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负面舆论对幼儿教师成长的影响

2019-09-10张蓉付慧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幼师负面舆论

张蓉 付慧

近些年,关于幼儿教师虐待幼儿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如2012年10月,山西省太原市某幼儿园的5岁女童十分钟被打几十个耳光; 2016年11月,银川某民办幼儿园教师拿针头扎孩子;2017年11月,携程托管亲子园教师殴打孩子,还强喂幼儿芥末;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某幼儿园老师用针扎幼儿、喂成分不明的白色药片。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今,经媒体和网络曝光的幼儿园虐童或疑似虐童事件,已超过60起,仅2017年幼儿园虐童报道事件便达19起。

大量有关幼儿教师的负面事件报道,形成了一种社会负面舆论。这对整个幼师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无法避免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

一、社会负面舆论对幼儿教师成长的影响

(一)恶化幼儿教师成长的社会环境

媒体报道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舆论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引领。幼儿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一些害群之马,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媒体将这些幼师中“败类”的行为揭露曝光,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公正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使公众对幼师行业产生误解。

由于大部分报道的有关幼儿教师的新闻事件都是负面的,这让幼儿教师失去了公正的社会评判环境。许多人将个别幼儿教师的不良行为上升至幼师群体行为。将虐童幼师个体扩大到整个幼师群体,歪曲了幼师行业形象。报道引导社会公众对幼师群体产生了误解,使社会公众失去了对幼师行业的信任,从而恶化了幼儿教师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影响公众对幼儿教师客观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是很优秀的,他们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幼教事业,甚至有些付出了生命。如在汶川地震中,幼儿园老师瞿老师舍身挡住水泥板,孩子获救了,但她却永远离开了我们。这样正面的事例有不少,但是新闻媒体却很少报道,因为它缺少话题性,不能为媒体本身带来关注度和“流量”。相反,“虐童事件”等负面事件的报道却能引来大量的关注和讨论,于是幼儿教师的负面新闻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幼儿教师便由“天使”变成了“魔鬼 ”。社会公众对幼儿教师失去了客观的认识,对幼师行业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不利于幼儿教师正面形象的塑造。

(三)使家长对幼儿教师产生信任危机

曾几何时,孩子回家后父母问得最多的问题从“你今天高兴吗?”变成了“老师今天打你了吗”,甚至把孩子脱光全身检查一遍看是否有“针眼”,才可以放心。又曾几何时, 幼儿教师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突然变成了大家眼里的“恶魔”,现在频繁的幼儿教师负面报道,导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四)使幼儿教师产生自我职业认同危机

幼师形象“污名化”的后果不仅是恶化幼师成长的社会环境,更严重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幼儿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信仰。它还导致了幼儿教师不同程度的自我身份焦虑和身份危机。身份焦虑和身份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一些幼师无法像过去那样充满自信和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幼儿教师。当一个人对他的职业丧失了认同感时,又何谈他的职业发展呢?它还使得幼师群体开始对其社会形象产生怀疑,对自我角色认识产生怀疑,把个别教师的极端思想和行为当作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道德自律。

二、社会负面舆论下幼儿教师成长的对策

面对幼儿教师在当前社会负面舆论环境下的困境,笔者将从教师自身层面、幼儿园层面、媒体层面及政府层面四个方面来阐述提出的解决对策。

(一)教师自身层面

社会公众对幼师行业失去信任,除却社会负面舆论的影响,个别幼师职业道德的缺失和专业技能不过硬也是重要原因。

1.提高专业水平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指导,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学习与思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反思与实践也是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幼儿教师要能在实践中运用各种教育理论,参与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分析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反思自身已有的理论,调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还需要多与同行相互交流。要多关注和分享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以此来构建、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幼儿教师应在思想上对自己本职工作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认可自己的职业从而产生自豪感。其次,幼儿教师在行动上要依法教学、以德育人。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孩子。最后,教师要能遵守宪法及各项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的法制要求。

3.保持心理健康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给幼儿带来伤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幼儿教师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比他们拥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为重要。因此,幼儿教师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二)幼儿园层面

1.加强制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幼儿园应该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指導幼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化管理能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主成长意识,从组织纪律、道德规范、教学工作、集体活动四个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我,并逐渐内化为自觉行动。

2.树立以人为本的幼儿园管理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把幼师放在核心位置,追求幼师的成长、发展,做到尊重、信任、激励教师,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体系的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并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幼师士气,形成积极的幼师成长氛围。

4.加强幼儿园公关意识

幼儿园应该提高公关意识,制定应对敏感事件的方案,学习应对媒体舆论的方式方法,能够在发生敏感事件时,第一时间做出真实、有效的回应,防止媒体根据不实的信息炒作。

(三)媒体层面

媒体应坚决抵制弄虚作假、夸大事实的新闻报道。任何事件都应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公正、客观地了解真相, 不仅要了解当事人的行为做法,也应该倾听周围人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才能全面了解事件真相。冷静、理性地分析每一条信息,公正、客观地向社会宣传现实生活中的幼师道德形象,而不是用个别事例来诋毁整个幼师群体。

同时,媒体报道的内容也应有所平衡,不能只有负面报道,对幼师对幼儿的付出,幼师的生存状态以及幼师的专业发展也应有所报道,让大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幼师的日常生活,理解幼师职业的不易。

(四)政府层面

社会上出现幼儿教师的负面新闻报道时,教育管理部门往往不能第一时间介入,权威部门调查的结果不能及时公布,给虚假不实报道滋生了土壤。因此当出现幼儿教师的负面报道时,政府应马上成立相关调查小组, 查明事情的前因后果,做出公正的处罚。同时客观地向大众解释,而不是畏首畏尾、不闻不问。 同时,政府部门要注意引导媒体正面宣传和报道幼儿教师的形象,既要让媒体揭露一些害群之马,也要展示幼儿教师队伍中的优秀榜样。

猜你喜欢

幼师负面舆论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男幼师荒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