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覃敏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0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法课文

覃敏

摘 要:中西方关于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在讲求方法论的时代,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育这个问题也产生了许多的方法,其中有一种在西方已经发展的尤为成熟,这就是故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让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地转移到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上来,通过正确合理的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发地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进而挖掘出更为丰富的知识。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

都说兴趣要从小培养,小学生正是处于一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他们喜欢一切有探索意义的事物,如果只是干巴巴的灌输知识会大大降低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语文教学都少不了听说读写,那为何不将小学生都喜欢听的故事添加到教学过程中,摒弃只讲解枯燥的课文,而是发挥想象能力,让课文的情节等到丰满的填充,让孩子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全神贯注的时候他们的记忆知识的能力也会提升。这也就是故事教学法的精髓,让有趣而不时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穿插于课本故事之中,让孩子在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取到更多的知识。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运用原则

1.1真实性原则

故事脱胎于生活,其中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客观真理,这些真理也就是故事之所以成为一直流传的经典的原因,因此,讲故事一定要选择那些值得一讲的故事,尤其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所讲述的故事,只有具有真实性的故事才能具有最值得信赖的教育意义,情节荒诞、稀奇古怪的虚构故事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理解,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诱导,這也就是所谓的真实性原则。

1.2趣味性原则

故事教学法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做到这个那么一切都是徒劳的,只有让学生将注意力和兴趣点都放在课堂中所讲述的故事上,才能让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和记忆知识,所谓的趣味性原则也就是故事本身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有趣故事是吸引他们的关键。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好奇心理强烈、 定力较差,而且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很难在学习语文枯燥 乏味的知识点时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因此,面对这种 现状,很有必要将故事教学法引入语文教学中去。[1]

1.3针对性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明确自己这么做的目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学工作之中——故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故事的主旨不能随便选择,课本上明明讲的知识和那些额外增加的小故事并没有任何实质联系,这和教学目的背道而驰。所以如何挑重点进行针对性讲述,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可以找到小故事与课本知识的联系,这是十分重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2.1提高学生的趣味性

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利用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通常情况下能把半节课的内容认认真真地听完就已经很好了,这样也就导致了课堂利用率的降低,故事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各种与课本相结合的小故事的辅助下,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中。对一篇课文进行扩展的方法有很多,题目联想或者关键词联想、又或者是作者的过往经历,都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2.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是训练对于汉字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目的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处世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激发自身对于未知世界的无尽探索欲望,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优秀的人。每一篇课文都有着自己的教育意义,在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将讲述时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音频视频的播放或者简单的小故事,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课本中的道理。

2.3增加学生的储备知识

语文知识从来都不止局限于课堂,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学生们不仅可以充分理解和领悟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在各种充满趣味性的小故事中学到很多额外的知识,这些联想性的知识串联成知识脉络,让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的丰富,在保证学生提高自身语文学习的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外知识储备量。

2.4增加师生互动

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性,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保持良好的共同状态。在小学语文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故事法被教师广泛应用,说明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重大,起到关键性作用。[2]通过故事教学法,教师可以充分的增加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这样他们就敢于去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而不断发现自己的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故事教学法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打造出具有高效率的语文学习课堂。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运用的有效策略

3.1利用文本留白拓展思维

小学生最不缺乏的就是想象能力,语文课堂应该做到对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实施正面诱导,让学生形成出色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使用故事教学法的同时,建议在讲述课本的同时适当地留下一些明显的问题,教师不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解释而是鼓励学生们自主思考,让本身就充满旺盛探索欲望的小学生主动地去挖掘和思索,进而实现对自身的反思和改进,这对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提升有着十分积极地作用。

3.2利用角色扮演加深体验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在使用故事教学法的时候不妨尝试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中的故事演绎出来,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深刻的了解文章内容,又可以增加自己独立思考以及动手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能力。

3.3利用多媒体创设故事情境

教学模式应该与时俱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打造出适合小学生的趣味性十足的课堂教学,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语文知识的讲授时,教师用该注重学生的反馈,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引导到课堂中来,而多媒体教学正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老师可以更加轻松地为学生们打造出立体丰满的故事情境,运用多种感官刺激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最大程度时的学习效率其实也是最高的,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热爱的地方。

结语

不同于传统单调的语文教学,当故事教学法完美的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时,我们可以看到更为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是一种彼此理解的沟通基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 用不仅满足语文学科的发展特点,还符 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发展,是非常有效的 教学策略。[3]故事教学法紧抓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通过故事的加入让课堂的趣味性大大提升,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得到课本上悠闲的知识,还得到了宝贵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不断完善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可以轻松面对日后更为深入的语文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姝慧.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第二小学 ,2019(4):72

[2]刘建平.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D].山东邹平县梁邹小学.,2017(9):118

[3]张颖.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教师通讯.,2017(14):71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法课文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背课文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