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糖香
2019-09-09周宗礼
周宗礼
“卖钉糖嘞——”
巷子的拐角處传来一声嘹亮的吆喝,随后便是几声清脆的金属敲击声,卖糖老伯推着破旧的三轮车,走走停停,隔几步便吆喝一声,两块磨得锃亮的金属片相互碰撞,发出一连串欢乐的声音,“叮叮当当”,久久萦绕在巷子深处。
早上,太阳刚刚冒出巷子一侧的屋檐,阳光洒下,路边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伯推着卖钉糖的三轮车,清脆嘹亮的吆喝提醒着巷子里的人家,新的一天开始了。
“老伯,您这糖怎么卖?”一个小伙子问道。
见有顾客前来,老伯停下来说:“不贵,五块钱一斤。”
“要得,给我来一斤。”
“好嘞!”老伯拿起两块油光发亮的铁片,轻轻摩挲几下,然后将三轮车车厢上的纱布一掀,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用粗糙的手指在洁白的糖面上比画几下,一只手把铁片立在糖面上,另一只手拿着一柄小锤,“咚咚”地敲在铁片上,三两下就切出一块方方正正的糖块,看那切面处,光滑整齐没有一丁点儿缺损。把糖装进塑料袋里,轻轻搁在秤盘上,手指掠过光滑发亮的秤杆,不多不少,正好一斤。
“称好了!”老伯爽朗地说道,这手活儿他做了好些年头,切糖、称糖自然得心应手,看得一旁的小伙啧啧称赞。
小伙子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块,舌头接触糖块的一刹那,甜蜜的味道涌来,清香四溢,糖块一点点变软,细细咀嚼,变软的钉糖稍微有些粘牙,却更加激起人咀嚼的欲望。小伙子嘴里吃着糖,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看着小伙子快乐的样子,老伯心里同样是乐滋滋的。
也许是这钉糖太香了,不多久,巷子里的街坊邻里抵挡不住钉糖的诱惑都出来了,围在老伯的三轮车周围。老伯笑得合不拢嘴。“叮叮当当”,铁片相互敲击,一大块钉糖被分得所剩无几。
一位邻居笑着说:“老伯,这么多年了,您这手艺还是那么好,咱可是吃着您做的糖长大的嘞!”
老伯听了有些感动,可不是嘛,他做钉糖也有三十多年了,过去的日子里,大伙的生活不像现在这样富裕,人们过得清贫,不过这钉糖却是那时大人小孩都爱吃的零食,但凡有卖钉糖的经过,孩子们便扯着大人的衣角,吵着嚷着想吃糖,这钉糖也便宜,价格公道,谁都爱这钉糖的味道。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大家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各种美味的食物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但这钉糖还一直保留着它最原始的味道。
“老伯,您这手艺真棒,我看哪,您再做个二十年也不是问题!”
邻里街坊们发出欢乐的笑声。
是啊,本就不图赚几个钱,只是有这三十多年练出来的老手艺,看着邻居们吃得开心,自己心里也快乐,这便是乐趣所在。
等到西边的红霞遮住了半边夕阳,巷子两旁的人家亮起夜灯,老伯收拾好自己的三轮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锃亮的铁片,轻敲铁片发出一连串欢乐的声音,推着三轮车逐渐隐没在夜色里。
巷子人家的睡梦中总有一个甜蜜的声音在回荡:“卖钉糖嘞——”
(指导老师 孙凤先)
简 评
这篇文章生活气息浓郁,以人们熟悉的钉糖为线索,展现了卖钉糖的老伯和小巷街坊邻里之间质朴而又和谐的关系,富有温情。在时代的变迁中,不变的是钉糖原始的味道,是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小作者选取的虽是平凡生活中的小事,但能唤起人们对不断消逝的美好事物的回忆和眷恋,从而产生深深的共鸣,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大主题。另外,本文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对典型场景和细节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总之,这篇文章可圈可点,是一篇比较难得的佳作。
(孙凤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