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激励教育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效率
2019-09-10吴晓帆
吴晓帆
摘 要:小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虽然不足,自尊心也较强,但是胜在其好胜心极强。这时,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就要注意避免过于苛责和批评导致的学生自尊心受损,而应该利用激励教育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从而促使整个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本文着重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教育来开展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教育;促进;频率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在父母、长辈的重重维护和爱护下长大,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声音。但是,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一定要超过他!”这就给小学班主任提了个醒,为何不“顺毛捋”,多鼓励多激励他们呢,教育的本质不就在于鼓励、激励和唤醒吗?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善于运用激励教育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一、制定激励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行动成功的必要保障。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论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教学策略的设计都会有章可循,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教学过程显得凌乱、随意。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运用激励教育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制定明确的激励目标,通过制定激励目标,再围绕着这一目标来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实施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激励教育的真正作用。
例如,我看到一个教学案例颇受启发:临下课之前,有的小学生东张西望,有的学生动手动脚,有的学生交头接耳,班内纪律特别差。刚开始老师是这样处理的:“等大家都不动了,我们就下课。”可是班上情况一点都没有好转。僵持一段时间后,老师改变了策略:“谁做的最好最先下课。”并从中挑选出了两个做的最好的让其下课。这时,班上的纪律立马变好了。受此启发,有一段时间班级的整体纪律不好,我就通过激励教育来抓好纪律。我利用小小的肥皂做奖品,第一次挑选出纪律最好的三个学生进行奖励。最先得到奖励的三个学生无疑激起了全班学生的好胜心,班内的纪律立马好了很多。依次我又挑选出了第二批、第三批......纪律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一来,班上的纪律得到了明显好转。
二、实施不同措施
激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让班级变得更好。那么,一切出发点都应该是学生。这就决定了,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激励措施的实施时,不能一概而論,而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以及不同的事件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但是,一再地强调激励教育,并不是说不能批评,一味地表扬,而是应该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应该注意到小学生脆弱的内心和强烈的自尊,既要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也要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得更好。
例如,班上有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偶尔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使得其特别失落。这时,我就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心平气和地与他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知道我们一直在寻找目标,超越他人,这是好事,但是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不要把一次的得失看得太重,既要跟别人比,也要跟自己比,胜不骄败,努力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样一来,通过谈心,学生的自信心和好胜心又重新被激发了出来,表示愿意为了做更好的自己而更加努力。
三、把握激励频率
在激励教育中强调频率,是指的对学生的表扬次数,激励程度的强和弱。小学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激励教育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但是,如果把握不好激励的程度和次数,也会容易使得教学效果过犹不及。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运用激励教育开展班级管理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激励教育运用的频率和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最真实,最强烈的诉求,从而促使激励教育的吸引力得以最强,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例如,对于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她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及时表扬,即使他犯了错误,教师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心平气和地与他进行沟通,并告诉他应该怎样去改正才能保证下次不犯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激励教育的最大作用。相反,对于性格外向,在课上经常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就必须要注意激励的程度,要严格把握表扬的时机和次数,太多的激励只会让他变得更加傲娇,更加张扬,而应该适当地控制表扬的次数和强度,让他能够真正沉静下来,变得更加谦虚好学。
总而言之,激励教育好比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就能够促使激励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佳。但是,运用不当又会使得激励教育过犹不及。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运用激励教育时,一定要坚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恰当地运用激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袁二克.浅谈激励方法在技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33).
[2]张建英.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