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杨万雪
杨万雪
摘 要:英语作为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引起学校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是奠定学生学习的基础要素,更应当引起重视。分析目前教学的现状,应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持续推进,构建完善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文章中重点论述了高效课堂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从而促进英语高效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就目前形势分析,高效课堂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他们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及内涵,创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高效课堂的实现。文章中简要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完善的教学优化策略,深化高效课堂实施效果。
一、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不仅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最大程度优化教学质量与效率,是相对有效的教学手段。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现代多媒体教学能够借助自身的优势,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多彩性,这主要是借助图片、影像等元素,将教学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呈现,让教学更为清晰明朗,而且还能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多媒体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教学优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以更好地辅助小学英语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英语课堂评价方面也显现出极好的优势,不仅体现出公平、公正性,而且还能促使课堂评价更为多元化,从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能够优化课堂评价效能,自然能够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情境中获得英语学习的内在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帮助,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情境,尤其是课堂评价这一环节,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课堂评价模式。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取得极好的教学成效,这主要是因为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在情境的衬托下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以改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模式,这样真实的语言环境必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感知语言学习的魅力,从而能够强化对情境教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进入到角色之中,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在这种情景下,教师能够获取到学生比较真实的表现,对于他们的课堂评价也更具实际应用价值,基本上都是比较准确且客观的评价,因而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活动能够达到深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加深学生知识的应用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已经是未來教学的主流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完整周密的设计,而且最好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场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虚拟剧场”,开展情境教学,这样能够让教学“活”起来,不再是呆板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对教学活动有极大的亲切感,对学习内容具有极大的新鲜感,这样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掌握学科内容。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极大热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知识的海洋,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提升自主能力,由此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学习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置教学情境能够最大限度改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的良好平台,而且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创建需要教师创新教学形式,更新教学理念,创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从教学形式创新到教学情境创设,老师要一切以学生作为出发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章针对于此展开全面的论述和分析,提出具有价值性的改革方案,深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红艳.高效课堂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3):58-59.
[2]田晖.小组合作理念下构建合作型高效小学英语课堂[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9):17.
[3]吴美漪.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改革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125-126.
[4]魏秀红.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新理念,打造高效课堂[J].学周刊A版,201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