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趣性的教学
2019-09-10罗培侨
罗培侨
摘 要: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然而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较高的要求,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数学本身的性质,导致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改变沉闷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分析
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研究,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情绪有一定关联。情绪的降低会导致思维水平的下降,反之亦然。要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的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对未知事物好奇的天性转移到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和好奇的心理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一、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一节课开始时,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分散的,课前导入既能使学生完成下课到上课状态的转换,让学生将关注点转移到课堂中,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在课堂开始前交代该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前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情景导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情景,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影视声像等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景进行想象,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形状的物体,通过声像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为本堂课图形的认识作铺垫;悬念导入,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事例或者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空間图形时,可以利用图形表面积的知识提出疑问,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cm,那么五个正方体叠加的表面积是多少呢?可以利用怎样的方式叠加使它的表面最少?通过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除此以外,还有直接导入、对比导入、游戏导入等多种课前导入方式。
二、利用学生心理特点展开教学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达到长时间的高度集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上课容易走神。由于学生自制力较差,还容易造成课堂纪律的涣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好奇心重的心理特征展开教学。
(一)设置游戏活动
在教学中设置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可以快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游戏还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这是游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
在课堂中设置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单一、理解能力差等特点使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告别填鸭式的教育,通过游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反应能力,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二)设置问题,引发思考
利用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严谨、形式多变的课程,教师通过设置疑问,可以使学生建立学习动机,激发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一节课能够自主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利用身边的例子,一本本子的价格是两元,一支笔的价格是五角,小明有三块钱,买了笔和本子还剩多少钱?根据学生的心理,用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预先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并根据重难点知识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在对知识点难度转换的时候,教师也应该注意避免知识难度的直接跨越,问题的设置应从简单到复杂,以达到启迪学生思想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问题的设置还可以延伸教学内容,教材的设置是从易到难,各个知识点也是相互关联的,问题的设置可以将知识点有效地过渡延伸。例如从加减法到乘除法的转变,可以将上文中小明购买文具的例子再设置一个问题:小明的钱分别可以买多少本子和笔?通过简单的问题设置,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三)利用工具进行数学学习
小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而小学数学的知识大多与数字和图形有关,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借助学习工具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例如在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教学时,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可能完全不理解,可以让学生借助小棍子来进行计算,比如三加五的算式,可以让学生先在桌子上放三根小棍子,然后在旁边放五根小棍子,通过数棍子的总数来得出结果。在进行组合图形的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将不同的图形组合成另种图形。通过自己动手的形式,利用了学生好动的特征,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演示,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动手操作学习,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增强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使数学课堂变得有趣。
结束语:
受现代应试教育体质的影响,部分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考试为目的,使数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久而久之甚至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方式,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应美华.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性教学分析[J]. 都市家教月刊,2017(5):67-67.
[2]姚桂红.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5(8):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