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2019-09-10石锦华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4期
关键词:槽段成槽导墙

石锦华

【摘  要】地下连续墙施工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建筑施工技术,因其施工特点影响,它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条件、不同形式的地基施工,并且具有极好的防渗性,能减小施工噪音,保护施工环境。同样,施工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后续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工程主体使用寿命的长短。为此,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施工单位要把握好施工要点,做好对其施工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由于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工序极为复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通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可以有效保证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同时还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导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先要构筑导墙,导墙是建造地下连续墙必不可少的临时构造物,在施工期间,导墙的作用是挡土、作为测量的基准、作为重物支撑、存蓄泥浆、维持稳定液面。导墙对挖槽起着重要作用,必须认真设计和施工,才能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正式施工。

导墙的施工顺序是:①平整场地;②测量位置;③挖槽及处理弃土;④绑扎钢筋:⑤支立导墙模板,为了不松动背后的土体,导墙外侧可以不用模板,将土壁作为侧模直接浇注砼;⑥浇注导墙砼并养护;⑦拆除模板并设置横撑;⑧回填导墙外侧空隙并碾压密实,如无外侧模板,可省此项工序。一般情况下,导墙施工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1.导墙变形导致钢筋笼不能顺利下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导墙施工完毕后没有加纵向支撑,导墙侧向稳定不足发生导墙变形。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导墙拆模后,沿导墙纵向每隔一米设二道木支撑,将二片导墙支撑起来,导墙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以前,禁止重型机械在导墙侧面行驶,防止导墙受压变形。如导墙已变形,可以用锁口管强行插入,撑开足够空间以下放钢筋笼。

2.导墙施工精度存在偏差。导墙施工是确保地下墙的轴线位置及成槽质量的关键工序。导墙的施工精度直接关系着地下连续墙的精度,所以在构筑导墙时,必须注意导墙内侧的静空尺寸、垂直与水平精度和平面位置等。导墙的水平钢筋必须连接起来,使导墙成为一个整体,防止因强度不足或施工不善而发生事故。为保证地下墙的施工精度,便于挖槽机作业,导墙内侧净空应较地下墙的厚度稍大一些(比设计值大5cm),导墙顶口比地面高出5cm,导墙的深度为1.5m。导墙的施工误差标准是:中心线误差为±10mm;顶面全长范围内标高误差为±10mm。

二、成槽施工

成槽的专用机械有:旋转切削多头钻、导板抓斗、冲击钻等。影响成槽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成槽机械的选择,二是泥浆护壁的有效性。

1.成槽机械的选择。施工时应视地质条件和筑墙深度选用。一般土质较软,深度在15米左右时,可选用普通导板抓斗;对密实的砂层及含砾土层可选用多头钻或加重型液压导板抓斗;在含有大颗粒砾石或岩基中成槽,以选用冲击钻为宜。槽段的单元长度一般为6——8米,通常结合土质情况、钢筋骨架重量及结构尺寸、划分段落等决定。

2.泥浆护壁。通过泥浆对槽壁施加压力以保护挖成的深槽形状不变,灌注混凝土把泥浆置换出来。泥浆材料通常由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一些惰性物质组成。泥浆的作用是在槽壁上形成不透水的泥皮,从而使泥浆的静水压力有效地作用在槽壁上,防止地下水的渗水和槽壁的剥落,保持壁面的稳定,同时泥浆还有悬浮土渣和将土渣携带出地面的功能。

在成槽过程中,经常遇到降雨等情况使地下水位急速上升,地下水又绕过导墙流入槽段使泥浆对地下水的超压力減小,极易产生塌方事故。为了解决槽壁塌方,必要时降低地下水,保证槽壁的稳定。另一个方法是提高泥浆液面,泥浆液面至少高出地下水位0.5-1.0m。在施工中发现漏浆跑浆要及时堵漏补浆,以保持泥浆规定的液面。

三、钢筋笼吊放

1.钢筋笼的吊放不稳。钢筋笼的吊放过程中,笼在空中摇摆,吊点中心与槽段中心不重合,就会造成吊臂摆动,使笼在插入槽内碰撞槽壁发生坍塌,吊点中心与槽段中心偏差大,钢筋笼不能顺利沉放到槽底等。

