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的处方点评与分析
2019-09-09古力努尔多送别克
古力努尔?多送别克
【摘 要】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的处方点评。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纳入的1241张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处方为研究主体。对其进行处方点评,并评估处方的合理性。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量前10位的药物种类中,有3种属于2代头孢,剩余7种均为3代头孢,有4种药物的利用指数>1。存在不合理处方106张,占比8.54%,不合理原因主要为用药方案不当,占比70.75%,与其他原因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但仍需加强管理,以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处方点评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培养主体为冠头孢菌素,临床中较为常用的共30余种。其根据抗菌特点分成四代,作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较青霉素广泛,可有效抵抗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1]。但其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加之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使其毒性反应增强,细菌耐药性提高。研究中以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纳入的1241张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处方为主体,旨在点评该类药物的处方,并分析其不合理使用情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纳入的1241张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处方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其中,门诊处方843张,住院处方398张。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的药物类型、总用药量、总用药天数、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和用药合理性,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发生原因,并总结该类药物的适应症和常见不良反应,以指导合理用药。
1.3 观察指标
不合理用药原因包括用药方案不当、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和用药疗程不合理等。
1.4 评价标准
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估该类药物的用药合理性,药物日剂量以《新编药物学(16版)》为标准,计算其用药频度,DUI=用药频度/总用药天数。若DUI>1,则为用药不合理[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 16.0软件加以处理,数据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用药情况
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量前10位的药物种类中,有3种属于2代头孢,剩余7种均为3代头孢,有4种药物的利用指数>1。详见表1。
2.2 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
存在不合理处方106张,占比8.54%,不合理原因主要为用药方案不当,占比70.75%,与其他原因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3.1 适应证
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中应用率最高的是2代与3代,口服药物均为3代头孢。注射用头孢唑肟与注射用头孢米诺的价格最高,前者常被用于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和妇科感染等治疗工作中。后者常被用于呼吸科治疗,是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对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扁桃体炎等疾病的疗效较佳。且能够用于腹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第二代头孢对于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性更强,可有效杀灭以上细菌。第三代头孢较前两代的抗菌谱广泛,可有效抑制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且对沙门杆菌和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前两代头孢。第三代头孢适用于重症尿路感染、脑膜炎和腹腔感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应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不宜使用三代头孢。严重感染者不宜使用口服类头孢。临床医生应熟知各个药品的具体特性,针对性用药。
3.2 常见不良反应
西药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不良反应,若长期用药或使用量偏大便会导致毒性反应[3]。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毒性相对较低,但其应用率较高,所以存在不良反应。其常见不良反应为:1)胃肠道反应:以恶心呕吐较为常见,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原因是药物导致肠道内部菌群失调。2)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皮疹、过敏性休克和哮喘等,但该类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治疗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史与过敏史,可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以上不良反应[4]。3)肝毒性:其发生原因是药物大剂量治疗,会导致血胆红素与氨基转移酶等水平升高。4)肾损害:若头孢菌素联合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或利尿剂,则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损害。5)双流仑样反应:其联合医用乙醇会导致以上反应,甚至引发猝死等严重后果。临床中需注意的是:在头孢菌素抗菌药广泛运用的影响下,其不良反应明显增多,口服治疗后应细心观察用药后反应,并叮嘱静滴患者留观30min。用药前应向患者明确讲解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用药前后7d禁酒,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则应作为重点观察对象,避免其出现过敏症状。
结果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量前10位的药物种类中,头孢地尼胶囊、注射用头孢米诺、注射用头孢替安和全泽复的利用指数>1。存在不合理处方106张,占比8.54%,主要原因是用药方案不当(70.75%),与其他原因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朱秀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可见,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较高,但为确保用药安全,因定时进行处方点评,并制定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永先.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6):146.
[2] 刘金女,谢燕贤,黄伟芳.本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分析及点评[J].哈尔滨医药,2018,38(05):441-442.
[3] 叶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处方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4):407-408.
[4] 杨睿.评价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用药使用情况[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6):295-296.
[5] 朱秀珍.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0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