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校园欺凌现象分析及防治策略

2019-09-10毛东方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校园欺凌农村小学

毛东方

摘要:最近几年,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教育领域,因为教育思想以及环境的滞后性,对欺凌现象监管不力,而增加了校园环境的不和谐性。因此,针对具体的欺凌现象,学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存在欺凌现象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防治策略,展开合理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分析;防治策略

前言: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载体和和机构,其内部环境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品质建设。然而,就目前来讲,在农村小学教育领域,欺凌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身心素质建设。针对此类问题,学校必须加强思想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手段进行规避。

一、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类型分析

目前,在小学校园环境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1]。一些弱势群体被欺凌、被伤害,在身心上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创伤。欺凌的行为类型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从语言、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所展开的欺凌。身体欺凌具体指通过殴打、勒索等行为,被欺凌对象的财产、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语言欺凌通常指通过言语上的恶意攻击,比如说针对弱势群体的缺点或者缺陷进行嘲笑,或者用带有威胁性的语言对其进行恐吓等。不仅如此,在当前的小学校园环境中,还存在着关系欺凌以及网络欺凌,即通过组建小团体,排斥被欺凌对象,或者利用网络对弱势群体进行侮辱,或者传播一些不真实的谣言等,给被欺凌对象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心理创伤。针对上述现象学校务必要加强思想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进行规避和预防,从而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具体的防治策略探讨

(一)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校园欺凌现象,学校需要做的是要向学生渗透校园欺凌的行为性质,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小学生对校园欺凌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认知,从而有效规避欺凌行为的发生,也能够让弱势群体形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利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正确的处理手段,有效地维护自身的人身安全。首先,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知识讲座,渗透校园欺凌具体定义、类型,以及范畴等,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情景展示、角色扮演以及小组探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校园欺凌加深理解。比如说,学生在知识讲座组织期间,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高年级学生勒索低年级学生钱财的欺凌行为,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实践体验摸索正確的处理方式,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被欺凌现象,及时地与家长或者老师沟通,有效杜绝这一欺凌现象等持续发生。同时,学校也可以要求班主任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就校园欺凌相关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借助多媒体积极宣传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校园管理人员加强对欺凌现象的监督

针对当前的欺凌现象,农村小学需要注重校园内部环境的有效建设与管理[2]。首先,制定完善性的校规校纪,实现依法治校。针对国家在校园欺凌方面的相关法规,就校园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督促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法制意识。同时,学校需要重点加强欺凌现象的管理,专门成立管理小组,对校园环境的和谐性、安全性进行监测,以便可以及时发现欺凌现象或者实际行为,并做出及时的制止,避免学生的身心遭受更加严重的创伤。同时,学校需要加强欺凌行为的监督,通过完善校园内部监控设施,对校园环境进行全方面监督,以保障校园环境整体安全,避免因为监控死角而给欺凌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三)加强预防,防患于未然

在农村领域的小学教育工作中,学校务必要针对校园欺凌形成良好的预防意识,本着先预防后处理的原则,构建完善性防范体系。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安保设施和人员队伍的强化建设,组建专业性的安保队伍,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巡查,从而及时地发现欺凌现象。同时,作为班主任需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针对行为或者情绪异常的学生,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引导,全面了解学生是否遭受校园欺凌,通过深层次的沟通了解事情的真相,并加强管理干预,做好被欺学生的心理辅导。

(四)及时处理,教育惩戒

针对欺凌现象,学校绝不能姑息,要对欺凌者进行严肃的处理,以达到惩戒和警醒的目的。首先,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机制,对欺凌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性质进行判定。之后,与公安部门合作对欺凌行为的执行者、参与者做出处理,开展相应的教育。而针对被欺凌对象,学校和教师需要做好相关的安抚工作。通过安排心理疏导活动,让被欺凌学生走出心理阴影,积极、健康的面对接下来的成长生活。作为班主任更是要以耐心和爱心的态度,与欺凌学生进行沟通,缓解学生负面情绪。

(五)贯彻家校共育德育体系

针对校园欺凌行为现象,学校需要从德育角度加强教育工作力度[3]。让广大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之后,形成良好的品格素养,从根本上杜绝欺凌现象的发生。首先,学校可以定期地组织德育教育活动,比如说知识讲座、主题班会以及团建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爱心,形成正确的生命观,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人际交往习惯。同时,学校需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与家长一起共同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针对学生欺凌蛮横的性格进行规范管理,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思想,以及生活理念,避免学生做出欺凌的行为。不仅如此,针对性格软弱容易受到欺凌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应该有效合作,向其渗透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让其在受到欺凌之后,能够及时与教师和家长沟通,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结论:

综上,在小学校园教育领域,学校需要重点关注目前普遍存在的欺凌现象,并站在学生身心健康的层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针对小学生开展多元化的专题教育活动,做好欺凌现象的全面监督,加强预防、处理以及惩戒,贯彻家园共育德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素质品格,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的不良现象,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甘富兰.小学校园欺凌的类型及防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78.

[2]张元龙.提高农村小学法制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J].甘肃教育,2018(17):79.

[3]薛玲玲,王纬虹,冯啸.校园欺凌重在多元防控——基于对C市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8(03):24-29.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校园欺凌农村小学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