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现状研究

2019-09-10董珍时余丰民

关键词:浙江省高职院校

董珍时 余丰民

摘 要:通过对浙江省44所高职院校论文课题、专利、社会服务贡献3个维度的比较和分析,认为浙江省高职院校中优质重点校整体科研发展水平要强于普通院校,同时各校之间科研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够均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科研进行政策扶持、各院校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科研奖励激励机制、并依托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来提升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水平。

关键词:浙江省;高职院校;科研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346(2019)02-0081-09

1    背景

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科研,在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界曾就此话题开展过系列讨论。徐士萍、任君庆、王寿斌、林洁、柳邃文等人认为高职应该要搞科研。[1]以王旭明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高职还是少提搞科研为好,应当做好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2]二者之争实质上还是对科研概念的界定不一。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界对高职院校科研问题逐步形成统一意见。2017年,在江苏常州召开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上,校长们意识到了如果科研这块短板不补,不仅专业建设缺少支撑,校企合作也很难进入深层次。[3]

高职院校在科研问题上的研究文章总体来说不算少,研究重点主要为“什么是高职科研、高职为何需要科研以及如何发展高职科研等方面的问题”[4]。有关高职院校科研水平评价方面的文章,从邵永强[5],王凤基[6],石伟平[7]等人的研究中可知,多数基于学术论文、课题、专利等指标,以及论文被引频次、h指数等文献计量学指标,与普通高校科研评价所采用的指标基本一致。高职院校具有区域性与产业性特征,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其最终是要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并有效地服务本区域经济和产业行业,技术研发与服务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战场。我们认为,当前的普通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指标不能很好反映高职院校应用性科研及服务水平。2015年,由教育部职成教司主办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增加了由“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非学历培训到款额”等指标组成的社会服务贡献数据,这些指标正是高职院校开展应用技术科学研究与服务的成果体现。将上述指标纳入科研评价体系指标中,有助于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现状,并能客观分析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发展水平。

2    考察维度与数据来源

本文拟以浙江省44所高职院校为例(有3所院校成立时间较短,故不纳入本次统计),其中有20所优质重点校(表中加 )和24所普通院校。从论文课题、专利、社会服务贡献这3个维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而了解浙江省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现状。论文(含核心期刊论文)和专利数据检索自中国知网,论文检索限定为“期刊”,专利选择“公开日”进行检索;课题数据分别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教育部网站;SCI收錄数据检索自web of science;社会服务贡献相关数据来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统计时间限定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3    浙江省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现状

3.1    论文课题维度

3.1.1    总量情况

表1列出了浙江省44所高职院校在2015~2017年发表的论文数、核心期刊论文数、SCI论文数以及省部级以上相关课题数。表2是利用SPSS对表1数据进行描述统计量分析后得出的数据。根据表1可知,各校在论文总数和核心期刊发文量上差距较大,且有部分学校在一些指标上数据为0。

3.1.2    结构情况

论文发文量最高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共计有1092篇,发文量最低的学校只有13篇,有22所院校发文量超过了平均值;核心期刊发文量排名第一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文311篇,有一所院校核心期刊发文量为0,有20所院校中文核心期刊发文量超过平均值;核心期刊占比是对各校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除以各校发文总量得出的比例,核心期刊占比在20%(含)以上的有17所,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核心期刊占比最高,达到了48.4%。核心期刊占比在10%~20%(不含)的有20所,尚有7所院校核心期刊占比在10%以下。

有7所院校在SCI上有刊发论文,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SCI发文量最多,达到了19篇,排名第二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14篇,大部分院校在SCI上没有发文。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各1项;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1项;共有17所院校获得过教育部课题,其中最多的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7项。

3.2    专利维度

3.2.1    总量情况

表3列出了浙江省44所高职院校在2015~2017年所申请的专利数,其中包含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表4为专利描述统计量。经统计分析可得出,在专利总数、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高于平均值的院校,分别有12、11、11、7所。

3.2.2    结构情况

发明申请数前3强的学校分别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395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12项)、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10项),这3所院校的发明申请数占发明申请总数33.7%,有10所院校发明申请数为0。

实用新型数最高的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达到了1328项,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居第二,共计1009项,第三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有893项,这3所院校的实用新型数占实用新型总数45.4%,有6所院校实用新型数为0。

外观设计数位居第一的是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总数为260项,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有167项,嘉兴职业技术学院97项,这3所院校的外观设计数占外观设计总数56.6%,有17所院校外观设计数为0。

3.3    社会服务贡献维度

3.3.1    总量情况

社会服务贡献维度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到款额,它包括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非学历培训到款额。表5列出了浙江省44所院校社会服务经费各项数据,其中有2所院校社会服务经费为0。表6对社会服务经费进行了描述统计。经统计分析,社会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非学历培训到款额,高于平均值的分别有14、15、12、13、14所院校。

3.3.2    结构情况

社会服务到款额位居榜首的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达到了29404万元,其次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16337万元,再者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4179万元。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指通过承担国家、地方政府常设的计划项目或专项项目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排名前三的院校分别是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4693万元、浙江旅游职业学院3805万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3102万元。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指以学校名义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签订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技术合同所涉及的经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与境外企业、个人合作经费及科技捐赠项目经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排名前三的院校分别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1725万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6329万元、浙江體育职业技术学院4089万元。

