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八年级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2019-09-10董玉平
摘要:语文这一学科主要是由文字组成的,虽然表面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背后却有非常深刻的意义。教学语文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会应用语文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其他的问题。当学生们喜爱上学习语文的时候,就能够陶冶他们的文学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本文就八年级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学习积极性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效果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由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是非常久远的,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热爱语文,认为学习语文是非常有趣的,那么学习语文就会比较容易。因此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之前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自主学习,来充实自己的文学素养。
一、注重学生的兴趣
从很多教学的实践当中可以知道,大多数学生并不是讨厌语文,而是对某一类文章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若是老师能够合理的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将文章的困难程度降低,那么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八年级语文教材当中有一章叫《中国的石拱桥》,这一章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很多学生对于桥的建筑理论并没有了解的很透彻,所以文章当中描写的很多语句学生都是利用死记硬背。这样一来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和学习压力产生比较大的消极影响,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就提不起来。因此教师可以在上这一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一些中国石拱桥的相关视频,在播放视频时,老师可以讲解有关于建筑师的故事,先不透露姓名,最后当视频结束时再介绍,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注重生活经验
语文当中很多的文章都是作者对于生活的表达,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相同,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也都不相同。但是在这不同当中还会有一些类似的经历或者是对一个事物有相同的感悟。教师在教学相关文章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情感感悟,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近学生和写作文章作者的距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容易的理解到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在学习《背影》这一文章时,虽然很多八年级的孩子并没有离开家的经验,但是可以让他们联想到父母离家在外打工时临走的背影以及父母注视着孩子们的目光,这些都能体现出父母的爱,这种爱和《背影》中朱自清父亲对他的爱都是一样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讲一下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类似故事,表达出自己的深厚情感,就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积极性[1]。
三、注重文章感悟
语文这一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它的文章当中蕴含着很多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这些都是来自于自然和生活的,所以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在讲解文章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们找到语文的来源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引起他们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比如在学习《与朱元思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样的古文时,前者表达的是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鄙弃,而后者主要是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离别时的悲伤,虽然这两篇古文表达的中心思想不同,但是,作者都能将自己内心的深厚情感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两篇 古文时,可以运用联想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到这两篇古文的时候能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比如在学习《与朱元思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联想到自己去某一个名胜古迹时的内心感受。当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时,教师还可以运用联想,让学生们能够联想起自己和以往的同学在毕业分别时候的感情。只有在教学这些蕴含着复杂情感和思想的文章,让学生的思想感悟来源于自然和生活,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有共鸣的感觉,当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够感悟到其中表达的中心思想,会有比较深的印象。
四、注重师生交流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当中的乐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这一学科时,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有一位名人曾经说:“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够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所以教师一定要非常亲切和蔼,让学生们愿意亲近自己,这样才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当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或者是生活上的不顺利时,教师一定要倾听学生的表述,和学生一起来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若是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只是一味的严厉批评就会让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进而对语文这一学科也会产生厌恶的心理。相关实践证明,只有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课堂才能够顺利开展,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五、注重塑造自信
自信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必备的,没有自信心什么事也干不了。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树立好对于学习的自信心,因为这种自信心是他们对于自我的肯定,能够让他们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更好的学习语文。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克服自己的缺点,引导他们不断发扬自身的优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勇敢的直面学习的困难。若是学生自己都认为不可能成功,他就不会去拼搏,使自己成功。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小小成功,教师也要加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信心[2]。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要想让八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再讲解一些蕴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时,一定要让他们联想到生活和自然,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思想上的认同感。当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能力,当他们能够对于一篇文章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才会快速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和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交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好自信心。因此,在八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大,教师必须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生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东铁红.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48-49.
[2]张茂富. 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初探[J]. 师道:教研, 2012(5):57-57.
作者简介:姓名:董玉平,出生年月:1984.11,性别:女,籍贯:广西钟山县,单位:广东省肇庆怀集县闸岗镇中心学校,职称:语文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