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9-09-10李娟张甲秀张晓艳

高考·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徒制中等职业教育探索

李娟 张甲秀 张晓艳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推进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本文就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学徒制遭遇到的困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就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学徒制进行实践与探索,望对以后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学徒制;理论;实践;探索

如今,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已趋于成熟,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随着我国对“现代学徒制”关注度的持续提高,教育部曾多次强调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要求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理论和实践路径[1]。现代学徒制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但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仍有待完善,需要继续探索与实践。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学徒制遭遇到的困境

职业教育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在经过试点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遭遇了一系列困难。总体来说,是因为我们对现代学徒制仍然认识粗浅,我国缺乏完善的长效机制和运行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国针对现代学徒制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实施,仍未建立完善的法律与制度进行保障。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首先需要在制度等层面上进行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标准规范、监督认证、经费保障等一整套顶层设计,虽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文件,但没有具体的措施和策略来保证这些文件的有效落实,实施细则的不到位,导致职业学校培养机制的革新无从下手,同时对企业激励政策的不健全与忽视,导致校企合作的利益不平衡,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2]。另外,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经费投入和社会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长期的思维定势使中等职业学校处于劣势地位,其在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和科研立项等方面与普通高中具有显著的差距。

作为企业来说,其在开展经济活动时主要考虑的就是自身的经济效益。但现代学徒制下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于学生均处于在校状态,存在技能不熟练、经验不足和工作时间短等问题,企业在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时间的前提下,没有收到应用的经济回报,进而会严重打击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在支付薪酬方面校方和企业很难达成共识,因此阻碍了现代学徒制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进程。

从中等职业院校自身角度来看,其软件和硬件条件均没有显著的优势来吸引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具体来说,就是中等职业院校无论从设备条件、师资水平还是管理体制,都不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利益,进而导致现代学徒制在中等职业学校无法顺利开展。

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

校企联合的培训方式。在现代学徒制中,德国采取“双元制”,实行企业和学校结合交替式培养模式,约一半的时间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剩余一半的的时间学生在学校学习,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企业中的实践与职业教育中的理论学习密切结合。

高标准的“双师型”教师制度。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只要高标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国外,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要经过一系列严苛的学习、培训、考核机制,如德国的岗前国家培训考试—企业社会实践—岗前实习—岗前国家二次考试—上岗领证,中间要经历3—5年的时间。

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国外,现代学徒制受到政府高度重视,许多国家专门成立了实施师徒制的监管机构,同时建立激励制度,政府向职业学校、雇佣企业提供各种培训补助和经费,学徒在职业院校等培训机构接受免费的脱产学习,在企业实习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

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英国就自身的学徒制培训,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法律法规,对学徒与企业、培训机构做出法律约束,奠定了学徒制的法律地位,使其得到顺畅发展。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尚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学徒制的具体条件,但仍有部分中等职业院校积极引进了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此,我校也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我校坚持技能与知识并重的原则,旨在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并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增加实训课程的比重,并强调要进入工作现场进行教学,加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3]。此外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有效管理。

我校针对中药材加工专业推广工学交替,实施现代学徒制,与甘肃某中药材加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企业通过科学完善的管理方式来促进自身发展,并提高经济效益,为学徒制的实施提供基础条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安排了2名经验丰富的中药材加工技术人员、依托先进的设备和实训基地,使学徒制的实施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实现了专业与行业的有效结合,促进了两者的共同发展。

在第一学年期间,除了本校的专业老师,还要求企业委派的2名经验丰富的中药材加工技术人员定期来校进行实训指导,采取小班教学或是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方式,做到了手把手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他们理论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

在第二学年期间,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邀请临近周边的中药材加工企业的技术人员每周带领学生至少进行两次的实际工作,每位技术人员至少带三名学生,在此期间,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第三学年期间,联系学生到外地中药材加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为经验丰富的中药材加工技术人员安排固定的学生,让其进行专业指导,并为学生规划就业。

通过这一种请进来、走出去的联合培养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药材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业务素质好,实践能力好,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产业人才资源,实现了校企双赢。

结束语:综上所述,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专业实用性,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结合市场的实际人才需求情况,加強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并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市场导向性,为企业解决目前的人才培养质量困境。

(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高校与职业院校立项课题立项号:GS【2018】GHBZZ116)(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芬.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中英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z6):80-83.

[2]童孟良,唐淑贞,刘绚艳.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为例[J].化工时刊,2016,30(12).

[3]朱玉凤.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120-121.

猜你喜欢

学徒制中等职业教育探索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校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