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应对

2019-09-09周静

中州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微文化培育价值观

周静

摘要:文化具有推行价值规范和建构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当前,微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生成的重要环境、塑造的主要场域和建构的有效载体。微文化对人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但其去中心性易导致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模糊化、商业性易导致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功利化、泛娱乐性易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平庸化、碎片性易导致大学生学习价值取向感性化。面对微文化价值存在悖论的现实,实践中的应对路径包括:加强引领,掌控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微空间”;搭载快车,构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微平台”;关注诉求,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微互动”;形成合力,优化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微环境”。

关键词:微文化;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6-0106-07

近年来,与移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相伴随,以微博、微信、微课、微电影、微公益等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产生微文化。微文化是一种关注个体和微观、凸显个性需求和力量的文化现象,它形成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新景观。微文化凭借其大众性、参与性、娱乐性、开放性等特征,广泛流行、深入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日益成为建构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文化因子和重要社会力量。如何正确认识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进行积极应对,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课题。

一、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①。也就是说,价值观是人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等事物的基本看法和判断,并通过这种判断去影响、支配和主导自己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价值观的形成是外部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外部因素中,文化因素对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文化具有推行价值规范和建构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它蕴含着价值观,承载着价值观,又影响着价值观的生成。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文化以一种不可规避的文化形态渗透、充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其文化塑造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范式。

1.微文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生成的主要环境

马克思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自然界中天然生成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则是一种人化环境,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的总和,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文化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客观存在。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文化环境所形成的客观“文化场”影响着人的思想,對人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微时代、微文化构成了大学生不可回避的社会文化背景,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生成的主要环境。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已经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文化创作、传播和消费舞台,微视频、微小说凭借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和言简意赅的内容在校园里广泛流行,微公益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聚沙成塔、奉献爱心的平台,微支付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出门不用带钱包,带上手机就够了”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各种校园微课、微讨论、微调研层出不穷,大行其道。可以说,微文化已经完全浸入和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微文化彰显的是“中国社会由福特主义文化逻辑向后福特主义文化逻辑的深刻转型”②。曾几何时,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相标榜的。在现代大工业时期“福特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大”成为备受人们推崇的文化理念和发展诉求。我们追求大规模、大生产、大消费,但同时也必须承受大粗糙、标准化、无个性的后果。标准化、大规模的产品制造已使人们厌倦,也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网络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人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把人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的微时代,微文化所表征的亲切、灵活、更具风格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生成的主要环境。

2.微文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域

“场”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物理学,后来被借鉴运用到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总结资本、习性等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完整地界定了场域的概念。在他看来,场域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自身逻辑性的社会空间,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

具体说来,微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场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空场域。时间和空间是个体存在的两个基本维度,也一直是哲学探讨的重要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无线网络、免费wifi、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达到同步、精确、实时的传输效果,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微文化时空场域的突破,使得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多种信息、风俗习惯一起交会、碰撞在微平台上,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整合。二是话语场域。话语场域是布尔迪厄著作中最重要的场域,他认为话语场域就等同于权力场域。长期以来,文化是由上层人士、精英贵族专属生产的“阳春白雪”,普通民众也即“下里巴人”是不能生产和创造文化的,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或者很少有话语权。但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剥离了文化的精英性,降低了文化的专业门槛,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为草根大众提供了自由言说与文化创作的平台。大学生也可以在微博、微信上展示自我、发表观点、张扬个性,这样他们就扩大了话语场域,获得了话语权。在多元化与开放性的微空间中,每个大学生既是价值观传播的主体,又是价值观传播的对象。正是在这种选择、发表、展示、传播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观得到形成、调整和塑造。

3.微文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有效载体

有学者认为:“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传播媒介。”③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借助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载体,以微文字、微电影、微小说、微视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大学生获取信息、探寻世界、联结情感、寻求认同,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有效载体。

猜你喜欢

微文化培育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