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气密度的调节风机切入的新机制
2019-09-10邓永华姜庆云
邓永华 姜庆云
摘 要:风力发电机的自动控制水平是风机效率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的风机一般只将风速作为风机切入的判断条件。事实上,风机在运行过程中,风速切入主要由空气密度和风速的三次方的乘积决定。本文根据风能捕获和空气密度相关的思想,提出了空气密度调节的风机切入机制。这种机制在近乎零成本的投入下,可在低风速风场提高发电量约0.5%。
关键词:空气密度;切入风速;发电量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02-0038-03
A New Improving Energy Product Model of Modulating Wtg Cut-In Wind Speed by Air Density
Abstract: Automatic control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wind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Thus far, only the wind speed is considered as cut-in control mechanism. In fact, the cut-in requirement is determined by the ρv3, i.e. the air density times the cube of incoming wind speed, so the air dens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cut-in parameter. Based on this concern, a new model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ut-in speed was modulated by the instant air density. This model can improve the energy product about 0.5% without any hardware cost at low speed wind farm.
Keywords: air density;cut-in wind speed;energy product
1 研究背景
風机切入风速的设定是检验风机质量的重要参数。现代风机电器系统大多采用变速恒频运行方式,同时不断追求最大的风能捕获(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李晶[1]、姚骏[2]、赵仁德[3]等提出了多种实现最大风能跟踪的控制方法,但缺乏对切入风速变化本身的关注。早些年,人们都将切入风速设定为相对较高的数值,因为早些年高风速风场居多,低风速阶段的发电量较少而不受到运营商的重视。近年来,高风速风场开发饱和,低风速风场得到快速发展,风机的低风速发电性能得到了关注[4]。低风速风机对切入风速非常重视,因为其需要风机在尽量低的风速下正常启动,保证正常切入,从而减少启动故障。
风机设计决定了风机的切入性能。同时,风机的切入与运行环境密切相关。之前,人们对风机切入风速的研究较少,一般都取固定值。本文指出,风机切入风速与风场运行环境中的空气密度密切相关。基于这一原理,结合不同季节空气密度不同,提出了一种新的风机切入调节机制。这种模式只需修改控制逻辑算法(几乎零成本投入),即可显著提升发电量。
2 空气密度调节的风机切入机制
空气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空气的质量。空气密度越大,空气中所携带的能量越多。风能捕获模型[5]为:
[P=12ρACpλ,βv3] (1)
式(1)中,[P]为可捕获功率;[ρ]为空气密度;[A]为风机扫风面积;[Cp]为风机的风能利用系数,其是叶尖速比[λ]和桨距角[β]的函数;[v]为风速。
由式(1)可知,可捕获功率[P]和空气密度[ρ]成正比。在相同风速情况下,空气密度越大的地方和季节,可捕获功率越高。
风机切入风速的最佳设定是:风机从气流中捕获的能量,刚好满足风机启动并网条件。对于已经树立的风机而言,扫风面积A和风能利用系数[Cp]等均为定值,则风机启动与[Cp·ρv3]相关。在风速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可认为[Cp]不变,则风速启动只与[ρv3]有关。对于空气密度大的地区和季节,切入风速可以设置得稍微小一些。
假设风机在某空气密度[ρ0]下风机设计切入风速为[v0],则在某一时刻当地空气密度[ρ1]下,根据式(2),切入风速[v1]可以设置为式(3)[6]。
[ρ0v30=ρ1v31] (2)
[v1=ρ0ρ13×v0] (3)
根据式(3),已知某一空气密度下风机切入风速,即可计算实时的切入风速。
在大多数地区,空气密度随季节呈现较大变化[7]。以安徽某年度80m平均风速为5.32m/s的三类风场为例,该风场月度平均空气密度趋势变化如图1所示(左纵坐标轴)。假定该风场安装的风机在空气密度最小(七月份)的情况下,切入风速3.0m/s足以支持风机正常启动,那么在其他月份,根据式(3)得到的切入风速变化也如图1所示(右纵坐标轴)。
目前,大多数风机在一年内所有时间段都使用固定的切入风速。事实上,如图1所示,风机在空气密度较高月份完全可以采用较低的切入风速;在1月份,切入风速可以设为2.88m/s。由此根据该风场的测风数据推算,则每年可延长风机在风速3m/s附近的工作时间约200h。按照该延长时间内功率全部为30kW,全年满发小时数2 000h计算,则该策略可提升全年发电量的0.5%。
