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角度谈汉英习语的翻译

2019-09-10郑彤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习语翻译语言

郑彤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整篇论文主要在于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习语翻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习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习语;文化;语言;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1-0032-02

0引言

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由于中英文习语与每个国家的生活方式、习俗、文化和历史紧密相关,因此每个习语都有自己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语言表达形式、字面意义和隐喻哲学。在翻译习语时,我们需要考虑文化与语言之间的矛盾,不仅要翻译意象、内涵和修辞,还需要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正是因为语言和文化、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冲突,习语翻译存在各种困难,因此在习语翻译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1文化与习语

1.1概述

英文单词“ culture”源自拉丁语中的“ cultura”,与中文含义“栽培”,“耕种”,“培育”相关(张煜,2012:1)。文化是一個非常广泛的概念,例如,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精神财富;也可以被定义为: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制度框架。

从广义上讲,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习语是语言的本质,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习语还具有生动的意象和隐喻,以及独特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1.2英汉习语的差异

1.2.1不同的地理条件

众所周知,中国是内陆国。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以航海和渔业而闻名。居住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使中英文之间在地理文化上有所差异。汉语中有很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词,例如:解甲归田;顺藤摸瓜;风调雨顺等。然而,英国人靠海生活,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与航行和捕鱼密切相关,习语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例如“know the ropes;alive and kicking”,同样,当我们描述一些新事物大量产生并迅速发展时,在汉语中我们会用“雨后春笋”而在英语中却是“spring up like mushroom”(张煜,2012:7)。

1.2.2不同的历史背景

历史神话、典故和传说中有许多习语。这些习语的结构简单,但是由于这些习语的含义深远,或者代表着一些传奇故事,或者对后代具有警示意义。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底蕴的古老国家,有很多历史故事、典故等代代相传。当然,英语中也有很多来自神话或典故的习语,例如圣经中的故事,希腊或罗马神话等。

1.2.3不同的思维方式

人作为思想的主体,思维方式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为思想个体,思维模式不可能因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的差异而完全相同。但是,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具有普遍性,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和文化氛围中。两个不同国家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比和研究两国思维方式的异同,特别是了解差异,是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措施。一方面,中国人注重道德,而英国人则关注认知。另一方面,在中国,人们非常关注集体主义与和谐。例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但是,英国人和美国人高度重视个人主义和平等的观念,比如《独立宣言》中的“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3汉英习语翻译中的问题

3.1机械复制词典中的英语含义

在汉英习语翻译中,译员通常会通过词典查找单词,但如果译员仅直接复制词典中的含义,则译文将过于偏向字面意义,无法达到翻译和文化交流的目的。例如,“粗枝大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粗鲁和粗心的人,因此,如果我们将其翻译为“with big branches and large leaves”,这样的翻译无法阐释成语的内涵意义,其实这时候我们可以将其翻译成“to be crude and careless”。

3.2忽视中国习语的当地或民族色彩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习语文化。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使用习语,这些习语的内容和含义也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些习语具有许多英语使用者难以理解的本地或民族色彩。例如,成语“饱汉不知饿汉饥”,如果将其翻译为“a magnate is unconscious of the misfortune of a pauper”,有些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他们如何用“magnate”和“pauper”这样的意象来翻译“饱汉”和“饿汉”,这与中国文化是否相对应呢?

3.3目标语言的意思表达不清楚

当谈到某些有关历史或神话的汉语习语时,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葛亮”,我们可以将其翻译成“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或“three cobblers equal Zhu Geliang”。第一个译文借用了英语习语的同义含义,但却失去了中国民族色彩,而第二个版本对于英语使用者来说可能很难理解该习语的内涵。由于这种强烈的民族色彩或当地色彩,习语翻译也变得困难。

4习语翻译中使用的方法

4.1直译

直译是一种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一些汉语习语的用词和意象与英语基本相同,例如,成语“井底之蛙”可以翻译为“to be like a fro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因为“frog”和“well”和汉语中的意象相对应。如果我们使用直译,则不但可以传达成语的含义,还可以保留民族色彩;这不仅是因为中英文之间的意象相对应,而且二者有类似的惯用表达。

4.2意译

意译是一种只需要保留源文本内容而不保留源语形式的翻译方法。有些汉语习语是具有民族性的,如果我们单从字面意义上进行翻译,不仅达不到交流和语言文化传播的目的,还可能会造成文化交流障碍。对于“夜长梦多”这个成语,其字面意思可能是“长夜漫漫梦无尽”,但这与其隐含意义大相径庭,即如果花费太长时间,事情可能会发生任何不利的变化,因此可以将其翻译为“for a long delay may mean trouble”,在这种情况下,意译可以传递源语文本的隐含意义,从而使习语更易于理解。

4.3加注解释法

每種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表达习惯,且大多数习语都有其隐含意义。由于缺乏与源语等效的表达方式,我们需要添加一些文化或背景信息来理解源文本,这就是加注解释法。这种翻译方法不仅可以保留隐喻意象和文化含义,而且可以确保译文可以被接受者理解。加注解释法通常用于典故习语中,例如,“东施效颦”这个习语意味着不适当的模仿会导致不良后果。我们可以首先将这个习语翻译为“Dong Shi imitated how Xi Shi knitted her brows”。然后加上一个解释性信息:“Xi Shi was one of the four beauties in ancient China, Dong Shi who was ugly tried to imitate Xi Shi’s way, which made herself uglier, it means a 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解释源语习语的内容并将其传达给目标语读者,这同时也可以在极高的程度上反映典故习语的文化含义。

5结语

习语是语言特定和固定的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语言的精髓。习语简洁明了,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习语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造成翻译上的种种困难。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译员应尽可能提高不同文化读者的可接受性。有时,习语的翻译很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习语是可以翻译的。因此,在习语翻译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尽可能地拉近两种语言之间的距离,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庆华.汉英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32-35.

[4]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张琰.汉英翻译过程中的难译现象处理[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5.

[6]张煜,康宁,于巧峰,车云宁.实用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编辑:陈静姝)

猜你喜欢

习语翻译语言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我有我语言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语言的将来
习语自有WAR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