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2019-09-10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常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及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获奖
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本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8项。5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颁给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
此外,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也进行了调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500万元/人调整至800万元/人,奖金分配结构调整,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50%。同时,按照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的奖章规制,首次设计制作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并优化了国际合作奖奖章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
湖南27个项目获奖,一等奖有4项
由我省单位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7个项目(团队)获奖,为我省近年来最好成績。
一等奖共有4项:中南大学何继善院士主持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湖南大学电能变换与控制创新团队、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双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国防科大也主持获得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奖项目(团队)中,我省单位主持完成的有18项,优势研究领域持续发力。特别是以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地矿冶金环保领域、以国防科大为代表的信息领域和以湖南大学为代表的电气控制领域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另外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和农林、医卫等领域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值得一提的是,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增设创新团队类别以来,共评出21项,我省共有4个团队获奖,占比排名全国前列。
从奖种来看,主持完成项目覆盖三大奖种。除一等奖外,“功能成像脑连接机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等5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策略、产品与推广应用”等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获奖单位统计,中南大学是此次的获奖大户,共获9项大奖。
据央广网、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