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和生命意义
2019-09-10唐瑛
唐瑛
[摘要]民族服饰是民族发展历程的史书,是民族习俗、民族心理、民族信仰的载体,是民俗活动的活化石。云南彝族、白族传统服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生命意义。挖掘民族服饰文化,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彝族;白族;传统服饰;文化价值;生命意义
[中图分类号] J5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9(2019)02-0070-04
Abstract: Ethnic costume is a historical book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a carrier of national customs, national psychology and national beliefs, and a living fossil of folk activities. The traditional costumes of the Yi and Bai nationalities in Yunnan have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ar profound cultural value and life significance. To excavate the national costume cultur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building a cultural power.
Key word: Yi nationality;Bai nationality;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al value;Life significance
引言
從文化的角度来看,服饰是一种象征、标识,服饰的变换象征着人的角色的转换,始终贯穿于人的生命历程。深入发掘民族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对我国民族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服饰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本文以云南彝族、白族为例,分析其传统民族服饰承载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探讨其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代价值。
一、云南彝族、白族传统服饰发展历史概述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其中服装列在首位,充分说明了它之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民族传统服饰在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安全、保暖需求的同时,随着岁月变迁和历史沉淀,逐渐开始承载人们要表达的浓厚情意,标志着文明程度的进化。穿着传统服饰,举办节日、聚会,成为人们表达、传递爱意的一种形式。东方人表达情感比较含蓄,人们常常通过物品的传递来表达自己的爱意,从古到今,对云南彝族、白族来说,给亲人制作的服饰,总有着超越服饰本身的深意。
彝族传统服饰贯头衣、饰尾服是对先民文化传承在服饰上的一种体现。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彝族极其崇拜图腾,虎、龙皆在其崇拜的对象之列,彝族史诗《梅葛》叙述了虎尸解生万物的神话,认为世间万物皆为虎所化。虎、龙是带有尾巴的动物,对这些动物的图腾崇拜影响了彝族生活,使得他们非常注重臀部的装饰造型。
彝族服饰发展大致有三个时期。在东爨时代,妇人以一种黑色的丝织品为衣服,衣服长至及地,乌蛮的所有男子都有披毡的习惯。南诏时期,普通男子皆头挽发髻,穿上仅及膝的右衽窄袖短衣,披毡,赤足;妇人梳大髻,穿右衽大袍,耳戴大耳环,披毡,赤足,彝族的普通服饰已大体定型。明清之际,大体和南诏时期的服饰相同,只是过去下身所穿的裙改为裤,赤足变成了穿草鞋或布鞋,衣裤的料子已多由麻布变成了棉布。
近现代彝族服饰发生了巨大变化,按分布地域形成四种类型:
1、红河型。此区男子多穿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妇女多穿大襟长衫及短衣,衣外套对襟坎肩,下穿宽腿长裤。喜以蓝、绿、红、黄等色布为料,衣钉银泡,衣、裤、围腰多有精美的绣饰。特别讲究头饰,头上系帽顶巾、高通银泡帽、假发盘大髻、红缨银泡帽、银泡勒带、鸡冠帽执帕等。
2、楚雄型。此区男子多穿大襟短衣、长裤、头缠青帕。羊毛披毡、羊皮褂、麂皮兜肚或绣花兜肚为男子必备之物。妇女多穿右衽短衣,上套坎肩,下着长裤,系围腰。服饰上常绣美丽的花纹、图案。中老年妇女亦喜欢披羊皮褂。姑娘喜着绣花鞋,裹绣花帕,婚后包青帕。妇女的头饰极为讲究,其种类有绣花帽、蝴蝶帽、樱花帽、鹦嘴帽、绣花帕、青帕等多种。
3、滇西型。此区男子多穿右衽大襟长衫,宽脚裤,以青布或黑布包头,身披羊皮褂。妇女多穿圆领大襟衣或短衫,外套坎肩,系围腰,喜披羊皮褂,腰系布袋或皮兜肚。头饰极为讲究,中老年妇女常以青布或黑布包头,姑娘的头饰则花纹多样,色彩艳丽,种类有鱼尾帽、鸡冠帽、包帕、头巾,并饰以银珠、海贝、珠串、五彩络缨、银泡、银花勒子等。
