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2019-09-10安蓓
安蓓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老师和学生查找文献,获取教学、学习信息资料的重要来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已逐渐面临淘汰,本文浅析了传统高效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几点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策略,以期为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引言
在当今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高新网络技术日益更新,特别是在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 + ”行动计划,引起各大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也成为各大高校、图书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管理急需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人性化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发挥其在培养人才、传承创新文化和促进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二、传统高效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图书资源不丰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在收录图书时,采编速度很慢,而且准确度没有很好的保障,并且图书的更新速度也不能满足读者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且更新速度极快,这给传统高校图书馆购置书籍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更新速度压力。另外,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不利于珍贵书籍价值的充分发挥,图书管理员没有彻底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需求,严重浪费了图书资源。
2.建设数字图书馆代价高。当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可用经费有限,但是要购买像中国知网这样的数据库需要花费高额的资金,如此的经济压力给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从另一方面来说,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在硬件上配有高质量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还没有能力完善硬件设施,所以建设数字图书馆地高代价是传统高效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之一。
3.数字图书馆存在安全问题。信息化时代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威胁到了人们的信息安全。比如大家熟知的黑客,一旦它们侵入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就会使得原系统崩溃,无法正常工作,还可能会导致数字图书资源、信息数据丢失,使得图书館相关工作、学习进入停止状态,事态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导致该高校其他网络资源受到威胁。因此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要重视安全问题,培训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网络技术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积极制定创新策略,保障数字图书馆的安全。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外部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外部原因。当代社会里,知识、信息经济并行且总量庞大,同时传统行业与现代技术互相融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系统应当不断吸收潮流信息,努力跟上互联网时代信息变化的速度。随着科技发展,从前的文字信息也不断朝着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要不断创新,突破原来的收集方式,更新信息传播模式,结合最新科技手段,享实现数据化存储和共。高校图书馆只有进行管理创新、增强自身应变生存能力,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
2. 内部原因。落后的管理体制是传统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内部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图书馆在很多情时候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比如有的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不是很合理、普遍存在的占位现象以及图书资源不够丰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欠缺。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被淘汰。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变为以收集筛选信息为主,并且转变只突出藏书服务的职能,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传统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导致图书馆缺少精通现代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工作人员,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内部原因,切实贯彻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才,建设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
3.互联网影响高校资料建设。传统图书馆以藏书服务为主,不够重视文献资料的应用,没能发挥打开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传统图书馆的工作多是人工操作,效率不高,要想借阅一本书,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查找书的位置,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打消阅读热情,导致部分学生“怕麻烦”而很少去图书馆借书。另外,在管理方面,传统图书馆采用手写记录借阅信息,容易出现错记、漏记等情况,造成图书资源损失。在互联网时代里,迫切需要利用现代技术、信息健全、图书数量大且阅读方便的数字图书馆。由于互联网影响高校资料建设,图书馆管理急需创新,结合互联网技术,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互联网技术还能帮助建设统一的网络图书馆,促进各大高校资源共享,方便学生、老师查阅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料,同时互联网技术便于图书馆的统一管理,能及时推荐最新、最有价值的文献、刊物,满足读者需求。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1.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职能。图书馆管理就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融合成的一种新型管理办法。在高校里,图书馆都有着相应的机构,其中高层决定采购图书的数量、种类等,然后将采购的图书入库,分类排布新采购的书于旧书,并将新的信息更新到相应的平台上。图书馆采购外面的书籍,经过自身的系统,将书籍进行分类排放。图书馆里的书籍摆放既有外在的联系又有内在的联系,整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化,即收集外部的信息,按照自身知识体系结构,根据自身需求重新布局书籍摆放。例如我们熟悉的,图书馆中的流行书籍一大类就是一种书籍的内化表现。在我们进行书籍共享操作时,常常会利用一个相关的内行人员,建立一个可供分享的平台,通过他们传递相关专业知识。知识共享就是利用相关知识库中的知识,通过自学,实现自我提升。我们在配置图书馆资源时,要注意统计学生的学习内容、方法、效率,整理相关信息,同时鼓励工作人员进步,促使图书馆成为一个积极的学习组织。
2.提高图书馆人才素质。在淘汰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同时,还要相应地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必须要完善图书馆人才结构。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就是面对面地与师生沟通,为其提供图书位置等简单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能够最快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新时代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要能做好基本服务还应该会使用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能够主动帮助师生多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素质,较好的服务水平。图书管理员还要注意转变自身思想,掌握创新精神的精髓,打破固有思维,掌握超强的学习精神和服务精神。再具体管理中,工作人员要营造自由的环境,本着以读者为本的态度,增强凝聚力与团队意识。当然被服务这也需要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員,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为读者提供更有质量的服务。总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互联网技术,提高自身能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3.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有利于各个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立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师生提供其他学校乃至其他国家的信息,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方便师生文献查阅。由于每个高校图书馆藏有不同的经典书籍、文献资料,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就可以极大地丰富个体学校的图书资源,这样也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使用价值。此外,高校还可以尝试与当地的图书馆或者是收藏书籍的地方进行合作,促进图书互借活动的展开,使得人们都能够方便、免费地阅读各种书籍,帮助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利于国家发展。
4.扩宽图书流通渠道。高效地传递文献信息就是高校图书馆最大的价值体现,所以,我们要在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图书的交流量,扩宽图书流通渠道。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师生在借阅、归还书籍时要严格遵守图书馆相关规则,保证图书能够不断发挥其自带的交流价值。虽然不同专业的读者有着不同的需求,但对于需求量较大的公共书籍,高校图书馆还是需要特别注意在提供纸质化图书的同时,努力实现图书电子化,保证读者借阅的有序进行。现代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统计读者对于书籍的现实需要情况,结合现实来采购书籍,更好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促进教师打好自身素质基础、学生打牢知识基础、帮助师生做好相关科研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当然,图书流通渠道的扩宽还有利于高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办学层次要求的满足。对于不同高校的师生,基于个人兴趣不同,在选择图书时就会出现千差万别,此时为了保证图书正常的流通,应该将节约图书原则做为首要考虑,设置相关阅览室,同时,完善图书的分类,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方便不同专业的学生借取图书,加速实现图书的自由快速流通。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一定会被淘汰,高等学校图书馆要好好利用互联网这一资源,将最新网络技术结合到图书馆管理当中去,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实现藏书职能到服务职能的转变,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尽力满足不同读者的多种需求,最终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卞庆祥.RFID系统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2]张璇.试论信息化与高校图书馆管理[J].新西部(理论版),2011(9).
[3]张惠霞.基于信息化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构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