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园网络文化视域的大学生政治教育探究

2019-09-10江秀芳何丹

南北桥 2019年22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生

江秀芳 何丹

【摘    要】在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实现推广与普及。青少年也逐渐地成为了其中最为活跃的群体。我国的网络文化相对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难度也极大的提高。我们不仅要正视互联网为我们教学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其造成的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深入的研究了有关高校思政教学现状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211

一、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思想更加超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观也在随之不断变化,因此给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不仅如此,教师的教学环境以及思想也随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现如今教育环境以及对象被改变的情况下,教师的实际思政教学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各种社交媒体中传播出来的正能量文化,系统全面的掌握学生的个人喜好以及价值观等。其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教师要紧随时代潮流,并且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实际原因以及根本目的,进而对学生提供相对科学以及合理地引导与解释,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以及自我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理性化受到情绪化的影响

随着网络时代的深入发展,流量一直占據着时代的发展重心,由此导致各个网络平台在进行数据的审核工序时,过多将注意力放到了思想方面。就微博平台来说,许多营销号都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发布一些仅仅包含流量但是却缺少思想内涵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自主的转发与推广。但是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提升是没有作用的。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重大的事件之上,各种平台在进行事件的报道之时,过于掺杂个人主观情绪,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情绪潮流,由此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三)学生心理素质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

在过去网络文化还未流行之前,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只是局限于校园活动或者是各个学校之间的比赛等等形式。在网络文化不断流行以及普及之后,学生的思想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这种现象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主要指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接触世界各地的思想以及文化,而不利之处主要指的是网络文化鱼龙混杂,同时也具备一些相对比较畸形的价值导向,学生受这些价值导向的影响,会出现自卑等消极的情绪,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包含的内容也相度比较的丰富,优秀的网络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放松情绪,不好的网络文化却会使学生出现上瘾的情况,进而极大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业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二、校园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现如今的网络环境背景下,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都十分的迅速,因此学生的思想也十分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深入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尽快将学生拉回现实世界。通过以往相对比较深入的研究以及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几乎都会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例如抖音、快手等相似的短视频平台,大部分都缺乏一定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价值,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二)传播优良传统文化,创造主流思想价值观念

教师一定要将相对优秀的新媒体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利用其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相对优良的主流价值观。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单纯的局限于相对死板的课堂教育,一定要充分调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塑造。

(三)完善课前准备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堂的实践性教学方式还未实现相对大力的推广与实践,因此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也比较有限,要开展优秀的教学工作,教师一定要将课前准备工作重视起来。具体主要是对教学的实际研究方向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充分明确,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流行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联系,其中,加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的避免课堂尴尬情况的发生。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联系新媒体的相关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是一个信息技术相对比较先进的国家,学生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在这种情况下,思政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建军.网络流行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中国报业,2019(16):78-79.

[2]张迪.浅析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3):155-156.

[3] 徐静茹.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现实方式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J]. 高教探索, 2019(7).

[4] 李野. 儒家孝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世纪桥, 2019, 341(03):70+88.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