4、滇东南型。此区妇女多穿右衽对襟上衣、上套坎肩,穿中长裤、系围腰。脚穿尖鼻绣花鞋,有些还饰以挑花挎包、麻织挎包、斜纹挎包、挑花腰带。头饰有鸡冠帽、头帕、布箍、盘帽等。男子多穿对襟长衫或短衣,外套坎肩,下穿宽裆裤。
白族服饰的形成与生活地域的自然环境、特有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视角有关。白族人尚白是因为白族人特别崇尚为人的清白和厚道,白族的“白”字,不仅是一种色彩的符号,还隐含了大理白族信仰的一种道德准则。
白族先民“滇僰”不分男女,穿的都是长至膝盖的无领对襟外衣。衣袖宽大却较短,仅长至肘。男的常以带束腰,有的衣后还拖有一后幅,可能就是史籍所谓的“衣着尾”的习俗。至今白族妇女穿的外衣,仍是前短后长的“衣着尾”的外衣,仅是把无领变成了有领,把对襟变成了右衽。男女皆叠发为髻,中间以带束之。不同的是,男子的发髻挽于头顶,妇女的发髻垂于脑后,为“银锭式”的髽髻。古时男女皆有,现今白族中老年妇女的发式,仍与此完全相同。
古代白族服饰发展是从青铜时代开始的。青铜时代,白族先民不分男女都穿着对襟无领外衣,均似不着裤。男女皆有发髻,并有一定的装饰。唐初梁建方的《西洱河风土记》记载,西洱河地区的白族男女都披毡,女性穿着用粗缎子做的裙子和衣服,盘髻,赤脚。
南诏、大理国为白族的鼎盛时期,服饰相对于之前较为华丽,服饰的形式和类型大致定型。男子披毡,穿对襟衣服,系腰带,挽髻,戴头囊,赤脚。女子穿短衣裙子,上面披锦方幅作为装饰,挽髻披毡,髻上和耳朵上多以真珠、金、贝、瑟瑟、琥珀作装饰。衣服颜色以红色和紫色为高贵,虎皮最尊贵。官家穿绫锦制成的衣服,华丽。无论官民,都注重色调与装饰,彩染、刺绣较多。
宋元时期,据李京《云南志略》记载:“白族男子披毡、 椎髻,妇人不施粉黛,酥泽其发,以青纱分编绕首盘系,裹以攒顶黑巾;耳金环,象牙缠臂;衣绣方幅,以半身细毡为上服。”与南诏时期服饰较为相似。
明清时期,“大量的汉族迁入白族地区,白族服饰受到汉装的冲击,白族男子基本改穿对襟衣、寬腿裤式的标准汉装;女子服饰,花边服成为基本特色,衣服领口、袖口、襟边、下摆、裤脚均镶上花边。但很多地方保留了戴项链、耳环、手镯等银质品的传统。”[1]
二、彝族、白族传统服饰的历史文化意蕴
有学者说:“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周边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像穿在身上的史书,绣在身上的表情,成为民族标志,传统文化的象征。”[2]
彝族和白族的服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不断汲取新的元素,适应社会环境,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渗透。彝族以黑为贵、以黑为美,而白族崇尚白色、以白为美,两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亲仁善邻、善于学习,其服饰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古代,彝族和白族都尊虎,并把虎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古时,彝族人曾以黑虎为图腾,他们自称为“虎族”(罗罗),云南楚雄彝族人每年都要过世代相传的“老虎节”,即虎图腾节。据说过“老虎节”会使人丁发达、六畜兴旺,可免天灾人祸。以虎皮作衣饰或仿虎形为衣饰是该民族服饰的特点,如人们会为刚出生的小孩子做虎头帽、虎头鞋,寓意让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白族从古时就自称为白虎的后代,称自己为“劳之劳农”,意为“虎儿虎女”。白族对虎的崇拜显著表现在服饰上,唐樊绰《云南校释》(卷七)记载:“蛮王并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皆上缀波罗皮”,“波罗皮”即“虎皮”。刺绣织锦的官服上镶饰虎皮为南诏王及官员的品级和时髦的象征。还有彝族和白族服饰上面的刺绣、花纹,都是直接取材于大自然,他们尊重大自然里面的一切,认为万物有灵,他们的服饰也反映了他们的原始崇拜。
两个民族的服饰都承载着各自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特点,据相关文献记载,对于古时彝族和白族人的描述皆有“披毡”,也就是披着羊皮毡子,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和白族大多是生活在山区或者是临水而居,以打鱼为生,早晚天气会比较寒冷,故披毡以防寒。
到现代,彝族、白族服饰已然承载了历代的文化意蕴。在传统节日,人们盛装出席,是对先民、祖先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服饰文化的传承。在一些特殊活动上,青年男女穿上自己最喜欢的传统服饰,互相对歌,谈情说爱。如白族的“绕三灵”,参加聚会的大多为青年男女,他们来时打扮得十分艳丽,手里拿着柳枝、鲜花,打着“霸王鞭”,唱着大本曲,敲着八角鼓。到了晚上,人们在寺庙周围的绿地上面休息,青年男女们开始谈情说爱,他们双双对对,隐藏在树木丛中,一唱一合,沿着洱海畔边行边唱,经过洱河灵帝的本主庙,然后到马久邑保景帝和公主的本主庙,整个过程都载歌载舞,如此延续三天至四天,“绕三灵”会才告结束。再如彝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人们穿着传统服饰,在夜幕降临后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依彝族的习俗,要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来表达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着老辈撒,表尊敬之意,希望健康长寿;长辈对晚辈撒,表对晚辈的爱意,祝福吉祥如意;同辈之间互撒,表同辈之间的友情;青年男女之间互撒,则是一段恋情的开始。
