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2019-09-10李春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实施素质教育新课改

李春燕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数学相较于其他的学科相对抽象,却最直接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空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数学课堂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身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探索素质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的融合与实施。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实施方面具有一定的研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新课改;实施;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与空间判断能力的重要学科。同时对小学的授课对象而言,属于比较枯燥的学科。这就给小学的数学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也在逐步摸索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直接的契合点,也让数学教师从一味的追求对错,分数的局限中跳出来,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数学能力。

一、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发展

首先,数学教学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不能脱离基本的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才是数学课堂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要求学生记住公式,定义,强行的将法则与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将重点放在推导过程与解题的思路上,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探索和发现公式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用声光电等现代的教学设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发挥课堂主体意识。

其次,挖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推动学生的智力发育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相较于其他的学科,形象力弱,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明确许多数学概念。

素质教育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为目标。小学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期,更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善于挖掘数学的实例,让学生们判断数学概念,观察数学规律,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开发智力。

二、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教育活动

数学与其他科目不同,因为数学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它存在唯一的结果。长期以来,数学都是以简单的对错来作为判断标准。数学课堂也是最容易成为素质教育的空白区。数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外,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综合的素质教育活动。

首先,让学生发现美,观察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与感知能力。数学图形的对称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异曲同工。让学生通过数学图形了解中国文化,了解秩序与混乱,分析美与丑,看懂中国的美的形象。既让学生深刻的记住了数学知识,又能让他们了解现实生活。

其次,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想象力。学生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等图形时,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并且让整个课堂索然无味。如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需要的图形,配上形象的讲解,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对图形产生深刻的认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学生会通过现实的验证,对枯燥的公式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已经是新时代人才的必备能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会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那么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要从小抓起。数学课堂教学也必须承担起这个任务。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保留着极强的好奇心。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加强启发与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散思维,从而开发他们的大脑细胞,提高智力,满足群众对小学基础教育的要求。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进行素质教育

中国的素质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长期以来人们以分数论英雄已经成为了惯例。现在学校的老师更是从应试教育里走出来的佼佼者。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创新课堂模式,教学方法,更要切实的做好学生生理与心理的辅导,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将素质教育推进到每一节数学课堂中。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往往是机械的死记硬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素质的综合提升。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成了教师们必须要承担的工作。

首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小学教育之前,学生们年纪小,在家中都是众星捧月的生活。因此,学生容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各种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学习的意义与动机,明白学习等我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数学学科重逻辑重抽象的特点会对一些形象思维强,逻辑思维弱的学生产生困难和畏惧心理。教师应该针对这样的学生,改变教学思路,放缓教学速度,因材施教,寻找适合这些学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或者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理解知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寻找到适合这样学生的教课方式,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身为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小学阶段虽然学生年龄小,但是却是心理成长的最重要阶段。教师身为传道受业解惑的引路人,必须要严格要求自身,尊重学生的人格,培養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采用多种授课方式,积极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沟通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感受到课堂上愉悦轻松的气氛,可以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重任,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有它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只有不断的创新数学教学的模式,保持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动性,才能切实的教好小学数学,才能让每个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徐赟.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贯彻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0):85.

[2] 栾海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169.

[3] 王向禹.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03):257

猜你喜欢

实施素质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人力资源管理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有效实施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