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赵士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赵士山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启发式教学是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在课堂的能动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课堂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答疑解惑,正确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运用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學方法。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有老师能够将启发式教学正确地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甚至有的老师错误地将启发式教学认为是对课堂的放任,疏于对课堂的管理,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学习状态差。因此本文就当前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启发式教学展开来进行阐述。

一、积极进行课堂互动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堂互动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因此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来降低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只是刻板地、教条式地讲课,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热情,造成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错觉。

例如老师在讲述三年级测量之一内容时,首先要对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有一定的认知,分清在身情况下用什么样的计量单位。比如“桌子高85()”,对于学生来讲,要学会分清这些区别,首先需要老师对这些计量单位有一个清晰的讲解。这时候就显得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了。如果只是有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跟学生没有互动,就会造成学生感觉与课堂无关的假象,让学生对于课堂产生厌烦的负面情绪。所以,积极的课堂互动,不仅是为了老师更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更是为了学生获得一种参与感,不会感觉被课堂孤立,只能被动接受知识

二、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引导学生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当中,老师与学生就是严师与学徒一样的关系。每当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或者是存在疑问的状况,老师首先作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道题我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这首先就降低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打击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信心,感觉在老师面前一直是一个“笨学生”的形象存在着;再者,也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令师生关系存在着一定的隔阂,这无疑就为学生学习数学建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在小学阶段,学生又尚处在身心比较敏感的时期,老师这样的教学态度,更无法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对此,在启发式教学上,需要教师转变过去强硬的教学态度,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发问,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老师要合理恰当的处理。可以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疑点与难点,让学生与老师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再让老师逐步的分析学生的症结所在,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中的难点和困惑,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促成良性的师生关系,在班里形成学生有困难找老师、问老师、和老师探讨解决数学难题的氛围。

三、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全程教学学生一直在跟着老师的节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难以得到锻炼。对此,在启发式教学上,老师需要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关系,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

例如,在讲到圆这一章节时,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程中,老师会直接给出圆的定义,然后由学生将定义记住,最后靠刷题来帮助学生稳固知识点。但是这种做法很明显是老师在课堂上一直处于主导位置,学生参与感差,一直是被动接收知识信息,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身边的圆,然后让学生们认真思考,尝试画出一个“圆”的图形,观察在圆这一图形的特点,最后再将学生认识圆的过程与课本的定义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圆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则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自我思考,数学思维也能够得以发展和培育。

四、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项基础性教学,实现了知识的传授和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机结合。在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引导,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在逐步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而启发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建立起逻辑性的数学思维,形成对于数学问题系统性的认识和思考,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上形成系统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如:“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的过程中,公式是什么啊?”学生:“S=πr²。”老师:“那么我们在这道题里已知的是什么啊?”学生:“π和r。”老师:“所以面积是……”通过这种语言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被引导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解题和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逻辑思路。等下一次学生在面对到这一类的问题,就会自动联想到求圆的面积的公式,运用公式去解决所面对到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改变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教学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玉成  闵凡佘. 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71.

[2]邹容.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启发式教育[J].才智,2013(06):66.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