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贤者
2019-09-09李清泉
李清泉
多读一读庄子的书,能够让我们更理性地把握好未来,多一分逍遥的味道。
文化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面对生命的态度,即一个人如何理解生、如何面对死、如何在昙花一现的生命中把握自我和塑造自我的问题。对这方面的理解,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既实际又洒脱,既淡定又从容,既严肃又诙谐。
庄子当时是宋国的一个“漆园小吏”,官职卑微,社会地位也不高。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楚威王曾经用重金聘他为相,他却“弃之如物”,终身不仕,快意于自由自在的生活,写出了十万字巨著《庄子》。庄子为何能够安于清贫,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却又能够如此深刻和理性地思考生命,为后世留下如此丰富的精神遗产?细品庄子的《逍遥游》,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逍遥二字很难用当下的一个词去准确地替代和表达,它比自由更潇洒,比随性更理性,比浪漫更厚重。逍遥是一种智慧生命所表达出来的状态,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庄子讲了三点:
一是毁誉从容,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庄子认为,一个人有没有修为,最关键是看他在得失和荣辱面前有没有理性的认知能力。《逍遥游》中讲,一个人应该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意思是说,全世界的人都表扬你,不要自以为是、沾沾自喜;全世界的人都批评你,也不要彻底绝望,要泰然处之,冷静分析。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原则、有立场、有信念,特别是在得失荣辱面前不要失去自我,失去理性,更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让自己每天活得战战兢兢。庄子将被功名利禄所困的人称为“天之戮民”“操之则栗,舍之则悲”,得到了就战战兢兢怕失去,失去了则痛不欲生,无法自拔,一个人彻底被身外之物所击垮。如今,一些官员罔顾党纪国法,拼命捞取财富,最终身败名裂,纵使没有案发,但其内心之纠结,可想而知。心不能安,更别提逍遥了。
二是内省自修,乐天知命,乘物游心。做到宠辱不惊固然不易,但在庄子的眼里,这只是生命修炼的第一境界,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有些做法在内心深处或许还有这样那样的纠结与郁闷,会给人带来一种更严重的“内伤”。所以,庄子认为,能够认知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
庄子讲,“天有道,圣人成焉;天无道,圣人生焉。”当一个人改变不了世界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做到自由与潇洒的时候,那就要在精神上追求一种更大的自由。这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一种人性的客观精神。谁都期待阳光雨露,希望惊天动地,但是,人的一生很短暫,大多数人都要面对无奈和平凡,甚至一生只能在风雨中度过,这是生命的客观与真实。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担当,不要总把抱怨挂在心头。
纵览古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诸多机遇,但是,同样也面临很多挑战,特别是要守住我们的灵魂和欲望,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为了金钱、地位和荣誉不择手段,丧失道德与良知。
三是无来无去,无得无失,无是无非。勇于内省,敢于战胜自我和放下,也并不是最高境界。心中有斗争,说明头脑里还有是非,还有纠结,所以,人的灵魂往往也会长时期处于“备战”状态。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即抛下自我和是非,消除我与万物的边界,真正达到天人合一。作为生命而言,就是能够参透生死得失;作为人类而言,就是要融入自然;作为一个执政者而言,就是把自己的利益融入到人民的利益之中,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一个人到了这个境界,已经没有了自己,当然也就无所谓是非,更谈不上荣辱,也就是文化中所讲的“得道”二字。一个得道之人,可以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寒暑不浸,邪恶难近,而一切是非和荣辱举目可见,小可治己,大可治国。正如《逍遥游》中所讲,“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当然,庄子所讲或许只是一个圣贤的理想,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功利的现实世界中,有些时候,心必须“随风而动”。但是,多读一读庄子的书,或多或少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清风,能够让我们更理性地把握好未来,多一分逍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