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圃地育苗技术

2019-09-10王秀花吴小林张东北周生财姚小明

种子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杉木育苗技术

王秀花 吴小林 张东北 周生财 姚小明

摘   要:轻基质网袋容器苗质量优异、造林成活率高,在林业中广泛应用。杉木容器苗适用于泥炭+珍珠岩等多种轻基质培育。阐述了容器苗培育过程中芽苗培育、苗木移栽、苗木生长管理的主要技术要点,提出了培育时采种播种时间、基质配制比例、雨季排水防涝、幼苗遮阴防晒是培育杉木容器苗的关键技术,并对解决的办法进行了简单论述。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070-02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文献标志码: B

关键词:杉木;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圃地;育苗技术

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高低及林木初期生长速度。容器苗具有质量优异、缓苗期短、成活率高、栽植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容器育苗造林后期投资低、苗木长势好、生长较快且生长整齐一致。我国林业、园林开展容器育苗造林(栽树)已有较长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广州白云、中山林场用水泥纸袋培育柠檬按容器苗获得成功开始,到现在容器育苗从南到北普遍开展,在林业、园林、园艺等方面广泛使用,相关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且相关院校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研究。

杉木,学名为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又名沙木、沙树等,属柏目、杉科乔木,高达30 m,胸径可达2.5~3 m;树皮灰褐色;为亚热带树种,较喜光、温暖湿润、多雾静风的气候环境,不耐严寒及湿热,怕风、旱。适应年平均温度为15~23 ℃、极端最低温度-17 ℃、年降水量800~2 000 mm的气候条件;耐寒性大于其耐旱能力,湿度条件的影响大于温度条件。

庆元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 ℃,年降水量1 760 mm,无霜期245 d,其气候适宜杉木生长,且容器育苗技术先进、苗木生长旺盛,适宜杉木容器苗生长发育。

1   杉木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1.1   苗床及網袋容器准备

1.1.1   苗床准备

容器苗苗床即为生产容器苗木的圃地,包括苗床与步道。育苗圃地应选择交通方便、电力设施齐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地方,位置应避开风口,并具备沟、渠、路配套的圃地和遮阳控水的光、温、水调节等设施。苗床要求清除杂草、石块,翻地时撒施呋喃丹2包/667 m2和生石灰杀虫杀菌,并将圃地平整为弧形,以利于排水。苗床覆盖地布或地膜,宽1.2 m,长度依地形地势而定,步道宽40 cm,四周开排水沟,以利于高温多雨季节排水。

1.1.2   网袋容器准备

网袋容器成型时,基质由容器成型机自动装填成肠状网袋容器,使用时将肠状网袋容器在水中浸泡10~24 h,以浸泡透为准,取出切割成长度为8~10 cm、直径为4.5 cm或5 cm的基质容器。

网袋容器内部填充的育苗基质主要成分为泥炭,配制时按泥炭50%、珍珠岩20%和谷壳30%混匀后使用,基质内添加缓释肥2.5 kg/m3。配制好的基质要求重量轻、疏松透气、不板结、排水良好,以基质容重在0.1~0.8 g/cm3、基质总孔隙度在54%~96%为宜。基质配制时,在成本允许范围内,除使用珍珠岩、树皮和谷壳3种材料外,还可使用当地常见的优质材料作为配制基质的成分。

1.2   播种及芽苗管理

1.2.1   种子处理及播种

在浙南山区,播种季节以2—3月为宜。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和消毒。种子消毒可用0.5%高锰酸钾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浸泡30 min,倒去药液,清水洗净,40 ℃温水浸种24 h后,捞出晾干表面水分进行播种。播种宜选择无风天气,播种前先喷湿基质容器,再将种子点播在容器内,播后用细土覆盖种子,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覆土后再盖草,保持透光度30%~40%,及时喷水保湿。

1.2.2   芽苗管理

播种后及时喷水保湿,阳光强烈时及时遮盖遮阳网。种子露白时,用呋喃丹1~1.5包/667 m2撒施圃地,以预防虫害。当90%芽苗出土时,及时揭开遮盖物。芽苗出土前后,用喷雾喷水,并喷施多菌灵、敌克松600倍左右稀释液,以预防猝倒病的发生。

1.2.3   间苗及移苗

待芽苗长到2~3 cm高时,将容器中多余的小苗去除,留1~2株最好的芽苗,以便补植所需。对生长不正常的苗木,及时更换壮苗。补苗应在阴雨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高温时在荫棚内进行。

