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课间“超市化体育项目采购”创意与实践研究

2019-09-09谢雪平

体育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课间实践研究

谢雪平

摘  要: 大课间体育活动贯穿着大课间这段美好的黄金时间,它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给学生带来不少的欢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项目的单调、组织的僵化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感,这些问题促使我们进一步修正原有的活动方案,于是“超市化体育项目采购”创意孕育而生。文章通过全面系统的阐述分析,希望能对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课间;超市化;体育项目采购;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8-0035-03

超市购物主要突出的是多样化、自由化、规范化、项目化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我们希望能在大课间期间实现以下目的:学生能享受到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和自己喜欢的人组成一个小团体进行各种游戏;在有规则前提下,都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空,相互之间不受影响,但又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作为这个创意的设计者,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硬件上关于活动场地的设计和器材摆放的准备等,如把学生需要的各类体育活动器材固定在学校各个位置,活动时间学生可单独或小组合作开展各类活动,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任意进行选择;二是软件上组织管理的丰富和项目设计的统筹等,如组织活动时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项目内容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教师审核的方式加入“超市”,也可以由教师设计、学生实际检验的方式加入“超市”。好的项目可以持续执行,不好的项目可以随时淘汰,在操作时,我们还可以及时加注一些新的项目进入“超市”中,丰富学生的选择,目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大课间,达到大课间“我选择、我运动、我阳光、我健康”的理想状态。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全方位保障体系

1.确保大课间活动时间

学校作息时间应根据季节和气候做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确保达到一个小时,夏令时采用广播操或各类舞蹈开场热身,结束后进行分班分组活动;冬令时采用冬季长跑或花式跳绳开场热身,然后再进行分班分组活动,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气改在室内进行,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表1)。

2.确保大课间制度保障

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的随意性,要制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学生小组长的职责,建立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任课教师带队制、学生小组长协助制、大课间活动综合评比制等制度(表2)。

3.确保人力、物资保障

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本身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民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负责配置,另外提倡每名学生从跳绳、棋类这两种器材中自备一样(表3)。

4.确保学生的安全保障

学校要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务必在指定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现象,班主任跟班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医务室医生和体育教师要建立巡回检查机制(表4)。

5.确保大课间组织保障

学校要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全员行动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表5)。

二、健全活动的评价体系,积极调动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

1.用激励性考核标准对参与人员进行奖励

大课间活动状况和效果纳入三项考核竞赛和班主任教师考核,同时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活动开展状况作为优秀班级评选的一项依据,对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进行奖励。

2.鼓励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的创新性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资料、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校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長,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把它们纳入到项目超市中去,融大家之智慧,做好此项工作。

三、创新组织措施,在实践中优化组织结构

为保证大课间“超市化体育项目采购”实践活动能长期、有序进行,并形成学校大课间活动特色,体育组成员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师资情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身心特点,结合季节与气候变化,切实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设置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总结完善活动模式,使大课间活动保持全新状态,使其在一个不断更新、完善、改进的过程中逐步规范。

第一步:设计和改造好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在大课间的活动中,选择和设计一些游戏性比较强的体育活动,对于规定项目的设计和改造要与学生身体、心理相适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规定项目是指一些大众性的体育项目,使学生以后参与这类活动不至于一点儿不懂,能够凭借所学的知识投入到以后的活动中去。我们设计这类活动时,既要强化学生的技能知识,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我们课题组设计的项目主要包括:多人篮球花式运球游戏、多人足球绕杆运球游戏、组合排球定点垫球游戏。这些都是以后高中或大学甚至工作后都可以参与的项目。自选项目指的是一些个性化发展的项目,有些可以是大众化项目,有些也可以是小众性的体育项目,如我们课题组设计项目主要包括:“8”字串花的跳绳游戏、集体跳长绳游戏、各种姿态的单人跳绳游戏、小组抱球接力游戏、集体单脚跳游戏、50米障碍跑迎面接力游戏。这些项目游戏性强,学生也特别愿意参与,对团队配合和自我发展有一定帮助。

第二步:做好报名组织工作

在大课间“超市化体育项目采购”实践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各项目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本着统一性和自愿性的原则,以多种形式相结合,鼓励有体育爱好的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首先,各班主任根据班级人数和项目特征确定各个项目的小组长名单;其次,设定体育活动兴趣小组人数为8~10人,由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向各个小组长自由报名,并确定最终各小组的组员名单。

第三步:学生要明确规则和要求

为更好地完成大课间的学习目标,各班级要结合每个项目特点,提出组织过程中的规则和要求,班主任和带队老师要在管理和组织中教育好学生,必须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和练习中要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和小组长的安排,更要爱护来之不易的体育器材。另外,我们要把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结合起来,如果项目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或者学生已经不喜欢这个项目,我们就要及时进行调整,或改造或删除。

第四步:按要求做好每天的实施工作

体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应该说学生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运动。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运动过程中,慢慢地会产生运动性疲劳和审美疲劳,对该运动项目的热情逐渐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灵活机动地更换运动项目,灵活变动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的时间,同时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运动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运动提高了身体素质时,便会增添一分喜悦之情,充满一股运动的热情。

第五步:积极筹办每学期一届的全民体育运动会

为提高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也作为对此项活动每个学期的总结,我们在每个学期末都要举行一次全民体育运动会,并实行竞赛奖励,目的是使学生在充分享受运动、享受健康、享受快乐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大课间活动的主动参与性。例如,我们可以在平时活动项目中选择几个代表性项目进行评比,各个班以班级为单位,分别派出小组参与各项目比赛,要求每名学生至少参与两个项目,并对各个项目的优胜者实行奖励,对优胜班级进行集体奖励。

猜你喜欢

大课间实践研究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探究与实践
浅谈学校如何开展体育“大课间”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