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环境设施研究》
2019-09-10李颖
李颖
摘要:本次设计是抗联主题纪念广场,广场是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中心设计而成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有力的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而这个广场也是为了纪念这一支宁死不屈的队伍而设计的,中心广场以现代的圆形、矩形等几何形体组成,在几何形体上架起了红色类的天桥贯穿这整个中心广场,红色的天桥好像红色的国旗一样盘旋在中心广场上空,这样是为了体现和现代进化与历史的融合。几何形体代表着我国现代进化,红色的天桥这代表着我国东北抗联这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抗联主题纪念广场就是为了让现代人不要忘记历史,铭记历史。
一、概述
1、设计初期
该广场场地位于三所学校的北面,周围还有居民住户场地南面有出城高速所以周围环境比较安静,场地面积比较大,所以整个场地的绿化面积占得比重比较大,整个场地约六公顷,中心广场约8600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整个广场的百分之60以上,中心广场外的场地基本上都是绿植,绿植中设有各种小的景观场地以便供周围的居民休闲娱乐,以及在校学生在课余时间放松身心,缓解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精神紧绷。在广场的西面建有一处攀岩运动区以提供周围学生居民放松心情,劳逸结合。靠近公建用地部分有明显的景观轴线并且以硬质休闲广场为主,体现娱乐活动的功能。居民附近则以园林落叶密林为主,体现了休憨功能。区域种植密林绿化,结合了地形布置有攀岩区和观赏木栈道,符合了场地的使用功能。中心广场的绿化种植主要以香樟、朴树、枫香为主,清新自然。
2、设计中期
广场入口以中轴对称为主向主广场延伸,主入口处有抗联英雄人物雕塑以直接的方式体现该广场的主题。整个广场动区静区分明,主入口处有叠水设计,还有水池等流动的水体。静区有人工开凿的模拟自然的水体,整个广场的绿化和水体占整个广场的四分之三。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本来的明珠广场把整个场地除了中心广场的8600平方米以外全部种了树,这样虽然绿化多了,但是綠化处没有景观没有休息亭,绿化就全部都是绿化没有路可以进入绿化区,不能欣赏到植物景观。整体使用面积大大减小,让人觉得整个广场只有8600平方米。从而本案设计吸取了明珠广场的不足之处,把绿化区内加入了木栈道、模拟自然的水体、艺术廊架、休息观赏的亭子、小型的雕塑广场等等。让人有往下走进这个广场的欲望,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惊喜,不会觉得乏味。因为场地的东面有一个部队军分区所以本案在东面建置了一个小型的攀爬运动区,为了衬托周围环境。南面设有篮球场,篮球场旁边有一个小型的休息区,方便多人聚集聊天。第一次见老师的时候我的方案并没有这么多高低起伏的和绿化区的小观赏区,整体很平,老师给了很多指导意见,给了我很多灵感,才有了后来的这些小桥、廊架、亭子等等。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环境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广场空间应能满足人的多维感受,并进行无障碍设计。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并估计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以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谐共生。广场设计应为将来预留发展空间,并能与全局协调。生态方法就是最经济的方法,运用生态方法指导设计和实施,不但可以增加环境的多样性,也能增加建筑物的节能性及可能性,利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在环境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最大的利益。依托牡丹江的地域特色特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注重文化特质,丰富景观内涵,强调环境的融合和肌理的延续,加入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东北文化特色,现代化城市风貌,增强抗联主题与现代文化特色的融合。设计理念为现代化城市与抗联纪念的和谐融合。主广场以圆形为主,形成环环相扣的紧密思路。圆形和方形为几何图形,代表着现代的文化,圆形上方有红色的曲线贯穿着这三个圆形,红色的曲线代表着东北抗联武装部队,圆形和曲线的结合代表着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以及不可磨灭的历史事件。
以层次丰富的广场空间及造型优美的建筑物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广场群景观,并与建筑物、景墙、水景、绿化相配合,烘托广场气氛效果。通过对树木、水体、草皮以及建筑物的生态设计、创造出绿色开放空间,使自然与人工有机联系,将自然引入广场。
本案广场以广场中心为最主要的展示和交往空间,广场的常用功能基本上集中于此,喷泉和入口雕塑为景点观赏区,广场设计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和铭记历史,所以要考虑到游人的休息,在一些场地设计城篮球场和足球场,为不同的人群服务。一些场地上还设有关于抗联雕塑的休息活动区和展示抗联主题的广场,为人们科普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时刻提醒着现代人不要忘记历史,珍惜当下生活。
绿地尽可能利用现状绿化资源,保留部分现有的树木,塑造绿色广场风貌。建立多层次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绿地与步行道路,小型庭院相结合,创造宜人的步行休憨环境和移步异景的绿地景观布局。景观空间以自然过渡空间为主,加大空间疏密的对比度,以扩大空间的尺度感、以主要开放空间为中心,根据景观建筑组团在广场入口围合处设置小型的开放空间,建筑后侧多安排绿化的植物,可疏可密,使疏者更疏,密者更密,疏密有致。
广场雕塑以不锈钢和石材的镶嵌,两种元素的对比有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相融的含义,以纪念东北抗联为主题的文化景墙即缅怀了历史伟人,回味历史,突出对历史、民族文化的教育意义。雕塑作品的宏伟、挺拔,能在广场中形成视觉焦点,并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人能进入雕塑区,亲身体验、感受雕塑的震撼力,与作品直接对话。
二、结语
作为大型绿化广场,首先应注意主要参与者,人的感受和活动模式,要吸引周围的居民以及学生参与进这个广场,也要能留住游人,因此重点要求观赏性、休息性和互动性。
广场设计指导思想明确,立意新颖,格调高雅具有时代气息。结合场地环境特点,构思巧妙,广场主题明确,设计能够体现东北文化内涵和东北的地方特色。本案设计注意动静分开,设计满足城市广场的不同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布局合理。综合考虑到了各种空间要素,建筑、水体、绿化、小品、地面铺装、照明等,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注重绿化配置、造景艺术、树木种类的选取,提高景观的欣赏趣味,体现东北的地方特色。地方性、多样性、季节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