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新模式探究

2019-09-10黄梅

高考·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数据互联网

摘 要:随着科技信息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全面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柴米油盐,大到科技创新。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高中思政教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本文分析互联网+大数据给高中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探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中思政教育模式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思政教育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全面应用到教育当中,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于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充实了高中思政教育的内容,还进一步推动了高中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给高中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中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1.拓宽学生视野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是只要有网络连接,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知晓天下事。学生在互联网+大数据中的思政学习不再是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对整个国家现有的政策以及新出台的政策和理念都能同步接收,不仅仅是国内包括国外。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推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给高中思政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利用网络信息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及实时更新的最新理念,促进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从而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中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1.教育理念的挑战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思政教学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通常是一种“威严、高高在上”的地位。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深入,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自身的思想和个性化发展,面对严厉的教师,学生往往跟倾向于利用互联网搜索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信息。

2.教学模式的挑战

思政教育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单一的灌输理论知识。由于思政教育枯燥无味,学生在面对课堂的说教教育的时候,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遏制了学生在思想领域的空洞,以及影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

3.教学内容的挑战

传统的思政教育一般是以教科书为主,而教科书虽然随着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也在不断的改版,但是传统教学中内容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造成学生在事实解读与生活中遇到的事物不同步,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中思政教育模式改革方法

1.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创新教育理念

随着“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思政的教育理念也要随之改变,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平台,来加速高中思政教育理念的转换。教师将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放入课堂的主体,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例如,在学习《文化与生活》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请同学们寻找具有我们本地特色的文化”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或者回家询问家里的长辈,搜寻自己本土文化。学生通过自己的搜寻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同时也加强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更好的辅助学生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2.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教育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多样性和数据全面性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迈进。

例如,教师可以在思政教育中开展多媒体教学,在网络中搜寻关于教材的视频、动画、图片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和图片理解抽象的思政知识。从而将枯燥的课堂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3.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传统的课本教学,很明显课本知识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对庞大的互联网+大数据,教师要充分利用其数据的全面性和资源的丰富性进行思政教育,从而提高高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搜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各国的建筑、风俗、运动项目等等,像中国的故宫、长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圣诞节等等。学生通过对各国建筑和风度的了解,深刻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引领学生在各国文化中徜徉,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深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做到传承和发扬。

4.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搭建共享教育平台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和传统的高中思政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在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学生不再受传统课堂的束缚,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因此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完善的共享教育平台,教师将知识的重点难点上传到平台中,由学生自由下载和学习,让学生能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展开学习。

总结:综上所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给高中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创新教育理念、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不断创造高中思政教育与互联网+大数据的完美整合,从而提高高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霖.互联网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410.

[2]苏晓君.新时代视域下如何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转变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0):71-73.

[3]周建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思政课有效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92-93.

[4]朱元庆.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微载体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78-79.

作者简介:姓名:黄梅,出生年月:1985.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福建三明;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学;单位:福建泉州一中学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大数据互联网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