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红鲤鱼在东北地区的繁育试验
2019-09-10吴再平程亮刘丹
吴再平 程亮 刘丹
摘要:试验在吉林省梨树县开展,兴国红鲤鱼繁育亲本:规格2kg左右的亲鱼15尾,其中雌鱼6尾,雄鱼9尾,雌雄比1:2.5。6尾雌鱼采卵93.6万粒,平均每尾产卵15.6万粒,产卵率100%;获得受精卵74.9万粒,平均受精率为80%;孵化出水花62.9万尾,孵化率84%;培育15d,获得规格在2~3cm鱼苗37.7万尾,培育成活率60%。
关键词:兴国红鲤鱼;人工繁育;仔鱼培育
中图分类号:S96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06
0 引言
兴国红鲤鱼兴国红鲤鱼素有“金狮红鲤鱼”的美称,以其体高、背宽、肉厚、色艳、该鱼肉质鲜美,含有脂肪及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具有补气、养血、安胎、止咳之功效。尤其对妇女体质有独到的滋补功能,被推为妇女受孕安胎的特效药用食品。兴国民间素有给孕妇煎红鲤鱼汤安胎的习俗,一直是餐桌上的上品佳肴,具有观赏性以及抗逆性较强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兴国红鲤鱼是一种广温性鱼类,全国各地都可养殖,养殖方法与其他鲤鱼基本相同;是吉林省近年来引进的养殖新品种。兴国红鲤还是鲤鱼杂交育种时重要的亲本来源,以其杂交亲和力强,容易与其他鲤鱼或鲫鱼杂交等特点,广受杂交育种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大面积推广的中科3号(鲫鱼)的父本来源于兴国红鲤鱼。本次繁育试验的目的是为中科3号(鲫鱼)繁育遴选父本亲本。
为满足本县中科3号(鲫鱼)繁育父本亲本需求以及池塘、稻田养殖兴国红的苗种需求,梨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19年春季开展了兴国红鲤人工繁育试验并获得成功,对兴国红鲤在东北地区的繁育技术进行有益的探索。
1 材料
1.1 亲本来源
试验繁殖亲本来自梨树县万发镇渔业苗种繁育场(省级水产良种场)。试验亲本是该场2016年从湖北引进的夏花苗种,经人工培育养殖3年,达到性成熟的兴国红鲤鱼,雌性平均体重2kg,雄性平均体重1.5kg,年龄大于3岁,遴选肥满度发育成熟度好亲鱼[1]。
1.2 孵化用水
孵化水源为地下水,水温变化范围2~3℃,pH值6.8~7,水流量0.3~0.42L/s,溶解氧7.5~8.3g/m,碱度,1.5mg当量,硝酸盐0.2g/m,悬浮物8~30g/m。
1.3 孵化用品
卵巢、漂白粉、酒精、烧杯、量筒、尼龙手套、皮手套、捡卵夹、一次性注射器、发电机等[2]。
2 方法
2.1 人工催产
选择在5月中旬,提前将地下水抽入蓄水池提高水温达到孵化用水标准,气温稳定在25℃时进行,遴选性成熟发育度好、无伤无病亲鱼;催产剂是多潘立酮注射液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混用;按照每千克雌鱼使用多潘立酮注射液1mg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注射液2ug,雄鱼减半。试验用亲鱼数量25.5kg,使用多潘立酮注射液50m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注射液76.5ug,加入适当生理盐水摇匀配制成混合液21mL,雌性亲鱼注射2mL,雄性亲鱼注射1mL,采用一次背鳍基部注射法注射。见图1。
2.2 自然产卵受精
将卵巢用高压水枪反复清洗,清洗后用1mg/L漂白粉將卵巢消毒,消毒后在日光下暴晒3h后将卵巢铺设产卵池,注射完亲鱼放入铺设好卵巢产卵池中,在产卵池内间断性流动水,刺激亲鱼集中产卵,12~24h内仔细观察雄性追尾现象,待亲鱼集中追尾产卵后,捕出亲鱼。见图2。
2.3 孵化
孵化期间暖棚内水温保持在23~25℃,水温不能高于27℃,水温温差控制为2℃,孵化期间不间断循环水,采用微孔增氧泵增氧,溶解氧每立方水保持在8g左右,及时捞出卵黏膜。水温在23~25℃,40h破膜。为防止水花得气泡病,将孵化池用黑色遮阳布遮挡避免阳光直射[3]。
2.4 苗种培育
水花孵化出2d后,经计数共获得水花62.9万尾,密度为每立方水体2.1万尾。这期间主要投喂蛋黄,每次每万尾1个蛋黄,每天投喂3次;待水花完全平游上浮5d后,水花完全达到平游状态,选择无风中午气温较高入塘,转入5亩(1亩=667m)池塘培育,下塘后主要投喂熟豆浆,每天投喂5次熟豆浆,每次每亩用黄豆2kg,全池泼洒,每次间隔1.5h,根据水质情况增减投喂量和投喂次数,7~8d后辅助通威产含蛋白35%的开口鲤鱼专用破碎料,按日饵率2%投喂,定点投喂,入塘后15d左右鱼苗达到2~3cm。见图3、图4。
3 结果
试验在东北地区(吉林省梨树县)繁育兴国红鲤鱼获得成功,利用规格2kg左右的亲鱼15尾,雌鱼6尾,雄鱼9尾,雌雄比1:2.5,受精卵孵化温度23~25℃,破膜时间为40h,6尾亲鱼采卵93.6万粒,平均每尾产卵量15.6万粒,产卵率100%;获得受精卵74.9万粒,平均受精率为80%;平游上浮出水花69.2尾,孵化率84%;培育15d获得规格在2~3cm夏花苗种37.7万尾,培育成活率60%[4]。
4 讨论与结论
(1)兴国红鲤虽然属于温水性鱼类,在东北地区同样可以进行人工繁育,只是要到5月中旬孵化暖棚水温才能稳定在23~25℃,亲鱼催产时间比南方地区推迟大约1月。
(2)由于人工催产二中,亲鱼的挣扎及人为操作极易导致粘膜脱落,东北地区水温回升慢,低温期持续长,容易继发感染水霉菌,增加亲鱼的死亡率。因此,为尽量避免发生死亡。
(3)亲鱼产后体质较弱和创伤,东北地区水温相对较低,不利于产后恢复。因此亲鱼产后培育恢复尤为重要,应多投喂适口的饵料,恢复亲鱼体质,并营造一个安静的生存环境。
(4)亲鱼放入产卵池后,周期性保持产卵池水流动,刺激亲鱼集中产卵受精,卵巢排放密度适中,以免受精卵脱落,影响孵化率。
(5)夏花苗种培育期间适时观察水质透明度,调节豆浆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防治气泡病和跑马病发生,适时加入新水,提高池塘水位,保持溶解氧在8g左右,防治缺氧浮头,影响鱼苗生长和成活率。
(6)试验单尾亲鱼产卵量为15.6万粒左右,产卵量偏低,可能是雌性亲鱼发育不好,由于采用雌雄比为1:2.5 ,受精率为84%,受精率较高。水花到夏花成活率60%,其较高原因是选择培育池大小适中,加之辅助开口破碎料投喂,如果大规模生产效果可能会略差。
参考文献
[1]夏艳洁,杨富亿.养鱼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戈贤平.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王武.鱼类增养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养殖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