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2019-09-10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历来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项基本要求。本考点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所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其实也就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分析。所谓“整合”,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和概括整理。
一、“筛选”“整合”各有注意点
(一)筛选信息的注意点
1.把握筛选标准。文中哪些信息是值得筛选的呢?就文章本身来看,重要信息有:(1)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2)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3)表达文章中心的语句;(4)文中的概括句;(5)文中的过渡句;(6)文章的标题;(7)文后的注释等。再从解题的要求来说,符合答题要求的就是重要信息。
2.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
3.从语意重点以及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对初步筛选出来的信息一一辨别,看是否符合试题的要求。
(二)整合信息的注意点
1.整合重要信息时,有些信息可以直接组合,有些信息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串连,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2.归纳、综合筛选出来的信息,要从确定相关内容中的关键句意、层意入手,发掘隐含信息。
3.需要着力避免的失误是:疏于审题,盲目抄录文中有关语句作答,未按题干要求“有的放矢”。
二、掌握设误规律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设置错误项的类型主要包括:
1.以偏概全(整体与部分):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圍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如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同学们应重点关注以下信息:①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②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③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④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是既成事实。
3.因果混乱(强加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4.混淆模态(或然与必然):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5.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者有时会将“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7.无中生有:指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8.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命题者常把原文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混淆,或者构成的条件本身不成立。充分条件即有了便一定成立,没有也不一定不成立,常用“只要……就……”“如果……那么……”来表示;必要条件即有了不一定成立,但没有的话肯定不成立,常用“只有……才……”来表示。
分析语言、把握结构、概括中心
做实用类文本阅读时要能够“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其中的“语言特色”指文本的语言个性、风格以及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等;“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形态,“把握文章结构”重点考查同学们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而“概括中心思想”要求归纳整篇文章的中心。
一、分析语言特色
就语言特色而言,简明是新闻类文本语言的基本特点,通俗是传记类文本的基本特色。而传记类文本又分为自传、他传,类别不同,语言的风格特点也常常各有不同。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亲切或幽默,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在分析文本语言的时候,要针对典型例句进行理性的评析。
二、把握文章结构
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把握结构的相关注意点主要有:
1.明确关系,整体把握。同学们要从整体把握全文,要把握体现文章总体思路的行文提纲,弄清文章段落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2.分析文章的局部结构。文章局部既包括句与句之间,也包括句群之间,还包括段落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大致有三种:一是承接关系,即段与段之间是递进衔接、向前推进的;二是并列关系,即段与段之间所表现的内容大体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三是总分关系,即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为统属关系。
3.分析文章结构的语言标志。很多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而有条理,往往采用一些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之类的顺序词,“一方面”“另一方面”之类的范围词,“不仅如此”之类的关联词,“此外”“同时”之类的过渡词等。
三、概括中心思想
1.研究标题、首尾句,分析主要的人或事。透过标题和首尾句,有时可以看到文章的“心灵”——中心;同时,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概括中心思想时可侧重抓人物形象,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概括中心时应侧重于分析事件的意义。
2.抓住关键性语句。(1)紧抓主旨句。段有中心句,篇章有主旨句。主旨句直接揭示作品的中心思想,具有极大的概括力。(2)紧扣“文眼”。文眼统率着全文各个组成部分,使之与文章立意沟通起来。(3)反复使用的语句。有些文章常用“反复”来深化主旨,阅读时抓住反复性语句细加推敲,往往能得出文章的主旨。
3.综合段落大意。又叫逐层归纳法,即依次归纳各段要点,然后把各段内容整合在一起。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实用类文本的类别包括“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等。考纲要求“了解”这几种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而从出题热点看,在前些年高考中,人物传记是重点,其他文本较少涉及;而到了2017年,多则“新闻”(即非连续性文本)取代传记,成为语文卷的重点(如三套全国卷均采用“文字+图表”的材料形式,阅读篇幅都在1000字左右)。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是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狭义的专指消息。
(1)新闻的特点:真实、准确。新闻必须保证所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事;必须保证构成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真实准确;必须保证事实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真实准确;必须保证事实报道中所涉及的各种资料真实准确。
(2)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同时,新闻写作常常按照“最重要材料(导语)——次重要材料——更次要材料——最次要材料”的“倒金字塔”结构行文。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在写作技巧上,涉及醒目的标题、事件的倒装、细节的贴切、语言的精练,等等。
2.新闻的主要表现手法
考查新闻的表现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可以从“材料角度是否不同”“材料安排是否有层次性”“材料能否开阔读者视野”三个角度考虑。
(2)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可以从“能否深化主题”“结构是否完整”等角度考虑。
(3)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可以从“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等方面考虑。
(4)了解新闻手法的巧妙性,可以从“分析新闻访谈的提问方式”“分析通讯的细节描写”“分析文中闲笔的妙处”等方面考虑。
二、传记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传记的基本特征
传记属于应用文体,兼具纪实性和文学性。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虚构。可以说,纪实性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有真名实姓、生活经历、历史背景等,反映了人物在品行修养、志趣追求与才能业绩诸方面的真实面貌。同时传记又属于文学的范畴,具有文学性,它并非对历史原封不动地再现。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作者在材料剪裁、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运用上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在对传主生活经历的叙述与评论中可以表达自己的爱憎。
高考语文卷对传记“文体基本特征”的考查,主要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结合艺术手法进行设题。
2.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
传记常见的表现手法,可从叙述顺序、描写手法等角度分析。
(1)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在阅读时,同学们要能根据时间的顺序准确判断出其运用了何种叙述顺序,从而理清人物的生平经历,明白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2)描写方法。传记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和小说刻画人物有相似之处,往往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传主形象,展示其内心世界。正面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接具体地刻画人物形象(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鮮活丰满。侧面描写,即间接地通过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以使其形象鲜明突出(主要有景物烘托、他人的衬托或对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