“技术交易到款额”指政府或企业通过技术市场购买院校的专利和技术成果、购买技术转让、委托技术研发等支付到账的费用。技术交易到款额排名前三的院校分别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3519万元、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3467万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698万元。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指为社会进行的非学历性培训已到账的收入。非学历培训是高职服务地方产业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高职院校依托自身科学研究与教学能力,对地方产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从而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排名前三的院校分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10265万元、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0119万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8969万元。

4    比较分析

图1是重点优质校和普通院校在各项指标中的占比,从图1可知,除外观设计指标外,其它各项指标中,优质重点校占比都高于普通院校占比。优质重点校占比在60%~70%的有部级以上课题数、发明数、技术交易到款额;占比在70%以上的有SCI收录论文数、社会服务到款额、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和非学历培训到款额。由此可见,浙江省优质重点校在论文课题维度、专利维度、社会服务贡献维度都强于普通高职院校,特别是社会服务到款额,优质重点校占比高达72%。

综合表1至表6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当前浙江省高职院校之间科研数据差距较大,发展不够均衡。如论文发文量排名前5学校和排名后5学校相差6.6倍;核心期刊发文排名前5学校和排名后5学校相差18倍;社会服务经费到款前5学校和排名后5学校相差126倍;专利数排名前5学校和排名后5学校相差极大。

选取3个维度中最核心的论文总数、专利总数、社会服务到款额3项指标进行考察,我们发现这3项指标都在平均值以上的院校有4所,分别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虽然专利总数未达到平均值,但在论文总数、社会服务到款额上都超过了平均值,由于此2所院校所设专业多集中在金融大类或旅游大类,专利维度不应作为考察其科研发展水平的参数之一。故上述6所院校可以认定为科研均衡发展型院校,这6所院校全部为浙江省优质重点校。上述3项指标中有2项指标在平均值以上的院校有9所(其中有4所院校为浙江省优质重点校),分别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3项指标中有1项在平均值以上的院校有14所,其中有6所院校为浙江省优质重点校。3项指标中的数据都在平均值以下的院校有15所,其中有4所院校为省优质重点校。

5    对策与思考

高职院校到底要不要开展应用性科研现已经基本成为定论。目前问题的关键是,应该认清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发展水平的瓶颈问题,如何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中观及微观层面上提升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水平。

5.1    要加强现行制度建设,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瓶颈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细化科研指标,制定适合高职教育特征的科研评价体系,并将高职院校科研发展水平纳入对学校的考核中,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其次是制定政策鼓励高职院校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通过绩效奖励的方式激发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第三是联合其它政府部门,开设高职院校科研专项基金项目,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与能力。

5.2    要完善校内科研政策,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着一系列较为普遍的片面观点,如重教学轻研究,重横向技术服务轻纵向科学研究等等。高职院校作为教学型高校,重视教学无可非议,但是,要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那只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无法培养学生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横向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和产业的重心所在,但是,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纵向科研能力,那也就无法提供有效的横向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开展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当地产业提供优质社会服务。为此,需要在思想上改变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科研观,做到教学与科研、纵向科研与横向技术服务双并行发展。

为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发展水平,重点之一是修订并完善科研政策,营造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科研积极性。如加大科研奖励力度,使教师有动力做研究,在职称评审条件方面有较高科研要求,使教师有压力做科研。在科研奖励方面侧重科研成果转化,对已转化科研成果与未转化成果采用不同的奖励政策,让偏向应用型研究的教师从中获得明显的经济收益,从而引导教师所从事的科研能够真正符合市场需求。高级职称的教师是高职院校科研主力,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因为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滞后,有部分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再关注科研,这需要各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绩效工资浮动制度,从制度上促使高级职称教师能够多出科研成果。

5.3    要依托产业学院建设,改善科研服务环境

通过查阅各院校所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社会服务总经费排名靠前的学校都有较多的科研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集聚众多科研人员与科研资源,从而产生较大经济效益。为此,组建科研团队,创设科研平台,利用团队智慧和平台优势针对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目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行业学院)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产业学院是指直接服务于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用人单位或组织融合资金、专业、平台、基地、人才、管理等多种合作资源及要素,以行业专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全程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8]。产业学院在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合作水平的同时,也为学院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包括合作者、合作资源、科研环境等各方面在内优质的对接平台。

参考文献

[1]汤爱丽.高职院校是否需要搞科研?――2009年媒体关于高职院校科研问题的讨论综述[J]. 职教论坛,2010(27):25-27.

[2]王旭明.高职还是少提搞科研为好[EB/OL].(2009-12-14)[2018-11-12]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12/14/content_2980-526.htm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12/14/content_2980526.htm.

[3]翟帆.高职院校,科研短板补起来[EB/OL].(2017-11-28)[2018-11-12]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11/28/content_490-003.htm?div=-1

[4]谢萍.国内高职科研研究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13(6):37-39.

[5]邵永强.h指数视角的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分析与研究――以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    57-59.

[6]王凤基,杨文珠.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科研产出能力的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6):79-83.

[7]石伟平,唐林伟.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偏低[EB/OL].(2015-7-9)[[2018-11-12]].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7/09/content_438913.htm?div=-1

[8]李寶银,汤凤莲,郑细鸣.产业学院的功能设计与运行模式[J].教育评论,2015(11):3-6.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thesis subjects,patents and social service contribution of 44 vocational colleges in Zhejiang Province,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overall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high-quality key colleg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colleges.Meanwhile, there is a large gap in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mong the colleges,and the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enough.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education should carry out policy suppor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establish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Zhejiang Province by rel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olleges and so on.

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vocational colleges;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猜你喜欢

浙江省高职院校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欢天喜地过大年
“深入浅出”,以题载法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