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高中物理移动学习构建与研究

2019-09-09程承平徐展

中学物理·高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雨课堂移动学习高中物理

程承平 徐展

摘 要:移动学习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各类相关的移动学习平台也孕育而生.“雨课堂”就是一种全新的移动学习教学工具,是一种操作便捷、能实现师生多元互动,教学全周期数据分析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本文结合高中物理,探讨“雨课堂”支持下移动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雨课堂;移动学习;高中物理

文章编号:1008-4134(2019)13-0007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程承平(1986-),男,江苏常州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徐展(1975-),男,江苏常州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材教法、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明显,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应运而生.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互动技术展现新型的互动学习方式,打破信息交互形式的限制,提供多媒体互动方式,使其过程变得更加简便、灵活.通过学生学习行为收集和数据挖掘等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效果进行智能化分析[1].

清华大学推出的“雨课堂[2]”就是一款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教学工具.通过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雨课堂”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快捷免费地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雨课堂是内置在PowerPoint中的一个插件,将教学工具巧妙地融入PowerPoint与微信全景式采集数据,驱动教学探微.

1 “雨课堂”功能概述

1.1 多媒体学习课件的推送

以PPT课件的形式向学生推送资料,课件中可添加文字、图片、网络视频等.课件中可设置单选、多选、填空等不同类型的题目.制作好的课件在电脑终端上传后,还可在手机、平板端给每一页课件配上语音讲解.推送给学生的课件既可以是学生的课前预习资料,也可以是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或个性化學习材料.学生可点击PPT页下方的“不懂”反馈不懂页(如图1底部),还可以在课件末尾“报告老师”中详细输入学习中的疑问.

1.2 在线作业的制作、发布、提交、批改与反馈

在线作业包括课堂上实时推送给学生的“随堂习题”(单个题目),以及课中、课后推送给学生的“试卷”.

题型涵盖了单选题、多选题、投票、

填空题及主观题,所有题型可设置分值、答案及解析.学生解答主观题的方式有:直接输入文字,纸上书写再拍照上传,语音回答(课堂环节不支持上传音频功能).学生提交解答后,主观题需要人工批阅,其他题型系统会即刻自动批阅,并将批改情况推送给学生.“随堂练习”能设置答题时间,实时统计学生完成情况及答题情况,并可以选择投屏答案及作答情况统计.“试卷”功能中有发布时间(例如“立即发布”)、考试时长、考试截止时间、公布答案时间(例如“提交后立即显示”)等个性化选项(如图2),教师可实时查看答题情况,如班级总分分布、平均分,各题的正确率、平均分等.

1.3 全方位的创新师生互动

课堂环节,学生可通过“弹幕”(如图3右上角)功能(需教师开启)发布文字信息,消息自动弹出屏幕;学生还可通过“投稿”功能发布图片和文字信息,教师可实时查看、投屏.

进入班级课程的讨论区,可以实现课下全班师生的相互交流.点击班级成员(包括教师)的头像,可以实现私信功能.

教师可在课前、课中、课后实时“群发公告”,公告的内容可添加文字、图片,公告还可添加附件.课堂环节学生端可实时同步教师的PPT课件,可“收藏”重点内容页,可反馈“不懂”问题页.

1.4 个性数据报表

“雨课堂”对教学数据全周期采集,分析课程数据量化学习情况,帮助教师精准教学.它以“课堂数据”的形式向教师反馈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例如优秀学生/预警学生、习题作答数据、“不懂”反馈详情等),以“学习报告”的形式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不懂”课件,并推送整节课的PPT课件供学生在线阅读或自主打印.

1.5 其他个性化功能

直播、学生分组(包括自由分组、随机分组和指定分组)、随机点名、屏幕截图等功能.

2 基于“雨课堂”的前置性学习课件

2.1 推送知识补充的学习课件

例如在高一物理必修1中学生会学习物体运动的v-t图象,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但同学们还没有学习斜率的概念.若在课上匆忙地介绍数学中斜率的概念,既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又由于学生水平层次不一无法保证学习效果,不利于新课学习.可以制作关于斜率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前先自主学习斜率的知识.

物理中还用到很多其他的数学概念、知识和方法,例如向量(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三角函数等.但经常出现数学知识的传授滞后于物理学习需求的情况,对这类问题都可以通过预习课件的形式指导学生课前学习.教师依据课前了解课件数据中的“不懂”页数,“答题情况”及“学生反馈”的详细信息,在课堂上对知识点做精准的反馈补充,进行有效教学.

