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2019-09-10张伟韩淼
张伟 韩淼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集成化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这对于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鉴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思维,对工程的全寿命期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我国的工程管理在工程价值观、目标体系和管理方式定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研究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目前,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受到了我国很多人士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大的问题,这种管理思想涉及各个工程领域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且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思维,以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为重点来加强工程目标的管理,使得整个工程在全寿命期内进行全方面的管理,以保证工程全寿命周期目标的最优化。因此,其管理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的全过程中,对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概念介绍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是一种面向工程全过程的一种思维方式,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和外界的因素,旨在能够通过工程的实施进而改变环境,以达到企业内部收益和外部赞誉的双赢的目的。由于工程管理具有实现工程全寿命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使得工程管理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工程管理的价值。因此,工程管理应该立足长远的视野和更加广泛的管理思维进行工程管理,以解决工程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工程的不同类别,面向工程全寿命期的系统过程,对工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还将与工程有关的多方面联系整合起来加以集成化管理,以达到工程全寿命期整体目标的最优化。
2 传统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存在局限性
2.1工程管理价值观存在局限性
在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下,传统的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已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管理的发展需求。这是因为传统的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在管理时往往将管理重点放于工程建设环节,极大的忽视了其它的建设阶段。而在工程建設上,传统的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会将管理目标放于工程费用上,使得工程管理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在当前,工程管理的整体是以项目建设效率以及利益最大化为工程管理价值观,这一观念使得工程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维护工作,从而使得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出现了价值观的局限性,也缺乏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安全性管理。在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持续性缺乏完整的认识,这直接影响着工程管理的决策环节,对后期工程管理系统工作有着不良影响[1]。
2.2工程管理目标具有局限性
工程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以当前我国工程管理目标可以发现,其管理模式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无法反映出工程管理的整个项目。传统的工程管理在管理方式上,主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多个环节如工程决策、工程施工设计、工程建设阶段等将其分为多个阶段来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完整的工程项目被分割成了多个阶段的联系,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能够做到针对性管理,但极其容易出现多个部分意见不一致的现象,也无法适应当前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由于工程建设属于一个整体建设,若工程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方案时只将重点放于其中某个阶段,并将工程的整体利益放于该阶段中,则会对工程全寿命期有着直接的影响,使得工程效率下降。
2.3 工程建设管理和控制的思维模式不宽
面向工程建设管理和控制的思维模式是目前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目标,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维。工程管理思维的重大转变主要是来自人们对工程问题的研究及其实际需求,使得我国工程现在的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但是,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水平,以解决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还要将工程管理观察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
3 传统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中的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3.1 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分析
在工程管理系统的思维模式之下,工程管理是具有一定功能和价值的创造系统。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工程质量和技术指标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使得工程建设处于一种开放的环境条件下,与工程项目的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尤其是对工程全寿命期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环境是工程管理的重大指标,指在全寿命期中对工程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系统环境是工程所有内部和外界因素的综合。在工程管理的全寿命中,首先,工程系统要求系统环境提供各种资源等,这是保证工程建设能够完成的前提和保证。其次,工程系统还需要向外界提供服务,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实现工程系统的真实价值。
3.2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架构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在传统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对工程的策划、设计、规划和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的一种全过程管理,因此,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构架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工程寿命期管理还对工程目标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将工程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创新结合起来,成为推动工程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工程寿命期内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管理工作。②工程寿命期的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都是现代化的全新管理思维。因此,与传统的工程管理相比,工程寿命期管理是面向工程全寿命期的系统化过程,从工程系统管理的整体出发,使得全寿命期工程管理具有更强的阶段性和管理的专业性,并且要求企业及时构建集成化的工程管理系统。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现代化工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的重大产物,进而将工程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一个层次。
3.3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涉及很多管理理论和实践。因此,协调复杂的工程管理是实现全寿命期管理的整体目标。然而,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传统的管理思维相比存在很大的系统差异,以满足工程管理的目标的一致性,从而解决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中的问题。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协调。不同的工程系统虽然组成不同,但是其主要还是为工程的整体目标服务。②工程管理结构的合理协调性。在工程管理目标一致性的基础上,协调工程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善工程工程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运行效率。③功能的整体性协调。在保证工程管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强工程管理功能整体的协调性,实现企业内部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均衡。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现代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其具有内容丰富和涉及面广等很多的优点。因而,就要求现代的管理者能够打破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加强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培养,全面把握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实现工程全寿命期的总体目标最大化。同时,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提出的重要意义是为工程的不同层次提供一种合理的管理方式,使得工程的设计者、决策者和管理者等能够有效地合作,进而实现将工程全寿命期的理论转变为现实。因此,现阶段研究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成虎,韩豫.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2):36~40.
[2]万冬君.基于全寿命期的建设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2):267~271.
[3]杨音.建设方工程管理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3(2):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