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郎岱古镇历史街区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

2019-09-10周丹付林江陈国忠赵京京

度假旅游 2019年3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现状

周丹 付林江 陈国忠 赵京京

关键词:郎岱古镇;历史街区;现状;研究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3-0148-02

引言

历史街区是一个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体。

随着当今国内市场经济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历史街区如何把脉和重塑已成为城市发展过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规划。历史街区是保存城市历史文化信息、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区域 ,也是城市中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都极为脆弱的地带.历史街区中历史价值的真实性和物质环境的完整性, 是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和景观特色塑造的重要条件。

历史街区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真实性丧失,在历史街区中,大量仿古建筑拔地而起,以假乱真; 二是交通通达性差,道路密集,而且很窄;三是整体风貌遭到破坏,历史街区现有建筑和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居民改善生活条件与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完善造成乱搭乱建等损害历史建筑及其传统风貌的现象不断增多,导致了历史街区整体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四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是历史街区,在规划设计时,没有做弹性规划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时的规划已经不满足当今人们的人活需求,基础设施就变得落后了。

1 郎岱古镇历史街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郎岱古镇的建筑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郎岱古镇建筑布局呈西北向东南走向,以中间的街道为轴线各个民居建筑分别坐落于两边,在这里面有贴有“民居文物保护”字样的纯木质结构的传统民居,既有民居建筑用现代材料改成而建的的传统民居,也有通过规划而新建的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另一种是仿传统建筑的以现代材料和及技术打造建筑。

1.1.1传统建筑的保护情况

现存传统民居有23户,部分经过加固翻新还可以现住人,部分一建筑摇摇欲坠建筑的部分已经坍塌和有坍塌的趋势。建筑质量较差,许多传统民居的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1.2传统建筑

郎岱古镇的传统建筑主要分布在岱山书院和政府的街道两旁向西北延伸,建筑层数以一层的建筑居多,还有少量两层建筑。传统建筑的大木作与小木作都是以木材为主,少量的其他材料为辅,地面铺装部分就是素土夯实钊平还有就是以石材铺在地面,在一种就是水泥砂浆地面。传统的建筑空间外部色彩以朱红色和红色为主,内部是空间除了朱红色和红色外还有色。

1.1.3经过翻新改造的传统建筑

经过翻新改造的传统建筑在外表上不管是色彩还是建筑立面都没有太大改动,但是在内部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变化。

1.1.4新建的建筑

新建的建筑有两种风格式建筑。一种是以仿造传统建筑为主的建筑,在建筑结构上和建筑色彩与传统建筑相似,但在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上有所不同,内部空间布局已经和现代建筑所统一。另一种新建建筑是以新设计建筑融入了马头墙和风火墙等元素,建筑的布局主要以现代建筑为主,以现代材料和技术处理,建筑外部空间色彩上是以白色和灰色为主,内部空间是以现代风格为主。

1.1.5私自搭建严重

各种私自搭建的房屋占一定的比例,破坏了街区原有的风貌格局,严重阻碍历史风貌区的良性发展。

1.1.6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质量较差,新建混乱無序的无特色的建筑严重影响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1.2郎岱古镇的街道现在及存在问题:

整个郎岱古镇有东西走向的4条道路相连,由南北走向的道路连接,形成方格网格状的道路网。古镇的古街道在岱山书院与政府之间的道路,道路宽平均在3.5米左右。于老城街道本身狭窄,且商业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现象较严重等导致交通组织混乱。交通可达性较差,由于道路较窄,道路系统尚不完善,导致道路的通行能力较低,面临着风貌保护和规划红线拓宽的矛盾,缺少必要的停车区域,交通拥堵现象严重。

古镇的整体环境差,可能是缺乏规划管理造成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淡薄。再次,只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行动,没有自下而上的保护要求。

1.3基础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可能是古镇还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及改造,使得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市政设施条件较差,古镇里面很少看到可供人们休息的设施等。

“蜘蛛网”现象严重: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电线电缆错综复杂的交织上空中,存在安全隐患

灰尘较大:主要源于过往车辆、周边施工等。

噪音较大:常有施工噪音、小贩吆喝声等。

污水处理不到位: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污水处理不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历史街区保护原则

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2010年11月征求意见稿),历史街区保护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保护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保护历史风貌的整体性,保护街区的空间环境;维持生活的延续性,继承文化传统,保护街区活力。”在保护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2.1注意真实性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要保护其历史真实性,只保存肌理是不够的,对街区内的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街道、古树等要保护其真实的本身;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需要更新改造的部分,则可以改变它们的本身,在创造中保存其肌里与历史的环境相协调。

2.2注意保护整体风貌

对于历史街区而言,整体风貌保护是尤为重要的,根据历史街区现状,对建筑、街道、可以适当进行有机更新,但不改变其外观特征。在历史街区中,应该禁止出现私自搭建的现象,以免破坏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

3 郎岱古镇保护开发建议和开发方案

3.1郎岱古镇保护开发建议

因为文化街区产有大量的居民在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提高居民生活的活力空间。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欲整治,要居民参与,公司运作,渐进改善”的方式进行。

1)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居环境;2)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3)要强调建筑遗产的延续使用和再利用;4)实施动态保护,控制商业化程度。

3.2郎岱古镇保护开发方案

3.2.1整体风貌保护

考虑到郎岱古镇历史街区整体风貌保护和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应控制建筑体量,掌握整体建筑风格统一,同时针对历史街区中的传统民居进行科学保护。将历史价值高的文物进行原状保护或修复,控制建筑形式。保护传统民居的历史特色,通过材料的运用以及尺度的把控来展示古镇的历史风貌。

建筑整治主要分为建筑控制区、文物保护区、风貌协调保护区、有机更新保护区这几个片区来保护。

3.2.2环境整治

1)污水处理:由于郎岱古镇的历史街区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出现污水横流的情况。因此,可采用分流式排水系统,把可利用水循坏利用。

2)绿化整治:通过相关部门,将古树、名树列为“保护类树木”,在历史街区中,应提高历史街区的绿化覆盖率,来美化历史街区环境。

3)优化居住环境:优化历史街区环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应该以人为本。

3.2.3历史文化保护

挖掘挡开数民族风情,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针对历史街区的传说、故事、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可以用绘画、浮雕、歌咏、表演、宣传片、海报等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历史街区的文化被人们熟知。同时,针对历史价值很高的文物和建筑,应该与以保护。

3.2.4基础设施改造

基础设施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规划:保存核心保护区中历史街区现有的道路,郎岱古镇历史街区的对道路交通规划应该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应保持道路的历史格局和空间尺度基础上,采用传统的道路材料及铺砌方式进行整修,达到历史风貌的要求。街区中应该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控制出现成人车混流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公共建筑以及基础设施等。

2)电路电网整治:将电线电缆埋于地下,控制对历史街区中“蜘蛛网”现象。

3.2.5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挖掘地方文脉,利用历史街区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院落改造为仿古建筑,比如展馆、茶室、旅馆餐馆等等。并调动當地居民积极性,打造特色小吃,特色商品,将郎岱古镇打造成具有当地特色商业街区,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同时,满足当代人们生活需要,让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一个可观、可玩、可吃的特色街区。

参考文献:

[1] 梅清,白彩云,孙淑荣,等.历史街区保护性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7(1);167-169.

[2]薛林平 建筑遗产保护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89-199.

[3]武联 ,王鑫.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1):85-88.

[4]彭建东,陈怡.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6):133-136.

[5]白荞祯,程遂营.特色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绿色科技,2014(4);296-300.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现状
增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互动性的必要性与发展动因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