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的认识”有效教学

2019-09-10万静王炜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0期
关键词:大数分数

万静 王炜记

摘要:数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它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数能用来表示一类集合的数量,能用来表示一群事物的顺序,能用来表示测量的结果…,特别是在数字化的现代社会,数更是成为人们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数的学习中,应使学生在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数的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下面我就结合我们的课题《数的认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和数之间的关系和数的应用四条主线来谈谈对数的认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分数,大数,自然数,数的意义

一、数的意义的教学的策略教学

在进行数的认识有效教学策略过程中,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以及使用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加注重根据现实情况中抽象的出数过程,这样能够让学生不断地积累知识经验,与此同时,进行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意使同学们能够体会到数的丰富含义。

注重积累经验,使同学们的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感知身边的‘数’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阶段,同学们将会从而最初学习到的自然数渐渐的扩充到位分数以及小数的范围,并且在小学的最后阶段,对质数的有关内容进行简单的学习了解后,这些数的产生与应用,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的总结。数学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应该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展开,这样不仅能够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也会向学生们从生活方面提供了结合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活动相互结合交流的一个机会,还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数学关于数的知识章节过程中,能够从侧面真正的理解与掌握最为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技能还能够对数学的思想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有更多的了解,在对现实生活与数学数的认识相结合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许多课堂上从没有的数学与日常活动相结合的经验。故此,对它们的学习要关注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教学中重视揭示从现实世界中的数量抽象出数的过程。

二、数的表示的教学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数的表示不仅仅是数的读写,还要帮助学生理解 这样表示背后的道理。

如:对于10以及10以内数的学习,学生是逐一计数,这里应用了一一对应的思想,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计数器上的珠子,一桶一根地数小棒,在直线上一格一格地数等10以内数的表示方法,到2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将正式开始由逐一计数到按群计数,学习1个十相当于10个一,教师会引导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当作1个十,进一步将1捆小棒对应于计数器上的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使学生初步体会了价值。到了100以内数,学生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对应计数器进行拨数,写数,读数,并能体会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到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千和万以内数的认识,学生要进一步学习新的数位,同時,学生将学习数位顺序表,将这些计数单位系统地整理起来。到了多位数的学习,学生将个级扩充到万级、亿级…这样学生将完整地学习表示所有自然数的方法。

三、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教学策略

有关数的大小关系主要包括:数的相等大于,小于,的意义及符号表示,大小比较的方法,大小比较的应用以及具体情境中把握的相对大小关系。

数的相等大于,小于的教学中,应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而不急于引入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有关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再适时引入比较大小的常规方法,如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数的认识的经验他会选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有的学生会选用数数的方法,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方法就是后数的就大,实际上他是借助了顺序比较大小,当然也有的学生会认为没有必要一个一个数,可以将计数单位对齐比较,到了更大的大小比较时,学生就逐步体会到了对齐计数单位比较的优越性。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这一内容不仅能使学生

四、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研究

1、抓住重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所以,我认为准确确定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完成是一节课有效的第一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有效性,首先在这节课中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否准确。其次,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学生。教学目标的的设定一定要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设计了关注学生的目标而不是关注知识的目标,才能有效。

2、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如何使设计的情境具有有效性,这是我们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这一课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孙悟空和八戒去西湖游玩分水果和月饼等生动有趣的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实际,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一半”的认识,引入到1/2的理性认识,并使学生在具体的“分物品”活动中体验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些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口,认识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学生动手操作产生分数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

3、以学定教——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备课时,我们经常绞尽脑汁考虑怎样设计情景,怎样设计问题,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等问题,而容易忽视学生本身,所谓的学情分析也经常是照本宣科,没有进行真正的调查了解。在我教学《可能性》一课的活动探究环节中,通过摸球让学生初步体验“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开始教学时,考虑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想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在一次活动中就能体验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于是把六个小组的盒子里的小球分成三种情况(全是黄色球、有白色球和黄色球、有白色球蓝色球和黄色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从盒子中摸球并记录摸出的小球的颜色),然后每个小组汇报活动情况,让多种情形同时展示出来(摸出的全是黄色小球;摸出的有白、黄两种颜色的小球;有白、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可是当每个小组在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根本没兴趣听,接下来的验证猜测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只有少数学生在发表意见。

参考文献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大数分数
弱大数定律分析与研究
发现“大数的认识”的规律
决策大数据
是“舍”还是“入”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分数乘、除法常见病号
大数和大树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