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2019-09-10孙朋蕾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干预对策抗生素

孙朋蕾

摘 要 目的:对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月间抗生素处方100张,对其临床处方涉及的抗生素的用法、用量以及联合用药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合理的处方进行判断,分析不合理原因产生的可能性因素,提供科学的用药方案。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不合理的因素主要包括药剂的应用不当、选药不当、溶媒不当、不良反应叠加等,叠加反应及用药拮抗也会引发不合理的用药。结论:当前临床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对不合理用药实际分析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改善措施,提升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更经济、有效的用药方法。

关键词 抗生素 不合理用药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感染的特效药物,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好,抗生素的应用改善了医院中感染状况的发生,改善了治疗的效果,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当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抗生素的种类及应用规模逐渐增加,成为医院中用量较大以及销售金额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但是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抗生素滥用情况,针对100张抗生素处方,分析其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同时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现就研究作如下内容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共100张抗生素处方,包括男性患者处方48张,女性患者处方52张,患者年龄分布为34-86岁,平均年龄(45.47±1.27)岁,所涉及的病情状况及科室较广泛,包括外科、内科、妇产科等。

(二)方法

以《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相关说明为参照,对药品的管理及使用的相关理论知识系统研究,根据使用说明书,相关规定及药理学知识,同时结合患者的个人资料,如性别、年龄、病史等相关因素,对药方中抗生素的规格、使用时间、名称、配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多项内容进行分析。

(三)观察指标

以相关规定内容为参数,将药物的利用指数作为观察指标,药物利用指数即为患者应用药物的约定剂量,与实际的应用天数的比值,将药物的利用指数<1视为符合应用抗生素的要求。对相关数据进行統计学分析,数据差异分析显性标志为P<0.05。

二、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可以的出,所有100例中共有52张不合理处方,出现处方不合理的因素主要包括药剂的应用不当、选药不当、溶媒不当、不良反应叠及药拮抗均会引发不良的用药反应。

三、讨论

通常情况下,如果出现用药时间不当,会导致疗程相对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控制不合理,可能导致抗生素中半衰期较长的抗生素的用量较多,如头孢克洛缓释片等,应该将药物使用的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1]。

(一)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类型

1.药理拮抗。在进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如果药物相互影响可能会导致药物的使用效果降低,如出现氯霉素和红霉素联用会出现药物的拮抗作用。

2.用量不规范。如果抗生素的选择过程中,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选择,导致药效的作用效果较差,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像头孢菌素、青霉素等,通常应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如果用量不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毒副反应以及过敏现象等,如果患者用药时,出现酸性及碱性溶液共同用药,也会导致不良反应出现。通常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会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而抗生素的使用如果计量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需要进行抗生素加量,应该注意区分抗生素使用量不足与病毒的作用下,发生发热及呼吸道感染等现象,如果是病毒导致的发热,此时不应该使用抗生素。

3.使用方法不合理。通常情况下,因为药物的多样性,在使用时,会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相同的药物,因为不同的商品名而导致重复使用。部分患者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如果患者存在相关的抗生素使用治疗指征,同时对用药前的细菌培养忽略,会导致出现抗生素的盲目用药,从而导致最终的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过于依赖抗生素,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不同情况下,作用方式相同及机制相同的药物不能同时使用,部分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不应该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

1.医师因素。如果医生对于相关的抗生素的使用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可能会导致对相关药物的分布方式、代谢及吸收等情况认知不足,导致用药的时间及用药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同时因为医师存在主观用药的情况,无法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如果不进行合理管控,可能会导致不良现象发生。

2.医院层面。因为医院的管理因素,部分医院一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相关的用药安全性忽略,最终导致出现医院中相关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造成了药物的使用浪费,

3.患者层面。部分患者缺乏关于病情的正确认知,部分患者存在不良的用药习惯,未完全按照医生的相关医嘱进行药物的应用,导致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合理情况,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同时可能因为药师的相关知识较为缺乏,对临床知识认知的精度较低,导致药物出现不良反应[2]。

(三)相关的抗生素药物应用优化干预措施

1.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相关制度。强化各方的协调管理能力,提升药师、医师、护士之间的协调能力,以促进相互之间的配合,促进共同监督,提升药物的合理程度,在进行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

2.加强医风医德教育、提高专业知识。将患者作为服务的核心,防止因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应用高价的药物,以及出现药物的剂量控制不合理的情况,同时组织医院中的相关医护人员学习相关的必要理论知识,定期进行相关的讲座、宣传活动等,对药师进行用药的培训,提升各方的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当前临床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对不合理用药实际分析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改善措施,提升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更经济、有效的用药方法。

参考文献:

[1]曹绍芳.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J].家庭医药,2 0 1 9 (3 ):1 1 1 -1 1 2 .

[2]张娟.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及干预要点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146- 147.

猜你喜欢

不合理用药干预对策抗生素
医院悬挂式输液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干预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抗生素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对策研究
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