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这个“伙伴”格外危险
2019-09-10尹沅沅
尹沅沅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肥胖与糖尿病患病人数有所上升,肥胖人口达9000万,“糖友”人数高达1.14亿。
干预肥胖,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治未病”。
要多关注“看不见的脂肪”
有些人常说“我不胖,只是骨架子大了点”。嗯,大家差点就信了。其实,正确认识肥胖是非常重要的。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肥胖除了造成身材走形,还会带来诸多健康危害。超重和肥胖与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脂肪肝等并发症密切相关,肥胖是冠心病和缺血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开始认真端详自己的身材了呢?那些身材尚可,看起来不胖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对此,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袁慧娟教授提醒,只关注这些“看得见的脂肪”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注意那些“看不见的脂肪”。
“看不见的脂肪”是指除了皮下脂肪以外,藏在身体里,包裹在内脏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脂肪。
有的人看上去不胖,只有腹部略微凸起。这样的人也许觉得自己根本不存在体重问题,其实不然。肥胖也许从外表看并不明显,但是脂肪却有可能已经深藏在身体内部。
临床研究证实,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型肥胖才是导致人体胰岛素抵抗,出现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因素。
MRI、CT是检查内脏脂肪是否超标的金标准,除此以外,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估算内脏脂肪。
满足以下两点的人,就需要警惕内脏脂肪超标了。
1.腰围大、苹果型身材
看起来是四肢瘦、肚子胖的苹果形身材,男性的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
2.腰臀比例超标
女性的腰围/臀围比值高于0.8,男性的腰围/臀围比值高于0.9。
这种脂肪看不见、摸不到,却最危险,容易导致很多疾病。
内脏脂肪过多有哪些危害
患2型糖尿病
最新文献显示,腹型肥胖尤其是内脏脂肪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内脏脂肪过多,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
患冠心病
内脏脂肪过多,人的血脂容易升高,胆固醇沉积在心脑血管壁上,增加冠心病风险。同时内脏脂肪过多,还会释放炎症因子,破坏血管,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不孕不育
内脏脂肪过多,对于男性来说,可能会使局部温度升高,导致精子失活。对于女性来说,有可能带来内分泌紊乱,激素代谢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不孕。
可能增加患癌机率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内脏脂肪超标的人,结肠癌等癌症发病率高于正常人25%,而肝癌、胰腺癌等发生率会更高。
此外,内脏脂肪超标,还会导致高血压、痛风、便秘、抑郁等10多种疾病。
内脏脂肪过多怎么办
1.按时吃早餐
不吃或不按时吃早餐容易造成内脏脂肪堆积。人体存在自我保护调节机制,如果不吃早饭,中午很容易摄入过量食物,热量超过身体所需,易出现内脏脂肪堆积现象。
2.晚饭少吃油腻食物
结束一天辛苦的工作后,不少人喜欢大吃一顿犒劳自己。殊不知肥肉、油腻食物等高脂高热量食物,很容易造成热量超标,晚上摄入后更容易造成内脏脂肪储存,建议每天摄入的烹饪油最好不超过25g。
3.控制主食、多运动
每顿饭七八分饱即可。主食吃得过多,最易导致脂肪堆积。一周最好运动3天,每天做30分钟~40分钟有氧运动,燃烧脂肪。工作时如需上个厕所等起身走动时,尽量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走走楼梯,增加走动。
“糖友”减肥要避免这些误区
生活中,许多糖友合并有肥胖或超重,为了减肥也在尝试各种努力,其中有些误区一定要注意:
误区一:减肥就是减体重
减肥并非只是减轻体重。对于伴有肥胖或者出现超重的糖友来说,把身体里多余的脂肪减掉比减轻体重更为重要。
不要只关注体重计上的数字。如果减少了脂肪,体重却没减少,说明是肌肉增加了,这是好事。而有时短时期减体重成功,只是减少了肌肉和水分,很容易反弹,且会带来更多的脂肪。
误区二:无糖食品能减肥
市场上的无糖食品,虽不含蔗糖,但诸如无糖饼干、无糖糕点等,其本身是由淀粉等成分制作而成,且对油脂并没有过多限制,故将其当作减肥食品是不科学的。
划重点!这些才是“减肥良方”
1.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结合自身的情况,循序渐进地对饮食进行调整,速度不宜过快。
2.均衡日常饮食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三餐的食材要科学搭配,使食物多样化。
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进入体内后,吸收水分可发生膨胀,使人产生饱腹感,对于每餐食量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3.多運动
运动锻炼,是最经济、最安全的降低血糖、减轻体重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控制病情也十分有利,而且可以将体内多余的热量消耗掉,是维持理想体重的重要砝码。
(大众健康 201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