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

2019-09-10严婷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奥尔夫小学音乐

严婷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音乐的理论知识,还要积极培养学生各种音乐技能,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奥尔夫教学方式作为音乐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其可以转变以往的音乐教学理念,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情感体验。所以,教师比较关注奥尔夫教学法,积极应用教学策略,以此满足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本文就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策略

就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而言,总体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大多数区域当中音乐教学的效果都难以符合标准的。对于奥尔夫教学法来说,其主张在音乐教学中的感性,回归到本质,这处理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提语言与动作之间的有效地结合,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音乐,还要很好地掌握音乐学的方式,和我国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之间是相互吻合的。

一、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创新创造力

奥尔夫教学法更加崇尚人性,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施展空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小学生好奇心强,想法多,创造潜力无限,在音乐这种艺术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实施多样化教学,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实现音乐基础知识的传输,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修养与教学能力

奥尔夫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对于教师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奥尔夫教学法的熟练掌握和使用客观上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才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奥尔夫教学法的作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效落实奥尔夫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全面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策略

(一)改变教师课堂地位

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为课堂的主导者,即教师确定授课内容、授课章节以及授课流程,这种方式会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并且当前的授课模式由教师领唱,学生逐句跟唱的方式进行曲目学习,无法达到奥尔夫教学法的要求。故而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教师能够摆正课堂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同时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而要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需要教师合理设置课堂问题来控制授课节奏。例如在歌曲《摇篮曲》授课中,这首歌曲主要体现母亲对子女的爱,所以教师的课堂问题首先为“这首歌的主旨是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举手回答,该过程后问题变为“这首歌中妈妈对孩子的感情是什么呢?”最后问题为“那你对你的父母有这种深刻的爱吗?”这种循序渐进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并将课堂主题进行升华,学生也能够在不自觉间对表达亲情的曲子有深刻印象。另外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自身与学生间的心理差距,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堂位置。

(二)通过观察,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

就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形象思维占据了主要地位。同时小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还需要基于这一特点,让学生凭借观察,产生对音乐情感的初级感性认识。一般来说,教师针对小学生所设计的观察內容通常可以选择为动画片片段,因为这最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例如在欣赏音乐《爱就一个字》时,若教师没有将学生带入有效的情境当中,小学生便很难理解这一首歌的内在情感。但是教师如果在向学生播放经典动画片《宝莲灯》之后,学生便会对这一动画的情感有深入的了解。在故事当中,主人公沉香克服了种种阻碍,力劈华山,终于能够与自己的母亲相见,此时伴随着《爱就一个字》这一音乐的播放,学生便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推到了最高潮,由此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音乐所蕴含的巨大情感力量。

(三)创设教学情境,玩中启发

按照奥尔夫教育理论的观点,音乐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不仅要简单、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要有游戏趣味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内容载入到游戏环节中,寓教于乐,便可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得到启发。在上二年级《大钟和小钟》课程时,课前做好情境卡片。学生伴随着《在钟表店里》音乐走进教室,然后采用情境引路,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是钟表声音。接着我向学生播放《大钟和小钟》音乐,并介绍说:“今天老师跟同学们带来一首有趣好玩的音乐,听听这里面有两种声音,请你们模仿一下。”学生听到了大钟和小钟的声音,并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当唱到大钟声音时,双手交叉放在身体前,模仿大钟低沉摆动的样子。当唱到小钟声音时,学生用右手代表分针,左手代表秒针,顺时针摆动,并请表现好的学生上台带着全班一起律动。最后在学唱歌的环节,以组为单位分成两组,分工合作,大钟和小钟两个声部一起唱。学生边唱边跟随律动,极大提高了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力。

(四)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创造力和儿童的音乐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有利于音乐创造力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探索、求知和善于创新的精神,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儿童多多参与形式各样的音乐活动,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索,从各个角度来评判作品的创造性、新颖性和独特性。在儿童进行即兴创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杜绝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修改或指责,更不能取而代之。人从一出生就有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的能力,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发展快的孩子会在前预算阶段就有逻辑思维能力。而高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需要经过环境的影响和雕琢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去逐渐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使他们看到更深层次的时空艺术。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颠覆了传统音乐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被誉为当今世界三大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如果将奥尔夫教学法成功地运用到小学生音乐课堂中,不仅能够打破传统音乐教学存在的死板、呆滞、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专注度。

猜你喜欢

奥尔夫小学音乐
我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那些年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音乐
音乐
探索艺术综合的无限可能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