三、服饰文化在民族繁衍中的特殊生命意义
人赤裸裸降临于世,衣服是第一个“庇护所”;此后衣服是能够遮风障目的“防护所”;人死去,衣服仍是送终护灵的“佑护物”。衣服不仅仅是一件物品,人们赋予了它许多特殊的含义。“人穿什么,只是表象,人为什么要这样穿,这才是实质。”[3]
彝族、白族家里的孩子出生时,长辈或者母亲要给孩子准备虎头帽、虎头鞋,寓意让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长辈做的东西是一份寄托,让在异乡飘荡的孩子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衣物被人们赋予了浓厚的亲情关怀和深深的爱意。
结婚出嫁是人生的喜庆时刻,与出嫁有关的一切事物都蕴含着最美好的祝愿,最能体现人文情怀的莫过于彝家和白族人家的女儿出嫁之时,母亲们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了。彝家女儿出嫁时,作为母亲要亲手给女儿制作嫁衣,在女儿进行过“换裙礼”之后就算成年,这时候母亲就要开始为女儿准备嫁妆了,有的母亲则把自己结婚时穿的衣服留给女儿,再在衣服上面绣上一些花纹,还有所佩戴的银首饰,寓意吉祥。这些服饰首饰对于女儿来说,其价值已经不能用外在的物质价值来衡量了,它代表的是母亲深厚的情感,以及女儿对亲人深沉的思念,还有附着其上的让后辈一直遵守的家规家风。女孩出嫁时,标准的衣服是上衣一件、裙子两件(有套裙)、头饰(红缨银泡帽)、一副大银耳环、一双绣花鞋,衣服、鞋子都是母亲或祖母亲手做成。新娘自己还要做上几双鞋子,送给男方的家人,以此展示自己的绣活,以免婆家看不起。
在白族人家,青年男女互相有意之后要互赠自己绣得很精致的荷包,出嫁时穿的衣服大多也是母亲亲手制作,一般是一件里面穿的衣服,长袍两件,裤子一件,鞋子一双,花冠一个,镜子一个。结婚当天穿的衣服在七天之后要把前襟剪下来,分别给孩子做红的、绿的衣服各一件,希望将来家丁兴旺。
嫁衣是生活物,更是生命物。“朴素或华丽的嫁衣在生命的一个特殊阶段被酝酿、被完成,承载着对一个成熟女性生命的定格,并开启她作为妻子、母亲的生命可能性与合法性。”[4]在母亲为女儿准备嫁衣的时候,一针一线都充满着对女儿的祝福与爱意,用所能找到的最高贵美丽的面料、最繁杂的针法、最精美的刺绣来表达她们对女儿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也是渴望生命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延续。这个过程是一个把物质转化为精神能量的一个过程,正式一代又一代人寄托在服饰上的情感,使得服饰有了生命。
结论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服饰都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一颗颗明珠。服饰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它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心理、气质、品格、神韵,参与造就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以及宗教认同感。透过对云南彝族、白族传统服饰习俗的梳理,我们可以窥见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及其所蕴藏的浓厚文化积淀。民族服饰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虽然服饰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但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基因和情愫始终如一,而且历久弥新。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民族重要精神支柱和灵魂。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文化发展为代表的软实力是塑造和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服饰文化作为非语言符号文化在建构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有效地利用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传播,对树立我国良好国家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2]肖丽琼. 大理地区白族服饰的起源及历史[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4).
[3]邓启耀.衣装秘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4] 屈雅君,等.阅读织物上的历史——中华嫁衣文化调查[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
[责任编辑王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