对于地处寒带的高风速风场(如中国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空气密度差异更大,冬夏季的切入风速设置要相差更大,则发电量提升效果会更加显著。
3 设计方案
假定在标准空气密度下,风机设定在某一空气密度[ρ0]下的切入风速为[v0]。
3.1 计算空气密度
3.1.1 方案一。如果风机设有空气密度传感器,则直接利用实时的空气密度[ρ],根据式(3)来判断合适的启动风速v。
3.1.2 方案二。如果风机没有空气安装密度传感器,但具备温度和大气压强传感器,则根据理论气体公式(见式(4))[8],利用实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强,计算实时的空气密度[ρ]。
[ρ=BR×T] (4)
式中,[T]为空气实时空气绝对温度(K);[B]为大气压强(Bar);[R]为干燥空气的大气常数,[R]=287.05J/(kg·K)。
3.1.3 方案三。如果风机既无空气密度传感器,又无大气压强传感器,但具备温度传感器,则可以假设当地大气压强为定值,然后利用实时温度,根据式(4)来计算实时的空气密度[ρ]。这时,大气压强可根据当地大气压强年度平均值来设定,也可根据压强和高度的关系来设定当地平均气压。气压和高度的关系参见相关文献[9]。
3.1.4 方案四。如果风机不具备测量空气密度、大气压强和温度的所有设备,则可以根据当地年度空气密度变化趋势(可类似于二次曲線,如图1所示),拟合出空气密度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月份来对应插值得到近似的空气密度,或者记录每月空气密度数值进行调用。由于这种近似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所以设置参数时需要预留较大的阈值。
目前,大多数厂家风机具备外置温度传感器,所以第三种方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3.2 计算实时启动风速
计算出实时的空气密度[ρ]后,根据式(3)和给定空气密度下的启动风速[v0],即可计算实时启动风速[v0]。
4 结论和讨论
本文利用风场空气密度的变化特性,给出一种空气密度调节风机切入的新模式,并给出了4种设计方案。该模式只需要修改控制算法而不需要任何其他硬件投入,即可实现发电量的有效提升。在一个平均风速为5.32m/s的低风速风场,增加这种机制将带来0.5%的发电量提升。预期在空气密度变化更为显著的寒冷地带,发电量提升将更加显著。接下来,笔者将在寒冷地带做测试,以证实这种机制对发电量提升的贡献。
风机切入风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空气密度只是其中一个易于控制且非常显著的参数。进一步,笔者可以研究其他因素如湍流强度、入流角、天气对切入风速的影响,以及风场环境对风机控制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风机控制,达到提升发电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晶,方勇,宋家骅,等.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分段分层控制策略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5(9):15-21.
[2]姚骏,廖勇,瞿兴鸿,等.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最佳风能跟踪控制[J].电网技术,2008(10):11-15.
[3]赵仁德,王永军,张加胜.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7):106-111.
[4]杨秀媛,梁贵书.风力发电的发展及其市场前景[J].电网技术,2003(7):78-79.
[5] Tony Burton.风能技术[M].武鑫,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 IEC 61400-1: Wind turbines part 1: Design requirements[S].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2005.
[7] CARTA,Antonio J,MENTADO,et al. A continuous bivariate model for wind power density and wind turbine energy output estimations[J]. 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 2007(2):420-432.
[8]汪志诚.热力学与统计物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 Minzner R A. The 1976 Standard Atmospher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arlier standards[J]. Reviews of Geophysics,1977(3):37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