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缅怀,是因为感恩

2019-09-10沈芬

杭州 2019年19期
关键词:英勇缅怀事迹

沈芬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谓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意义正在于此。懂得感恩,是为人最起碼的修养,也是处世立业的品质,更是理应提倡的社会氛围。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生活境界,一种道德能力和品质。

如今,每逢佳节缅怀先烈、崇德向善,正成为一股社会清流。今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悼念缅怀革命先烈,向逝去的英烈致敬,当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知道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感恩,首先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让他们知道感恩,方懂得珍惜,才能珍惜亲情、友情、爱情,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这不仅是对自身的心灵洗礼,也是用实际行动践行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感恩”文化。

对青少年来说,最容易接触的渠道是书本。只有让孩子们被先烈们的英勇行为所鼓舞,所感染,他们才能为继承先烈们的遗志而努力奋斗。如果任由先烈故事从课本中删除,那以后我们的孩子们就可能会对先烈们感到陌生,对他们做出的牺牲无感,也不会激发他们继承先烈遗志的强烈愿望。

先烈们的英勇牺牲是为了成全我们如今的幸福美好生活,而当年牺牲的先烈们很多还很年幼,就已经为了理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何其无辜,正当年华却英年早逝。就像动画片《寻梦环游记》所描绘的生与死互为补充才完成生命的一个周期,而亡灵要与生灵在亡灵节相聚的前提是生灵中还有人记得死去的人。我们在节日开展缅怀先烈的初衷也是如此,让先烈们不能白白牺牲,让他们的事迹永远被铭记,让他们的精神永远长存。缅怀先烈,重要的是完善中小学教材课程体系。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体现到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等环节,而感恩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应该保留并精选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并充实到中小学的课本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另一方面,还要增加孩子们课外实践机会,譬如清明节前往烈士陵园扫墓等活动,不断激发孩子们对先烈们的感恩之情。具体而言,活动开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借助媒体、社团和传统文化节等等生动活泼的各类活动来激发青少年的感恩之情,使他们化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为主动吸收。家长也可以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从小给孩子们讲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在讲故事这种有趣味的形式中慢慢培养和熏陶孩子们的感恩之心,从而更好地传承先辈先哲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壮烈牺牲的精神。

作者系杭州市社科院党建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英勇缅怀事迹
英勇的旧寨塔保卫战
跳伞
浅析关汉卿《单刀会》中关羽形象
缅怀历史,开创未来
迷失记忆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形象浅论
缅怀谢晋导演
与时俱进
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