间苗和补苗前要随起随栽,起苗前先湿透基质容器,用楔形竹签撬起芽苗。补苗移植时用竹签在容器中央扎小孔,深度略大于芽苗根长。根部过长时,剪掉过长根尖,将芽苗放入孔中,使苗根舒正,轻轻压实芽苗根部,捏紧网袋容器,使基质与芽苗根系充分接触。补苗后随即浇透水,注意防晒遮阴。补苗后多观察,发现苗木异常情况随时进行补救。温度较高时,注意喷施代森锌500倍液防治病害。

1.2.4   苗木分级

待幼苗生长到10~15 cm时,按苗木大小进行第一次分级,将容器苗放入带有固定苗木孔盖的托盘培养,每盘30株,小苗按分级前的密度另行培育;第一次分级1~2个月后,可从小苗中再挑选生长到10~15 cm的优势苗木放入孔盖托盘另行培育,即第二次分级。分苗和分级后随即浇透水。

1.3   苗圃地日常管理

1.3.1   水分控制

幼苗生长期和芽苗移植后初期需勤浇水,速生期应保证苗木需水量,生长后期需控制水量。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夏季高温天气浇水量加大,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

杉木喜温暖湿润,但又怕水涝烂根,因此既要确保水分的充足供应,又要在多雨季节排水防涝,避免网袋基质因水分过多导致烂根黄苗,排水防涝是提高杉木育苗质量和成活率的关键。

1.3.2   追肥

补苗和间苗回青后开始追肥,每50 kg清水混入300~500 g复合肥喷洒,每7~10 d喷1次;8月下旬可施1~2次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苗木抗性;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撒施1次7.5 kg/667 m2的复合肥,期间可追施1次2.5~3 kg/667 m2尿素。追肥宜在早晚进行,施肥后清水冲洗叶面,以防肥害发生。

1.3.3   遮阴

在出苗初期、芽苗移植初期和夏季高温期间,晴天白天需对苗木进行遮阴,在阴天夜晚揭开遮阳网,10月中旬温度降低以后可撤掉遮阳网。在高温强光照天气,一般在10:00~16:00进行遮阴,遮阳网透光率为全光照的30%~40%。

1.3.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通过对比各种药物后,确认用以下药物防治病虫害效果较好:防治蜗牛、蝗虫和蚜虫等害虫,可用呋喃丹、密达,每667 m2各两包;防治青虫类害虫,用苏云虫酰肼20 g+甲氨基阿维菌素25 g,或杀灭菊酯、高效菊酯等药剂稀释500~600倍喷施;硬壳虫类,可用甲胺磷、敌敌畏1~1.3 g/kg兑水进行防治;防治蚜虫,用氧化乐果20 g+苦蚜3 g+15 kg兑水进行喷施。

在6—7月雨季湿热环境中,芽苗被雨打后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病害时,可用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百菌清400~500倍液、敌克松500倍液等每7 d调换使用。

1.3.5   除草

苗期应及时拔除杂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原则,确保圃地和网袋容器中无杂草。除草时若杂草较大,应用手指压住苗根部,轻轻拔除杂草,以防伤苗或撕破容器。

1.3.6   炼苗及防冻

一般通过通风、增加光照时间和控制水分的方式炼苗。容器苗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苗木生长高峰时期进行炼苗,促进苗木木质化,炼苗期间要保持喷水、防虫和防病等工作。进入11月低温期,可喷施硼砂500倍液,以提高抗凍能力。霜大时应注意防止霜风冻害,可遮盖1~2层遮阳网,或在上风头用杂草、秸秆等点火熏烟,以预防冻害发生。

2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杉木容器苗培育时,掌握播种时间和基质配制比例、多雨季节排水防涝、幼苗遮阴防晒是育好容器苗的关键,可防止杉木容器苗烂根、黄苗等现象,并大幅度提高杉木容器苗的育苗质量。

2018年11月,对杉木容器苗地径、苗高等生长指标调查表明,95%容器苗达到省级Ⅱ级水平(省标:苗高≥20 cm,地径≥0.25 cm),90%容器苗达到省级Ⅰ级水平(省标:苗高≥25 cm,地径≥0.35 cm),进一步证明用现有技术培育的杉木容器苗出圃质量高、造林效果好,是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容器苗培育技术,值得推广和借鉴。

(收稿日期:2019-01-14)

猜你喜欢

杉木育苗技术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生命无悔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杉木造林良种化的途径和措施
关于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分析
简述红豆杉快繁育苗技术以及管理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毕节市早实核桃实生育苗技术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