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爱转化“后进生”
2019-09-10曾巩肖倩
曾巩 肖倩
我校于2016年8月申报了市级课题,即:新乐小学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的导育研究,其中包括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分析、特点及转化,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及措施,单亲子女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等,我主要承担了后进生的特点及转化。通过3年来对后进生转化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后进生和先进学生是相比较而言的,先进可以变后进,后进可以赶先进。帮助后进学生迅速赶上来,是教师的持久工作之一。后进生的转化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基本阶段。在各个阶段,要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要以真诚的爱来关心学生。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后进生通常毛病较多,因此,班主任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要有信心和勇气。这个勇气用“虎口夺生”来比喻并不过分。后进生的心灵都受过不同程度的创伤。他们常看到冷若冰霜的面孔,听到冷嘲热讽的语言,他们在生活中缺乏温暖、关心,缺乏上进的勇气,加之不良环境的诱惑,改正错误的勇气就更小了。
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果只是一般的帮助教育,这样对一个病入高盲的人来说,轻剂量的“药物”对他们已没有多大疗效,必须用重剂量的“药物”去治疗,才能收到效果,这个重剂量的“药物”就包括高度的爱、勇气,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十分的耐心与韧性。
我班的徐青松同学就是一个后进生,我接任此班时对他并不了解。此后逐渐发现他课堂上精神萎靡,学习成绩很差,上课迟到,打群架,最后甚至动手杀人。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是一个正处在父母离异的状态下,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发病时卧床不起,父亲由于工作忙加之就要分居离异,徐青松和弟弟只有靠年迈的奶奶照顾。面对这样的现实,徐青松经常在夜深人静不能入睡,因为母亲发病常在夜晚,一旦母亲发出痛苦的呻吟时,他就独自起床守候照顾,拿药等,他由于经常整夜睡眠不足,因此经常上课迟到,精神萎靡,加之父母即将离异,这使他思想上背上了很大的包袱,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再加之重哥们义气,竟跟一帮人在校内、校外闹事。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同情人的處境,同时又十分惋惜。这样一个孩子竟因过早涉世,经常为父母的离婚之事伤心得捂着被子哭。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用真诚的爱去拯救这个孩子。我亲自登门拜访了已搬家的父亲,经过多次说服,他初步答应,在爱人发病时搬回家住,以便照顾爱人,减轻孩子的负担,让孩子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有旺盛的精力学习。同时又给该子提出明确的要求,希望他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有所进步。但我暗自在想,要他一下子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忘掉那些哥们,忘掉家庭的烦恼是不可能的。此时,我已作好了接受他思想上有反复的心理准备,我注意观察他的行动。十天过去了,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班级开展打篮球比赛,因为争输赢,两班相持不下,徐青松是班上蓝球队的主力队员,见此情况,竟叫别班的这位同学(与他直接发生冲突的人)到校外打架,结果动手打伤了对方。事后,我对这事做到详细调查,广泛听取同学的意见,冷静地对这件事作出了比较恰当的处理,分析了这件事情由于感情冲动,导致严重的恶果,同时对他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给予了肯定,由于我严格的区分缺点与错误,他理解老师对他的真诚帮助,非常感动。紧接着我又带着班干部陪着他一同前往受伤的同学家道歉,由于态度十分诚恳,对方家长表示原谅,事情才算得以解决。在回校的路上,他无法按奈自己内心的激动,大颗大颗的眼泪不住地流,拉住我的手说:“谢老师,您太好了,我对不起您,我以后再不给您惹麻烦了!”我听后暗自高兴,我的教育达到了预期目的!我以真诚的爱赢得了这个学生的心。
事实证明,后进生也有要求进步的思想,也有一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关键在于教育者的引导和态度。
二、尊重人格,严格要求,做到宽严有度
后进生有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是消除其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的办法之一。要尊重后进生,教师首先要热爱他们。否则无从谈尊重。爱的教育是整个转化的过程中一种最有效的“催化剂”。是进行后进生转化的开端和取得效果的前提。
尊重后进生不等于听之任之,也不能因为尊重而乞求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更不能以尊重为借口,回避对他们的教育,正确的方法应当是耐心说服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可见必要的纪律约束是不可少的。要严格要求就应研究如何通过严格要求达到教育的目的,无效的严格要求,等于没有要求,严格应当有理、有度、允许反复。
所谓严得有理:即有道理,不提无理要求,使后进生真正明白道理。这种明白不是表面上的点头称是,而是内心觉悟,这样才能按你所提的要求去做。严得有度,即对后进生的进步,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这种严格要求也就成了无效。严中又要允许反复,反复是他们转变过各程中显著的特点。因此不能“恨铁不成钢”,也不能急躁,贯彻连续性原则,“打持久战”要善于在他们身上找“闪光点”,找积极因素,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花燃烧起来,百叶窗到转化的目的,经过多次的反复,量变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使他进入转化的稳定阶段。
三、让微弱的火花燃起来
后进生也总是有长处的,由于他们大量的错误行为掩没了藏在他们身上的那些微弱的然而是发光的东西,这些闪光点不易外露,纵然有时也表现出来,但一闪即过,不易被人发现,所以作为班主任,就应善于观察并随时发现这点微弱的亮光,让这类微弱的火花燃烧起来。
发现闪光点,并因势利导,是转变后进生的关键所在。我班的学生白钱波,长期寄读在亲戚家,由于亲戚的年纪较大,逐渐无法管教,于是他学习成绩较差,甚至迷上爱打游戏机,经常逃学,偷同学的钱,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坏透了的学生。但我没有这样看待他,据同学反应,他对英语、故事书较感兴趣,于是我决定给他一个表现机会,增强其自信心。我在班上组织一次“”讲故事比赛,让他在班级上露一手。他竞以流利的口才获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也奖励他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写道:“原来我也不错,为自己喝彩“。从此以后,面对成绩,他的作业、学习态度均有较大的改观,尤其重要的是,他的转变带动了班上较后进的同学,对他们影响颇大。对此,我没有满足,而是与家长取得联系,与科任老师协调教育,尤其是史地老师协调教育,作了大量的工作。他深感老师亲了,家庭温暖了,偷钱的恶习不再出现。同学也因此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由此可见,闪光点是后进生身上的最宝贵的。班主任要让其光亮起来,燃烧起来。
总之,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要从思想上牢固地树立起转变后进生是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转变社会风气的观点。对他们要满腔热情,掌握特点,因势利导,只要我们教育有心、教育工作者有方,就可以使他们迷途知返,努力改正缺点和错误,成为敢于面对现实,迎接挑战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