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育种规划》教学实践

2019-09-10李谨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实践方法教学

摘  要:《育种规划》是动物科技学院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发展方向、趋势及解决畜牧业实践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就本门课程的教学中仍存有一些问题,为此从改善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入手,需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和改进,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效果。本文即从教与学方面来探讨《育种规划》课程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育种规划;教学;方法;实践

《育种规划》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个性课程,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属于专业选修模块,就其过程而言,是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科学地配置资源、技术、方法和措施,筛选出最佳的育种方案,以期能科学、合理地实施各种育种措施,最终实现预期的育种目标,更好地改良家畜遗传素质,提高生产性能水平,高效优质地生产量多、质优、低耗的畜产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以下几个方面需改进:

1  《育种规划》课程理论框架的整合

1.1  运用联系的观点,注意承前启后

育种规划作为家畜育种学的组成部分与遗传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遗传学中的定律对畜牧生产和家畜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同时,应增加其实际应用的内容,使学生们认识到这些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在育种实践中,常用的技术如保种技术、配合力测定技术则应给学生进行详细地讲解,使学生既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同时又能学到实用性较强的技术。应保持两个学科的独立性,但却不是将两者分割开来,相反在教授遗传学时,需要提到相关遗传理论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在讲授育种规划时也要不断去提及在育种实践中所运用到的遗传原理。

1.2  本门课程与专业知识体系相融合

育种规划作为家畜育种学的组成,它既是独立的学科又与其它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遗传学以家畜解剖学,组织学等为主要的支撑学科,它与动物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作为育种学的基础。家畜育种学以遗传学、饲养学、统计学为主要支撑学科,又作为养猪学、养牛学等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育种规划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本学科知识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借鉴的同时还要把本学科知识映射到相关学科及后续学科,更好地使学生按照专业知识的自然规律轻松且有序地进行消化吸收。

1.3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始终注意与实际相结合,有必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中进行实际造作实习,如对乳牛进行体质外貌的鉴定,利用牧场的原始巨鹿编制系谱进行审查等等。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直接地把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1.4  改变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1.4.1  改接受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结合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以便学生更形象、更快捷地接受知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4.2  构建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育种规划中所涉及发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得本门课程展现其魅力所在。

2  结语

《育种规划》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了解动物生产和动物科学的前沿和发展趋势,理解育种规划的理论,掌握育种规划的技術与方法,为未来从事畜禽育种实践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通过多年来的《育种规划》教学实践,调整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生产实际的能力。《育种规划》还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固定模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遗传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先进,家畜育种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丰富,《育种规划》的教学将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赖志杰.家畜遗传育种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10.

[2]  张沅.家畜育种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0

[3]  刘传菊,刘长海.也谈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J ].高等农业教育,2 0 02(4):1 3—1 5.

[4] 李长萍,张力跃.农林院校本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J ].高等农业教育,2 0 05(7):3 8—41.

作者简介:李谨(1971-),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用对方法才能瘦
教育教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