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的内蕴、特征及其传承培育路径研究

2019-09-10贾立娜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培育传统

贾立娜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不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我们所倡导的文化自信有深厚的根基和践行的实际意义。我们的文化自信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底蕴,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作为实践基础。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我们的文化建设有了坚实的基础,为文化自信奠定了强大底气。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文化不仅继承先辈的精髓,并且不断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推陈出新,尤其是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摆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正迎来黄金时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特征;文化内蕴;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培育路径

文化自信是中华儿女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持肯定态度的表现。对于某种事物的培育继承和发展就必须要全方位了解它,文化自信也是一样。深刻了解文化自信的内蕴与特征是传承培育文化自信的前提,对于培育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本文从文化自信的内蕴和特征出发,对如何传承和培育文化自信做了浅显的研究并做了简要的叙述。

一、文化自信的内蕴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的自信。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让中华民族在时代发展中形成了专属于本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不管是从表达形式上来说还是从内容诠释和实践方式上说,它们都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特点,比如在自然观上讲求“天下万物苍生为一”,在爱国观上讲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道德观上提倡“舍生取义、诚信知报、仁爱孝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自身出发,基于自身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

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从1840年英国列强打开中国国门那一刻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就开始不断地接受来自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冲击,中华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受到了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上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不忘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来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只有肯定自己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超越与创新。

二、文化自信的特征

1、连续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其中所建立起的文化自信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不管民族处于遭受挫折的困难时期还是取得巨大成就的辉煌时期,文化自信在其中都是一种信念、意志和毅力的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在这过程中不乏西方列强的侵略、外来民族的霸占,但是中华民族文化都凭借着它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存留了下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华民族文化更是以它的不竭动力鼓舞着中华民族兒女奋发图强,中华民族儿女对民族文化的钟情和坚守的一贯的、连续的。

2、现实性。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就将中华民族文化摆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印证了党的做法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告诉世人,当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更不是夜郎自大,而是以自觉发展为特征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不仅带有传统价值观造就的文化底色,还带有现代社会发展所造就的时代表色,是中华民族历史信仰的证明,也是实践理路的选择。

3、开放性。每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不能忽视外来优秀传统文化对其有利的影响。文化自信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要求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和开放的思路,不仅要对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也要积极发展创新,让中华文化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充满自立自强的朝气。文化自信不是一个民族固步自封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与比较中逐步建立气起来的。

三、传承培育文化自信路径

1、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进行文化培育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待中华文化要以历史为参照、以时代精神为现实参照,以动态中的当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中产生的问题为导向进行创造性转化,探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路径。培育文化自信要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与发展中保留下中华民族优质精髓。

2、利用信息技术传递中华经典。当今社会处于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速度远远超越之前,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为培育文化自信带来的便利条件,通过网络传递正能量,用电子书籍让人们了解中华经典史籍,用交流平台为大众输入文化自信思想,在制度执行过程中通过视频等为大众解读中国制度的优越性……种种方法和路径都可以为人们提供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途径,帮助人们培育文化自信。

小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被人们继承和发扬,就是因为中华儿女对本民族文化有着足够的自信。在以后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儿女要身体力行,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文化自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薛清秀,田恩庆,韩雪等.武术文化自信:内蕴、特征及其培育[J].武术研究,2018,3(11):21-24.

[2] 夏从亚,王月琴.新时代社会心态的应然范畴及其中华传统文化内蕴[J].广西社会科学,2018,(4):192-198.

[3] 邵龙宝.文化自信的内蕴、特征及其传承培育[J].兰州学刊,2018,(1):31-40.

[4] 牛磊磊.解构与重塑: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2):15-17.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培育传统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