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探讨
2019-09-10严中会
严中会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作文教学务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自主表达写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创新写作方式,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作文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62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各行各业产生紧密的联系。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领域,更需要信息技术来助力,拓展教育的空间,丰富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学。而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实现与时代和社会的接轨,就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融入信息技术新要素,为学生呈现全新的小学作文课堂教学。
首先,针对当下作文教学形式单一的现状,我们需要引入信息技术教学的新鲜血液。传统闭塞的作文写作教学,都是教师给出题目要求,对写作的范围进行界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经验、理解,写出一篇合格的作文[1]。写完之后,教师批阅打分,选取优秀的作文学习总结,一次作文课就这样结束了。从始至终,学生都是任务的执行者,缺少自主参与意识,在写作过程中,也是敷衍了事,即使想要认真写出好作文,但力不能及,也没有办法。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自己学不学,写作就这个分,从而放弃写作训练。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丰富小学作文写作教学的内容,引入新的教学资源,让作文课变得生动、丰富、有趣、充实。
第一,增强写作教学的直观性,以丰富的教学图片来拓展教学资源,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作文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作文课变得丰富起来。例如,在学习写物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去花园参观,回来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看到什么美丽的花朵,学生的回答就体现出他们的观察感知能力尚待启蒙发展。他们能感受到有趣、美好,但是不会具体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具体特点,而写作又是注重细节的语言表达模式,学生不会写,写不出来作文自然也就不足为怪。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就可以展示花园的某一部分,某一个具体景物的图片,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观察机会,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审视,从上到下还是从外到内,全面发现事物特点,总结出自己的独特发现。有所发现,学生自然也就有所感,有所写。
第二,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的拓展还在于,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拓展课本教材的内容,选取更具有时代性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比如,在练习写作《我最喜欢的一个动画人物》这篇作文的时候,学生都有喜欢的动画人物,但是课本提供的素材有限,课本编写受到时间的限制,呈现出来的选择往往过时或者片面,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选取当前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以典型的人物图片或者动画、视频等,作为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时效性,发挥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独特优势。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共享的作文教学案例,拓展教学资源[2]。教师开展一节优质的作文教学,需要多方面预设课堂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学生接受和理解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做足准备。这是教师方面可以借鉴的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备课方式,学习前辈的先进教学经验。微课一般都是针对某一种写作问题展开的教学,时长短,效率高,针对性强,是非常高效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第四,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我们及时更新和保存校内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例如,四年级开展了叙事教学,而五年级开展叙事写人综合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在校网络作文平台上分享班级优秀作品,年级之间相互学习优秀作品,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交流教学心得,把学生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归类,提高教学的反思性。
其次,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展创新写作教学。创新是写作的必备要素,我们如果总是在使用前人的经验,说别人说过的话,那么作文就显得千篇一律,缺少生机活力,阅读价值自然也很低。目前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写作的时候,自身的体验感受难以选取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低,对事物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基本没有太大差别,读学生的作文就感觉是复制粘贴的一样,缺乏小学生应该具有的丰富想象力和语言的生动性。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推动学生写作思维和意识的创新,由此提高作文创新含量,培养学生作文写作能力。
第三,创新课堂开展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觉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想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需求。例如,开展“家乡美”这个作文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利用多媒体教室,查找自己小组喜欢的家乡典型事物,并且抓住家乡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总结浏览图片的感受,对写作方向进行初步界定。在正式课堂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以视频或者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小组学习研究的成果。这种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方式,真正落实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创新力,并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我们可以随时保存学生的学习写作成果,记录学生的写作发展动态,形成追踪式有效写作教学。
第四,創新课堂教学过程,信息技术的即时性特征,便于我们记录学生的新想法,群策群力,共同写作,共享写作的欢乐。这主要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和写作困难问题提出来的。很多小学生在作文写作的时候,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好不容易写够字数,也是打流水账,作文结构没有波澜变化,内容枯燥重复,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对写作的信心,更有甚者,产生严重畏惧心理。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共享课堂资源的方式,借助于计算机,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大胆猜测,记录学生的好点子,好语言,作为我们共同的写作素材来使用,这样大大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或者,通过信息技术开展专项练习,例如,一篇作文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屏幕为学生投影出来,开头如何导入,哪一段用比喻,哪一段设置人物描写,哪里采取倒序手法。学生对作文结构的构思非常清晰明确,就更容易学会这一项写作技巧。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写作教学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创新和资源的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条件,增强写作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林雯.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施[J].华夏教师.2017(03).
[2]王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