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可改善颈椎病抑郁症患者生存健康状态
2019-09-09姜彬彬
姜彬彬
【摘 要】 目的:研究并观察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颈椎病抑郁症患者生存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80例颈椎病抑郁症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共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实施穴位按摩;研究组40例,给予实施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观察比较这两种护理方法对颈椎病抑郁症患者生存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CASC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CAS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抑郁症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减轻其抑郁程度,对患者生存健康状态有着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
情志护理;穴位按摩;颈椎病;抑郁症
颈椎病也叫项痹、颈椎综合症,是颈部骨骼的退行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发病人群多集中于中老年人、长期伏案上班族、低头族等[1]。颈椎病久治不愈,易导致患者情绪烦躁,使其气血不畅,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造成患者抑郁。颈椎病后抑郁的高发生率不仅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病患住院时间,加重其精神、经济负担。如何改善颈椎病抑郁症患者生存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广大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问题,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此次的研究,通过为两组颈椎病抑郁症患者分别实施穴位按摩以及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并对比分析这两种护理方法对颈椎病抑郁症患者生存健康状态的影响,从而为患者选取效果最为显著的护理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选取例数:80例颈椎病抑郁症患者;分组方式:共分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确诊为颈椎病抑郁症、抑郁症发病于颈椎病之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35分、年龄小于80岁、知情并同意治疗、已经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既往精神病史、需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意识障碍等。两组基本资料:对照组女20例,男20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2.64±6.81)岁。研究组女19例,男21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3.01±6.89)岁。比对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其结果差异小,无统计意义(P>0.05)。可对比。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穴位按摩,具体为: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病患的具体病情,参考临床经验,经推拿科专家论证,为患者实施穴位按摩,选取内关、风池、百会、头维、率谷、太阳、四神聪、神庭、印堂、风府、太冲、合谷、中脘、涌泉等穴位,每天早饭后2h实施按摩,帮助患者取自然放松的姿势,以120次/min的频率进行穴位按揉,每个穴位按揉2min,8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7个疗程。
研究组: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具体为:在对照组穴位按摩的基础上加以实施情志护理,主要为1)心理健康教育:用发放小手册、集体授课、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为患者實施针对性的疾病知识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消除患者对该疾病错误的认知,对于患者的提问要耐心解答,增强其治愈的信心。2)情志疏导:与患者多交流,关爱患者,通过温馨、温暖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查找病因,使其积极参与病情讨论,帮助患者释放负面情绪,积极实施情志疏导,缓解其郁闷心结。3)心理暗示:向患者讲解颈椎病抑郁症的治疗前景,作科学、保护性的解释,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信息;为患者介绍医护人员,讲解颈椎病抑郁医治症疗较佳的成功案例,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对病人进行心理暗示,帮助患者树立信心。4)怡情转移:鼓励患者走进人群,亲近大自然,多参加一些旅游观光户外活动以及娱乐活动。让患者多听音乐,参加音乐聚会、歌舞晚会等,让音乐渗透生活,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心境[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功能(CASCS评分)以及抑郁程度(SDS评分),CASCS评分越高则颈椎活动功能越好,SDS评分越低则抑郁程度越轻。
1.4 数据处理
用SPSS17.0软件来计算此次研究的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显示,干预前两组CASC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CAS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椎病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中医可归为“颈痹”、“郁证”的范畴,认为由颈痹所造成的郁证多和气机不畅、淤血阻络相关,治疗的关键在于疏通气机、调畅情志、活血通络。穴位按摩通过按揉穴位,产生刺激,使经络通达各个脏腑,达到调和气血、调畅气机等功效。情志护理通过干预、疏导、调理等方法调和患者的脏腑气血阴阳,达到平烦祛躁、改善心态的目的。在颈椎病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情志疏导、心理暗示、怡情转移等护理,再配合穴位按摩刺激经络,使患者全身血脉运行通畅,让患者在治疗中过程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理解和关怀,提高其疾病治疗信心,减少焦虑、恐惧、悲观等负性心理,使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其依从性[4]。研究结果为:研究组患者的CAS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总之,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抑郁症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减轻其抑郁程度,对患者生存健康状态有着良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玉霞,代婀娜,张秋玲.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颈椎病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09):1244.
[2] 张礼娟,武婷,姚丽娟.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在颈椎病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8,14(01):148-151.
[3] 王玉杰,石志敏.穴位按摩配合心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抑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02):731-733.
[4] 蒋运兰,李颖馨,易银萍,等.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椎病后抑郁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0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