2.2 支持翻转课堂的学习课件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为例,初中阶段学生已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但学生脑海中依然存在相应的迷思概念[3].比如,学生会认为地球吸引地面上的物体,而地面上的物体不吸引地球;大人拉小孩,学生觉得大人对小孩的拉力一定大于小孩对大人的拉力.因此,若本节课简单重复初中的课堂,则无法实现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因此可以开展小组协作学习,通过课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翻转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

调查问卷的内容是: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有什么观点,又有什么疑问(如图4)?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预习课件,让学生在课件中填写自己的观点与疑问.从学生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各小组基本有这样的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也有个别组认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调查问卷也反映了学生的主要迷思概念: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否存在合力,能不能合成?②是否可能一个物体受到力,而另一个物体不受到其反作用力?③真空情况下是否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有什么区别?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否同时产生?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什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吗,如何验证?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教师设计教学,矫正补救理解误区,拓展提高对牛顿第三定律这一自然规律的认识.

3 “雨课堂”支持下优化设计的课堂教学

3.1 便捷的课件推送

开启“雨课堂”授课后,学生端即可同步教师课件,授课结束后仍可在消息记录中查看课堂的教学过程,课上留下的学习痕迹,供课后复习使用.

3.2 多元的互动方式

课中学生可点每页课件下方的“不懂”反馈不懂页,教师关注每页“不懂”的人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开启“弹幕”功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弹幕”到屏幕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学生还可通过“投稿”进行班级讨论.教师还可对学生分组并设计组织学习活动,开展小组协作探究学习,进行互动讨论.

3.3 实时测评、量化学习、精准教学

教师向学生推送“随堂习题”或“试卷”,学生当堂完成后提交,既能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得分及正确答案,也能让教师看到班级统计数据.根据数据统计,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定制合理的课后“试卷”,精準筛选有效练习,为预警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4 “雨课堂”支持下的课后学习

4.1 在线课下限时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培养物理思维和批判能力、检验现阶段物理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在缺乏老师监督的课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作业完成效率低,质量差的现象.“雨课堂”的“试卷”设置“考试时长”的功能,以约束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专注度,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4.2 在线课下分层作业

由于班级授课制,人数较多,学生水平层次不同,教师可根据“课堂数据”中的学习反馈布置合理的课后分层作业.作业中既有适合所有学生的基础作业,又有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个性化作业.并设置合适的“公布答案时间”将试题答案和解析推送给学生,供学生核对、订正,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可通过班级课程的讨论区或私信方式在线反馈,也可在课上反馈.教师根据“试卷统计”报告和学生反馈,精准讲解相应的问题,发挥课后作业检验课堂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功能.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效率最大化.

4.3 长假期线上自主复习作业

每逢诸如国庆、寒假、暑假等长假期,学生在家的自主学习得不到指导,布置的假期作业,教师不能及时批阅、讲解,学生不能及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即便假期结束学生回到课堂,教师也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挑选几道题目讲解,结果复习效果低下.利用“雨课堂”的“试卷”功能为学生设计结构化的复习资料与作业能有效改善以上问题.

在“试卷”中归纳所学的物理知识,选择恰当层次的题目,为每道题目设置好正确答案以及详细的文本解析或视频解析,按计划设置试卷“发布时间”“截止时间”“考试时长”,设置“答案公布时间”,可以有效规范学生假期自主学习安排.开学之初,对错误率高的知识点及习题进行考察,检测学生假期的学习效果.

4.4 拓展学习的延伸

物理作为一门小学科,课时不多,例如我校高一年级一周只有四节物理课,因此课时相对较少,而有些物理知识、方法比较系统抽象,高考不做要求,例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重力场中的运动,“等效重力法”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但这种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很难做到让学生在课上短时间内理解应用,而花几节课学习这一知识方法又不切合实际,不讲又错过了这一方法对高层次水平学生的思维训练.基于此,教师可针对这一物理方法,设计一节运用“等效重力法”拓展学习“课件”,让学有余力的同学选择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是实现分层教学的又一举措.

5 总结与反思

“雨课堂”将移动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实施课前—课中—课后全周期采集教学数据,实现三者的有机联系,依据教学数据改进教学策略.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协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融于一体,将传统的传递知识改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鄂艳.移动学习对教与学的创新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9):72-76.

[2]孙笑微.“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92-96.

[3]张春斌,周少娜,王妍琳,肖化华等.关于“牛顿第三定律”迷思概念的调查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09):49-51.

(收稿日期:2019-04-18)

猜你喜欢

雨课堂移动学习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