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2019-09-10金显书
金显书
摘 要:在小学的学习阶段,阅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小学学习的中段,老师需要在此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最终形成阅读思维。养成阅读思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和继续学习。老师要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发现阅读的兴趣以此养成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中段是小学由低到高的过渡阶段,既是过渡阶段也是转折点,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知识也是一个内容由浅到深的过程,从简单的基础到复杂的高深过程,这就需要其过程不能出现断层。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的高效。
一、中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正如著名思想家弗·培根所言: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书籍承载着智慧和思想,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可以了解未知的事物和世界。语文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于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学生通过一个个词语、句子乃至于标点符号,最后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思维能力也是一种锻炼。通过阅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是有诸多好处的。通过阅读摘抄记录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可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给作文增加亮点。同时,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为学生提高写作的灵感。
二、小學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逐渐优化,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老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性不够,老师依旧作为主导的角色,没有以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差,能力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是老师对中段阅读的教学目标解读不准确存在偏差。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过于笼统针对性过低,这都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为提高小学中段阅读教学效果,老师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明确其重点和难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能提高阅读能力,以达到小学中段阅读的教学目标。
三、提高中段阅读教学的策略
1、精选文本,巧妙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作为承前启后过渡阶段的小学语文中段阶段,阅读教学是其重要教学内容,学生需要在此阶段大量开展阅读学习,积累阅读的知识量储备。但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避免一个误区,数量并不等同于阅读储备,不是阅读的数量越多阅读知识的储备就越丰富。选择的阅读书籍要注意种类和难易程度,考虑到小学中段学生的接受能力。阅读也需要从简单到高深,如果一开始就选择晦涩难懂的书籍进行阅读,会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乃至恐惧感,不利于学生阅读的长远成长。在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本的阅读也不容忽视,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都是教材编织者精心挑选的适合小学中段学生阅读的文章,对文章进行仔细反复的阅读,已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在讲解课本内容的时候,对于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内容,老师枯燥的讲解不利于小学生理解,这时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现在的我们国家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话语权,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同学们可能不能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不能理解当一位10来岁的孩子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带来的震撼,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当时影像作品,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感受文章的思想,同时教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找到文章情感线,代入情感、引发共鸣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有一条情感线,老师带领学生层层剥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行文脉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出文章的情感线,带领学生带入情感引发共鸣,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语文阅读不同于其他学科,阅读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情感的体会。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教材《将心比心》一文时,文章有两个事情一是奶奶讲别人帮助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让奶奶得以顺利通过,二是陪妈妈去医院护士扎针两次都没扎上,妈妈给予安慰,同样都是把对方当成亲人来帮助来宽容,就是将心比心。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中心情感就是要给予别人足够的宽容、尊重和关爱。古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另一方面也是换位思考,告诫同学当同学间有摩擦的时候换位思考就是文章提到的将心比心,还有在生活中,面对家长的期许甚至可能是不理解,都要将心比心,还有在社会上虽然达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但是只要将心比心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的美好,引发感情的共鸣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解读。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中段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从其作用及教学策略等方面来进行简单的论述,意在提高小学语文老师对其的重视程度,希望小学语文老师利用好这个关键的过渡期,给与小学生足够的阅读指导,不仅仅是完成教学目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参考文献:
[1]黄琴.浅析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18).
[2]黄秋菊.基于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的几点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