的侵入。对外来车辆和人员,应及时采取消毒措施,方可让其进入养殖场。动物调入后,养殖场亦要采取严格的防疫手段,掌握外来动物的健康和免疫状况,采取隔离措施,确保没有风险后才可以经过消毒进入猪舍。

1.3 做好隔离消毒

在外来动物调入前,工作人员应对隔离圈舍打扫和消毒。在动物进入圈舍后,隔离观察并进行细致记录。只有动物调入后满足疫病最长潜伏期的要求,才能进行混群饲养。

1.4 完善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目前岚山县的养殖场大多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制度执行情况却参次不齐。部分养殖场在疫病防治工作上投入了較多资金和人力,但在疫情消除后,经营者却没有深入调查疫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因此,养殖场应完善自身制度,并加以严格落实。

1.5 定期开展检疫和疫情监测

养殖场应对养殖的动物进行定期检疫和监测,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借助完善的监测制度,能在短时间内发现患病动物,并根据有关规范开展防疫工作,避免疫情蔓延,给养殖场造成损失。

2 建议

养殖场应借助消毒等手段,阻断动物疫病传播路径。消毒的目的在于消灭养殖场中病原体,进而阻断疫病的传播路径,达到管控效果。

2.1 严格遵守消毒制度

养殖场应做好消毒工作,应严格根据消毒规范进行操作,将这一工作的落实纳入养殖场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中。第一,预防性消毒。这一方式是结合日常饲养管理对圈舍、场地、用具以及饮水等开展消毒工作,进而防止普通传染病。养殖场不需要固定安排时间消毒,可按照经营的现实情况进行安排,通常每周消毒1次即可。第二,在所有经营环节中实施科学的消毒程序。消毒工作需要耗费人力和物力,但能有效抵御疫病传播,避免养殖场受到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第三,定期更换消毒药品。就疫病防治而言,如果一直使用单一药品,有可能导致耐药性。养殖场还需要定期更换消毒负责人员,以免长期从事这一工作造成怠工现象,影响防疫工作效果。第四,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消毒药品。工作人员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指示配置药品的浓度,采用合理方式消毒[2]。

2.2 消灭传播源媒介

为减少疫病发生率,经营者应严格执行媒介生物的灭杀规定,才能有效消除疫病传染途径,从源头解决问题。经营者应按照各种疫病的传播媒介以及高发期,实施有效的手段消灭传播疫病的生物,避免养殖场受到影响。

2.3 实行“全进全出”

对于养在同一圈舍内的动物,采取“全进全出”的方式。在动物全部离开圈舍后,进行彻底打扫和消毒。消毒工作完成后,空圈要放置15d以上,才能引入下一批动物,如此方能防止出现连续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现象。

3 保护易感动物措施

3.1 做好免疫

所有的规模养殖场应把免疫作为防疫的最后一道屏障,由于前2项任务都能得到严格执行,免疫仅是进行净化或采取预防性措施。

3.2 规范免疫程序

经营者要按照本地区动物疫情,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免疫规划。经营者应合理进行设计,而不是照本宣科。与当地的兽医实验室开展合作,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当地疫病流行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降低防疫工作成本。

3.3 定期免疫检验

免疫接种归根结底是为预防动物疫病发生,经营者应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并及时提出改善养殖场防疫工作的对策。

3.4 加强饲养管理

经营者应吸收先进的饲养技术,采用优质饲料,不仅能满足动物繁育生长需求,而且能增强抵抗力。在圈舍中,应通过一定的设施设备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光照以及通风,进而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3]。

3.5 实施有效隔离措施

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是避免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能将疫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健康动物被感染。因而,一旦发现疫情,工作人员应对动物逐头检查,确认其是否患有疫病。按照检查结果,把所有的动物分类,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4 结束语

动物疫病的发生与养殖理念、养殖技术、养殖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提升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效果,改善经济效益,养殖场应从阻断疫病流行的主要环节入手,建立和落实完善的管理制度,阻断疫病传播,对易感动物进行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马咸珍,符文英,马秀生.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0,27(7):13-14.

[2]蒙茂华.养殖场动物疾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4(7):273.

[3]解贵松,孟惠惠,汪程.我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存在的动物疫病风险和建议[J].农技服务,2017,34(10):112.

作者简介:石海燕(1980-),汉族,山西岚县人,专科,畜牧师。

猜你喜欢

动物疫病养殖场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