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有效性研究

2019-09-10樊亚兰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小组建设合作学习数学

樊亚兰

摘  要:在学生的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在小学阶段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都处于形成时期,数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但是,在数学课上,老师究竟该以何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呢?如果老师能够正确选择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无疑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而在众多的培养方式中,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关键词:数学;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小组学习的模式在现代教育中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随着时代和教育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所谈到的教育,大多是基于中学生,那么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性又有多少呢?接下来,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

一、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形成和转变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大的,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就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研究发现,6--12岁的学生思维处于一个转变期,主要表现为从具体形式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虽然处于过渡期,但在他们的头脑中,具体形式思维还是占很大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形象思维的展示为主,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直接感知,而不是间接引导。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辨证思维,并对其进行训练。

二、数学教学的目标

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最根本的两个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教师既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思维又不能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便有了一席用武之地。学生通过讨论中学习,会比单独解决问题的效率高很多。也便能更好的完成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目标。

三、小组建设的理论依据

在现代教育模式中,合作学习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基于班级授课优势,大多数老师倾向于选择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究竟要如何进行小组建设呢?

(一)小组建设的理论基础

小組建设这一理论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最新的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老师教,学生互助学习的模式。在此背景下,组建学习小组这一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地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中。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传统教学讲求教师教,学生学这一单线传输的教学方式,但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第一,这种做法让学生和教师很难有面对面的沟通,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智力水平,因此很难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方案。第二,长期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而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以前的课堂中很难体现。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多的把学习看成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没有真正的融入到教和学当中去。

小组建设合作学习模式则大有不同,它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在老师的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思维,从而完成课堂任务。这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学习不同,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参与感、成就感,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而不是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建设打破了一直以来人们心中的教学模式,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飞速发展,旧有的许多理念早已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现实状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出新的教育模式,无疑,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其成效往往比死记硬背来的更快。

(四)小组建设的主要问题

那么,小组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呢?

首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跳跃,在讨论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出发点和关注点都会有所不同,这纵然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但也会导致问题太过零散,进而偏离课堂主题。其次,每位学生的知识储备都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讨论方向会有很大的差别,一个小组中就很可能会有少部分学生的想法得不到展示的机会,长久以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最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模式会让一些学生太过放纵,忘记自己是在课堂上,由此形成一种闲散的课堂氛围。

四、如何进行小组建设

在小组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储备数量,尽量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采取分组汇报的形式,每堂课选择不同的学生进行观点阐述,确保课堂的公正性。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收获快乐。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在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而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随意而行。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国家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根本,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小组建设合作学习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任何教育理念都要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只有真正的与学生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述华.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

[2]  张洪银,巩素芳.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3]  李锡梅.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131-132.

[4]  许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J].新课程(上),2015(12)

猜你喜欢

小组建设合作学习数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建设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生生合作之“小组建设”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