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9-09-10李晖
李晖
【摘 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不仅与建筑使用寿命和安全有直接关系,还与国家经济建设、城市发展有直接关系。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大,建筑行业确保自身发展,就要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进而增加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其与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直接关系。所以,要从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入手,全面提升土木工程建筑质量。本文基于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问题与对策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问题;对策探讨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最主要的施工材料,只有确保混凝土的品质,才能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预防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裂缝现象的产生,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根据问题提出了解决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技术改进。完善和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热主要是在向水泥中加入水之后搅拌时,二者之间会产生化学作用导致热量的升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时往往有大面积区域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在混凝土浇筑的横截面积往往偏大,这样就导致端面系数相对较小。上述特点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增加的热量不能够充分散发出去,导致大部分的热量都堆积在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结构体内部的温度远远高于外部,二者之间形成较大的温度差,待混凝土冷却之后受温度差的影响自然就会产生裂缝。
1.2水泥水化热因素
水泥水化热是指水泥在加入水进行搅拌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的体积较大,造成浇筑后的混凝土截面积较大,使得端面系数比较小,导致混凝土搅拌时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散发,最终使热量散布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与外部温度出现明显的温度差,随着冷却过程而出现裂缝。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现状
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見的问题就是裂缝。混凝土是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经过严格的配比、搅拌后,最终形成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可控因素,从而产生裂缝。裂缝是混凝土的结构通病,根据影响程度不同,裂缝的种类也会有一定区别。常见的裂缝有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深度裂缝。深度裂缝与贯穿裂缝对结构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3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了更好地完善混凝土结构质量,使其不会轻易产生裂缝,就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解决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避免质量通病,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结构现状,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整体质量。要有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能够得到科学、全面的监控,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和抗裂性。
混凝土即以水泥骨料为主要制作原料,加入水分、添加剂等形成具有一定硬度的混合材料。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经常与钢筋搭配使用,形成稳定的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随着混凝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很多应用优势,如混凝土可塑性较强,能够配合模板、钢筋等建筑材料来同时应用,且混凝土制作陈内根本较低,原材料获取简单,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销售。此外,混凝土的抗震性、稳定性也满足现代房屋建筑的需求,并且可以根据结构变化,调整受力能力。在实际施工时,可以回收施工废料(如粉煤灰),对这些废料进行夹功能处理,将其转变为可以使用的混凝土材料,不仅节约施工成本,还具有环保效益。然而,混凝土也具有自重大、养护耗时较多等缺点,在应用的过程中容易收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裂缝问题。为了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效益,强化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就要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4减少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建议
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面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问题,我们应该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水平,通过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我国建筑业的繁荣发展。
4.1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上面我们对混凝土材料有一定的分析,其主要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各种材料质量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加强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比如:提高水的质量,禁止采用受到污染的工业污水或者污水;合理选择水泥材料,严格按照水泥材料的品种、强度、出厂批号进行存储。
4.2减少混凝土热量的产生
通过上述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降低混凝土的热量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形成。降低混凝土热量主要有三种方面:①对水泥的搅拌量进行控制,减少水泥的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热量的产生,弱化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便于在后续施工中热量更快地散发出去;②对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进行控制。这需要对浇筑时周围的温度环境进行充分考察,避免在高温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大面积浇筑时要配合相应的降温手段,将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③采用人工降温的方式。该方式对于降低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在最短时间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一般方法有向混凝土内部注入冷水,根据水的流动原理采用循环的方式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带出。
4.3混凝土结构当中的抗裂技术
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裂缝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现象,针对这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抗裂技术,比如: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另外,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纤维材料等辅助材料,从而降低裂缝问题的发生。最后,提高混凝土配比水平,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采用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合理的材料配置。
4.4混凝土养护
对于完成浇筑且振捣密实的混凝土,需要在12h之后进行洒水与覆盖,当所用水泥为普硅水泥时,养护时间应达到7d以上;当混凝土中掺加有外加剂时,养护时间应达到14d以上。洒水的次数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为准确定。在夏季,应增加楼板处的洒水次数,并用塑料布进行覆盖,使塑料布中始终存在凝结水,避免裂缝的产生;在冬季,可采用负温养护的方法,在墙柱的立面均匀涂抹一层养护剂。
结束语
进入新时代以来,建筑行业推动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以混凝土浇筑为主的方式有逐渐发展壮大的趋势,这表明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品质直接影响着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裂缝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为此,本文探讨了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影响因素,同时针对问题给予了相应的技术改善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瞿金虎.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桩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4):152-153.
[2]龚国斌,洪燕飞.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38.
[3]黄建州.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3):41-42.
[4]佟川.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02):61.
[5]卢冶.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桩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