2.钢筋笼难以放下。钢筋笼难以放下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槽壁变形过大或槽孔施工垂直度达不到要求,以及出现坍塌等;另一方面是钢筋笼尺寸不准,纵向接头处产生弯曲吊放时产生变形。其主要解决办法为严格控制钢筋笼外形尺寸,其长宽应比槽孔小100-120mm,钢筋笼接长时使上段垂直对正下段,再进行焊接,并对称施焊,如因槽壁变形过大等钢筋笼不能放入,应将槽孔修整后再放钢筋笼。

3.钢筋笼上浮。钢筋笼上浮主要是因为钢筋笼太轻,槽底沉渣过多,导管埋入深度过大,或混凝土浇灌速度过慢,钢筋笼被托起上浮。解决办法为钢筋笼在导墙上设置锚固点固定钢筋笼,清除槽底沉渣,加快浇灌速度,控制导管的最大埋深不超过6m。

四、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具备的条件:施工槽段经过清底换浆之后,槽内泥浆指标完全符合规定要求;清底换浆合格后,应在4h以内吊装好钢筋笼,做好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并开始浇筑混凝土。因为槽底部泥浆比重及沉渣厚度等指标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大,所以有关规范规定,凡超过4h而未能开始浇筑墙体混凝土的,应重新进行清底。

(1)浇筑混凝土前,导管内放入管堵(常用球胆)隔离浇入导管之内的混凝土,并借助混凝土的压力推进球胆,由推进的球胆将管内的泥浆压向槽底排出管外,最终将球胆也挤出管外,以防止泥浆混入混凝土中。

(2)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如果导管埋入混凝土中太浅,流动性很大的混凝土会从导管周围冒出,将管外被泥浆严重污染的劣质混凝土卷入墙体之内。倘若导管埋入混凝土中过深,又会使混凝土流动不畅,甚至引起钢筋笼上浮。故现行规范规定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为1.5—4m。

(3)为保证钢筋笼的顺利吊放,钢筋笼制作前要根据钢筋笼的大小计算出钢筋笼的重心,确定出吊点位置,以保证在起吊时吊点重心与钢筋笼的重心在同一铅垂线上。起吊时必须使吊钩重心与钢筋笼形心相重合,保证起吊平衡。用于制作吊点加强筋、吊耳、吊杆、吊梁与搁置钢梁的材料均不能使用螺纹钢筋或其他脆性钢材,选用材料的直径、厚度与钢梁的强度、刚度,均应根据钢筋笼的重量与吊点多少进行验算而定,并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4)混凝土要连续浇筑,不能长时间中断,一般可容许中断5—10min,最多不超过30min,否则不能保证质量。夏天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凝结较快,所以要在拌好后的1h内浇筑完,以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

(5)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各导管处混凝土面的高差应小于0.5m。

(6)浇筑混凝土结束后,墙顶面的高程应高于设计墙顶标高0.3—0.5m,这样才能保证凿除墙顶面劣质混凝土后的墙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7)当混凝土在导管中不能畅通时,可将导管上下抽动,但抽动范围不能太大,以30cm为宜,以防导管做上下抽动时会把土渣和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成墙质量。

(8)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导管不能做横向运动,因为导管做横向运动也会把土渣和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成墙质量。

结语

使用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护,具有振动小、噪声小、对环境影响小、对周围建筑影响小、防渗性好、适用于多种土质等特点。具体施工时,使用开挖坑槽机械配合泥浆护壁,每开挖一个槽段,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放入槽段内,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浇筑至设计标高后,再进行下一槽段的浇筑施工。在采用地下连续墙对该工程进行基坑围护处理后,基坑开挖时,基坑的变形程度明显小于围护桩结构,基坑渗水情况也明显好于围护桩结构,场地周围建筑物也没有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晓东。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和技术要点[J].建设监理,2016(2):75-79.

[2]孙继锋。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评估方法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5,41(10):206-208.

猜你喜欢

槽段成槽导墙
水库大坝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超深地下连续墙针对不同工艺的施工工效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钻孔灌注咬合桩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杂填土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技术研究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中若干问题浅谈
非常规导墙施工技术研究
河口水电站下游导墙爆破拆除试验参数的确定
富水粉砂地质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技术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与探讨
防渗墙施工中冲击钻成槽技术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