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新品种爱农007耐密性研究

2019-09-10刁杰房玉峰张海宾张明吴海英

种子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密度

刁杰 房玉峰 张海宾 张明 吴海英

摘   要:本试验共设置了5种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爱农007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再下降,群体产量潜力随密度提高而增加,但收获指数降低。该品种适宜密度范围是7.24~8.28株/m2。关键词:玉米品种;爱农007;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密度;产量潜力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110-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年总产量居第三位(仅次于小麦与水稻)。试验证明,选用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增产潜力高的优良品种与适宜的种植密度,是获得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

爱农007由山东爱农种业有限公司、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由山东爱农种业有限公司申请审定,于2017年5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鲁审玉20170018)。爱农007的母本0H88是外引系,父本9H318-2是京24/昌7-2//郑58为基础材料自交系选育。该组合籽粒外观商品品质优良,高抗倒伏,高抗玉米产区主要病害,如玉米大、小叶斑病、粗缩病毒病、青枯病、锈病、褐斑病等,活秆成熟。该品种的育成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转化的矛盾,也解决了玉米品种获得高产与熟期的矛盾[1]。

2013年,组合OH88×9H318-2被命名为爱农007,

2014年申请参加山东省区试,2017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18年通过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引种备案,在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河北等省都有大面积种植并且产量表现较好。通过在双桥试验站对该品种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探索,并形成了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使良种良法配套,使农户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安排在郓城县双桥镇新品种试验农场。试验站土壤为黏壤土,地块肥力中等,地势平整,排灌条件较好,前茬作物为小麦,6月12日足墒直播。本试验共设置5个密度处理,分别为5.5株/m2、6.5株/m2、7.5株/m2、8.5株/m2、9.5株/m2,各处理间随机排列,设置3次重复,选取其中一个重复为取样区。每个小区种植5行,行长6.7 m,行距0.6 m,株距按试验要求设置,每个小区面积为20 m2。田间管理按照大田种植进行。收获时调查记录空秆率,测定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收获后调查各处理的穗部性状(包括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败育粒数。

2   试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2.1   不同密度群体收获的产量及产量因子的构成

2.1.1   爱农007种植密度对收获产量的影响

不同密度群体产量表现为7.5株/m2>8.5株/m2>6.5株/m2>9.5株/m2>5.5株/m2。从表1可看出,密度在7.5株/m2以内變化时,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呈增长趋势;当密度达到7.5株/m2 时,产量随密度增大反而下降。

2.1.2   爱农007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收获密度与对应种植密度间差异不明显,说明密度处理有效。收获穗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较小,这与种植密度大时空秆率的增加和种植密度小时双穗率的增加有关,也是群体自动调节的结果。果穗出籽率和千粒重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相邻处理间千粒重有差异,但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大。试验表明,较高密度下产量的降低主要归因于收获穗数的减少和穗粒数的降低,而千粒重和出籽率的降低是次要因素。

2.1.3   爱农007种植密度对穗部性状的影响

由表3统计数据得出:随着爱农007种植密度的增大,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粒深等指标均降低,当种植密度达到8.5株/m2、9.5株/m2时,还出现了明显秃尖,同时它的结实性指标、败育粒数也相应增加。因此,该品种的结实特性与其耐密性是相关联的。

2.2   爱农007的产量和耐密性的关联度分析

2.2.1   收获籽粒产量-密度方程

爱农007籽粒产量-密度曲线方程为:Y=315.302Xe-0.152 0x(r=0.989 0**),其中Y为籽粒产量,X为种植密度。当种植密度在5.5~7.5株/m2时,群体籽粒产量逐渐增加;当群体籽粒产量增加速度为0时,群体籽粒产量达到最高。此时对应的最高产量密度为7.74株/m2,种植密度在7.5~9.5株/m2时,群体籽粒产量却逐渐降低,所以爱农007种植密度在7.5~8.0株/m2的范围内时容易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2.2.2   爱农007收获的生物产量-密度方程

爱农007生物产量-密度方程为Y=x/(0.000 620+0.000 467 0x)(r=0.991 0**)。其中Y为生物产量,x为种植密度,该品种的群体生物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开始增长较快,而后增长越来越缓慢。当种植密度达到某个区间时,群体产量不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变化,而是趋向一定值(1/b),此时收获的生物产量即为该品种的最高理论生物产量。在该试验中,爱农007的理论生物产量最高为2.141 3 kg/m2(由1/b求得)。由表4数据可以看出,爱农007的收获指数是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的。研究说明:该品种种植密度较大时,收获的群体生物产量也较高,但收获的经济产量却不一定高,收获指数是逐渐降低的。

3   试验结果结论

玉米新品种爱农007的实际产量与自身的耐密性是相关联的,同时又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如当地气候积温、水肥条件、田间管理水平等。爱农007要获得高产,关键是适宜的种植密度,由于玉米品种的不同,其自身的耐密性也不同。当群体密度过大时,对产量的积累限制增强是获得经济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4],高密度种植能最大程度提高生物产量,因而也大大增加了青贮及饲用价值。爱农007自身的耐密性较好,要想发挥其最大的经济产量潜力,也必须有适宜的种植密度。通过本试验的试验数据表明,该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是7.5~8.0株/m2(种植5 000~5 300株/667 m2),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才能获得最高的经济产量。通常种植水平下,水肥条件中等地块可种植5 000~5 500株/667 m2,实际收获密度不能低于5 000株/667 m2;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可以种植5 500株/667 m2以上,玉米新品种爱农007才能真正获得最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参考文献:

[ 1 ] 许方佐,周柱华,邢延菊,等.中早熟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鲁原单22号[J].山东农业科学,2001(01):39.

[ 2 ] 王庆成,孙月轩.密度对玉米源库性能与产量潜力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1998(13)(增刊):34-40.

[ 3 ] 陆卫平,陈国平,郭景伦,等.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源库关系研究[J].作物学报,1997,23(06):727-761.

[ 4 ]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等.玉米鲁单50产量潜力、适宜密度和饲用价值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0,8(02):52-54.

猜你喜欢

密度
“密度”知识巩固
不规则固体密度如何测
吃透密度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权衡“轻”“重” 吃透密度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质量与密度”学习指要
密度应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